坚守“四心” 增强“四力”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坚守“四心” 增强“四力”

发布时间:2021-09-27 12:39:28

 季冰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要求、新举措,为我们做好工会工作提供了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立足于建党百年再出发的新起点上,用“八个坚持”的科学理论指导和推动基层工会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工会应有的贡献。

坚守“党心”,增强工会组织“向心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会工作是党的群团工作、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我们要把坚守“党心”作为开展工会工作的根本要求,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开创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

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党心”体现在政治标准上。工会干部要当讲政治的模范者,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加强对职工群众的思想引领,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确保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是立足大局促发展。“党心”体现在服务大局上。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工会作为推动和保障地方发展的重要力量,要站在地方发展大局中去定位、去谋划、去推进。工会干部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在疫情防控、招商引资、营商环境、安全生产等方面动脑子、花心思、想办法,促进地方发展更有质量、更可持续。

三是不折不扣抓落实。“党心”体现在执行落实上。前段时间,党中央作出了“实现共同富裕”“落实教育双减”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人民幸福。俗话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工会干部“党心”的最终落脚点就在于将党的各项好政策落实到位,让职工群众共享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坚守“初心”,增强工人队伍“凝聚力”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扛在肩上。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作为工会干部,我们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工作使命和奋斗目标,与职工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一是认真践行群众路线。“初心”是我们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与职工群众联系紧密,工作就有声有色、富有成效;与职工群众关系疏远,工作就举步维艰、寸步难行。工会干部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经常到企业一线、职工家中走访,宣传党关于工人阶级的方针政策,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工作情况、生活困难,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并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当好职工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娘家人,发挥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是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初心”是我们保障职工安心工作、舒心工作、全心工作。工会要始终把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围绕职工就业、薪酬收入、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重点方面,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保障机制,让职工工作无后顾之忧。工会干部要创新权益保护的方式方法,及时有效化解各种劳动争议纠纷,保障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及时获得工资等,持续构建和谐稳定有序的劳动关系。

三是主动为民服务解忧。“初心”是我们把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职工的需求更加全面、更加多样化。我们要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建立为职工办实事的长效工作机制,形成意见收集、项目确定、精准实施、评估问效的一条龙流程,认真对待、努力解决职工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守“信心”,增强工人整体“奋斗力”

当前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积极主动应对各类风险挑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一是筑牢意识形态防线。“信心”来源于思想上的坚定。工会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极端重要的位置,严守劳动领域的思想安全和政治安全。工会干部要用好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各种新闻媒介,宣传工人风采、先进事迹等,对网络舆情及时处置、主动发声,守好主阵地、传播正能量。要在职工群众中间宣传、贯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爱国、敬业等主要价值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深入推进产改试点。“信心”来源于体制上的变革。我国产业正处于变革提升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高度提出推进产业工作队伍建设改革,并选择江苏作为第一批试点地区。我们要发挥基础好、思路活、办法多的优势,在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勇于探索、先行先试,围绕政治引领、收入分配、技能提升、权益保障等方面,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形成亮点。

三是大力弘扬劳动精神。“信心”来源于全社会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我们要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基础,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工人的社会氛围,让工作无贵贱、劳动最光荣、勤劳能致富蔚然成风。加强学校劳动教育,重视职业技能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平衡发展,让更多年轻人成为“蓝领”后同样能实现人生价值、赢得社会尊重。

坚守“匠心”,增强工人自主“创造力”

在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工人创造的价值将不仅仅在于简单的机械的体力劳动,更多的是立足岗位精益求精、推陈出新。我们要鼓励产业工人深耕细作、发明创造,为企业创新、产业升级、行业增效贡献更多的工人智慧和力量。

一是搭建平台,让工人有施展本领的舞台。工人要创新,活动阵地是基础。探索建立行业创新联盟,带动更多产业工人参与创新活动。在企业试点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为职工研究创新课题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设备设施和工作经费等。探索建立创新成果转化运用机制,将“小发明”与企业生产、工序工艺紧密结合起来,产生更多的“工人发明家”。广泛开展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创新大比拼等竞赛活动,在职工间形成你追我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

二是加强培训,让工人有成长成才的通道。工人要创新,专业素质是前提。在企业推广落实新型学徒制,开展青蓝结对工程,以名师带高徒,将工匠精神、绝招绝活等传授给年轻一代,使之代代相传、薪火相承。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既将学生课堂搬进企业车间,也把职工学习引入学校教室,形成企业和学校之间、工人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用好线上、网上、云上培训新模式,将专业课程、操作实务等制成网络课件,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进行分类,形成涵盖方方面面的资源库,方便职工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学习。

三是鼓励激励,让工人有创新创造的动力。工人要创新,表彰奖励是保障。尊重基层职工的首创精神,定期评选、命名、表彰十大职工科技创新成果、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十大创新能手等,在企业间、职工间进行宣传推广,让职工创新有荣誉。建立技能提升与岗位薪酬挂钩制度、创新发明成果运用奖励制度等等,用真金白银激发职工的积极性,让职工创新得实惠。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