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洪池与他的“桥梁梦”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杜洪池与他的“桥梁梦”

发布时间:2022-06-06 10:01:30

20年参建6座大桥——

杜洪池与他的“桥梁梦”

本报记者 李垚

在桥梁界,“杜洪池”这个名字,是一张金光闪闪的名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中交集团劳动模范、中交二公局最年轻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连串的荣耀背后,是杜洪池数以千计的建桥日夜,也是他为国家基建奔波的努力。从业20多年,参建六座大桥,杜洪池几乎经历了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世界桥梁强国的磅礴历程。

三座桥谱写一个人的“历程”

润扬长江大桥、泰州长江大桥、南京长江第五大桥,江苏省的三座大桥,如雷贯耳,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它们的背后有着同一个名字——杜洪池。

“我主要是担任项目经理这个角色,从零件进场、到技术准备再到组织施工队伍、材料进场,包括整个项目的管理和运营,以及日常过程中的现场检查、现场一些工作的统筹安排。”说起工作,杜洪池总是带着热忱。

2001年,杜洪池刚刚参加工作,参建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当时国内(主跨1490米)第一、世界第三大跨径的悬索桥——润扬长江大桥。

在润扬大桥建设中,杜洪池负责施工技术方案编制,然而,一开始,面对诸多行业的顶尖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要求的巨大差距,该怎么办?

杜洪池直面挑战、主动学习,不懂就问、天天钻研。绘图纸、做方案,问师傅、问一线工人,满满四大本的记录笔记,定格了一个初出茅庐年轻人的“执拗”——半年的时间里,杜洪池自己画图设计制造的“龙门吊”成功试吊,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设计方案,但却是他建桥生涯迈出的第一步。

借着这股冲劲,杜洪池后续参与完成了《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成套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荣获陕西省和中交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润扬大桥是杜洪池真正成为建桥人的第一座桥,在这里他待了1000多个日夜,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

2007年11月,杜洪池参与世界首座千米级三塔两跨悬索桥——泰州长江大桥建设。已经成长为副经理兼副总工程师的他,第一次独当一面。检查大桥锚碇,爬上近200米高的主塔、在横跨长江的猫道上“漫步”,大到每一个技术方案、小到每一个螺帽,他都要一一检查。6年时间,杜洪池组织技术团队开展了《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等研究,为大桥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2020年12月,南京长江五桥正式开通。这座桥,可以说是世界首次在大跨度斜拉桥上采用钢混组合索塔,并引入钢壳与钢筋一体的“附筋”理念。

“桥面采用的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桥面板,为世界首创,其强度是普通混凝土面板的5倍,同时成本约只有国际通用费用的一半,能够保证路面10年至15年的耐久性与长寿命。”说起桥梁,杜洪池总是带着骄傲。“三座长江大桥,每一座都是我奋斗过的地方,是我追逐桥梁梦想的地方,也是我技术提升、不断成长的地方。”

一座桥背后温柔的工匠

作为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钢混组合结构大跨径桥梁,南京五桥装配化程度高达80%,轻型结构设计节约大量材料,是中国桥梁追求品质提升,践行绿色发展的代表。以索塔施工为例,钢壳整节段在工厂加工,水运至现场吊装拼接,单个节段重达180吨,而且钢壳内分布着密密麻麻的1000多根竖向钢筋,每一根都要与承台上的预埋钢筋对接,误差必须小于2毫米。施工方案无法满足需求,杜洪池和他的团队把目光聚焦在了创新上,在行业专家主导下,利用BIM建模打造了世界首创的钢混组合索塔设计施工技术与标准,不仅保证了对接精度,而且提升了施工效率。

然而,破解了一个个技术难题,杜洪池和团队,却遭遇了突发的状况——疫情和汛期。

为应对汛期,杜洪池负责的施工队开始24小时监测,每天3人一组,每周共七组人,值班人全天巡查监测水位、水流速度以及江堤和栈桥码头的情况。

“那时候,我们有一个工作群,大家会及时把监测情况和图片发到群里来。”杜洪池回忆说,“值班巡查是不间断的,赶到饭点,会有队友送餐,吃完继续巡查。”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南京按下暂停键,自然给项目带来了工期压力,不过,杜洪池说:“南京五桥是我们在南京新一轮建设项目中的引领项目,最早进场,施工进度最快,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间,项目也最早实现复工复产,2月25日便已实现复工之后的首次吊装。”

能实现“最早”复工复产的背后,是向传统基建“千人大会战”告别的新式变革,与常规建筑工地不同的是,目光所及之处,南京五桥南塔区钢混组合梁吊装施工现场只有20多个工人,工厂化、装配式的建造模式充分发挥了施工机械化的优势。

事实上,在桥梁建设过程中,避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环保。

南京长江五桥全长约10公里,其中,约4公里涉及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夹江等四个重要生态保护区,为了确保大桥建设周边生态水环境和水生动物不受影响,在水源地保护区,修建了两公里的隧道,确保饮用水源的安全。

“在大桥施工过程中,在长江上的施工水域,安放了驱豚仪,避免江豚受到施工影响。”杜洪池解释说,“此外,大桥在两侧没有居民的情况下仍然安装了声屏障,就是为了让水生动物们休息得好。对动物的不打扰,是我们工作最大的温柔。”

现如今,偶尔出差办事,杜洪池总是会稍微绕一点路,专程去看一看自己建设的桥梁。“我会走最边上的车道,把车开得慢一点,好好地看一眼,就感觉跟看自己的孩子一样。”

不断创新的团队建设者

21年,6个工程项目,7600多个日夜里,从稚气未脱的高校毕业生到经验丰富的桥梁工程师,“有难题、找洪池”成了中交二公局南京片区技术人员的普遍共识,而他致胜的法宝就是创新精神。

2018年,杜洪池牵头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聚焦大型桥梁工程建设,主要开展工艺、科技、管理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当时,工作室面对的第一个难题是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项目北锚碇施工。

仙新路过江通道主跨1760米,是世界第二大悬索桥。北锚碇自重约50万吨,基础为沉井结构,平面尺寸为70米×50米,最终要沉至地下50米,相当于17层楼的高度。为确保沉井高精度、高标准下沉,工作室研发出适用于项目锚碇沉井下沉施工的泥面测量系统和沉井自动化监控系统,管理人员拿着手机就能随时观察沉井的下沉状态,及时调整纠偏。

此外,工作室还制定了以“空气幕”助沉为主,辅以排水助沉、砂套助沉、高压射水助沉的施工方案。最终,仅用时59天,第三次下沉施工便顺利结束,将庞大的沉井精准沉至地下50米深。

工作室成立4年来,已申请专利53项,授权18项,实现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培养技术骨干50余人。2020年11月,中交集团正式命名“杜洪池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目前,工作室正在进行《2000米级悬索桥施工技术研究》等一批重大课题研究,力争为中国桥梁更大跨越再立新功。

“一年365天,我基本300天以上都扎在工地,特别是在大桥到了比较重要的时刻,我基本上都是在工地上坚守的。”提及这些年,杜洪池心里避不开的就是对家人的愧疚,然而,“小家与大家”的取舍,总是不能两全。

在杜洪池心里,时代造人才,因为有了中国的崛起,作为一线工作者,他更要抓住机会,将“国”建设得更好,才能有千万“家”的美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中国号称基建‘狂魔’,那么,我们也是‘狂魔’之一。正因为赶上了大好时代,才有一个人去发挥发展的机会。”

精彩现场扫码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