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东:专注技术创新,做食管外科深耕人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胡振东:专注技术创新,做食管外科深耕人

发布时间:2023-01-18 10:07:04

记者 徐嵋 通讯员 许青 王娟

食管手术是公认的大型手术,需要开胸,损伤较大,身体恢复慢,并发症时有发生。医生们一直有一个梦想,如果有一种微创手术方式,不用开胸就能达到治愈食管病变的目的,将会是患者的福音。如今,经过一代代专家的探索与创新,这个梦想逐渐照进了现实。在技术创新这条路上,南京鼓楼医院食管外科行政主任胡振东已经深耕了数十年。

手术入路的变革,见证食管外科的发展

“食管外科的发展史可以理解为外科治疗入路的发展史。”在胡振东看来,食管外科想要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必须专注技术创新,对手术的入路进行不断的探索与改进。

食管位于纵隔,即胸腔的最深处,食管肿瘤手术,需要游离食管和胃,在切除食管后,再将胃和剩余的食管连接起来。

胡振东刚从业时,食管手术还以左胸入路为主,需劈开胸切开腹,后来因对淋巴结清扫要求的提高,开始了右胸径路切除食管。约20年前,国内外开始探索食管微创手术,目前的主流术式是腔镜下的右胸径路手术,即微创食管手术。从胸腔入路而不是纵隔径路去游离食管,本身就是一种无奈,是一种借道,借道代价是额外的损伤。而当胸部有情况,譬如发生粘连或者做过肺手术,这条路就走不通,也许就要被迫放弃手术。

探索无止境,新径路解患者“哽咽”之苦

63岁的徐大爷多年前因肺部肿瘤,做过右肺切除手术。不久前噩耗再次降临,他被确诊患了食管癌。而摆在眼前的问题是:常规径路无法完成食管肿瘤切除。如果选择从右胸进,右胸存在致密粘连,这个通道打不开;而如果从左胸进,则右侧的残肺无法维持术中肺的氧合功能。辗转求医后,徐大爷一家人把最后的希望放在了南京鼓楼医院食管外科。

胡振东主任接诊后仔细了解患者病情,带领团队讨论后,决定放弃传统路径,将此次手术的切口从胸部“转战”到颈部,通过“自然径路”——纵隔径路来游离食管。

手术开始,在颈部做切口,置入特殊器械,通过充气在食管周围人为制造一个腔隙,在这个腔隙中伸入观察用的镜子,再插入操作器械,游离出食管并清除淋巴结。细致娴熟的操作,巧妙地规避了肺塌陷或胸腔闭锁这些矛盾,完成了淋巴结的规范清扫。仅两个半小时,徐大爷的手术顺利结束,安返病房。

两个半小时背后,凝结着多年努力

手术时间不长,但这两个半小时的背后,却凝结着胡振东多年的努力。

2015年,日本首次报道了这项充气式纵隔腔镜下的食管癌根治术,2016年,广东一位专家首次在国内实施该手术。当看到这些手术时,胡振东极为震撼,他开始积极筹备开展该手术。

该手术的纵隔径路术式基础“食管拔脱”,尤其是“经膈肌裂孔食管切除”,胡振东是国内少有的几个术者。在这基础上,开展进一步手术顺理成章。

幸运的是,设备从一开始就相对齐全:最关键的一款设备在手术室静静地躺着,虽然老旧,能用;而一款细细的镜头也辗转到手了;其他装备,经过复杂的流程也准备完毕。

这个手术的开展除了设备,还有一个关键:就是解剖视角跟以前是完全不一样的。“以前是从侧面去看一个人,现在是从头顶去看一个人,视角不一样,看起来完全不一样,毗邻结构也完全不一样,需要重新熟悉。”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怎么办?胡振东居然在网上发现一本3D电子书,可以不同角度去感受切换、剥离和组合的过程。

为了现场观摩手术,胡振东专程飞赴广东参观学习。日本专家来华手术演示时,他也是不遗余力地找到入场券。

在各方的鼎力支持下,2017年,胡振东开始开展此手术,成为国内开展此术式第四人。

专科化精准化服务,造福更多患者

每次手术下来,胡振东都会反复观看手术录像,发现问题进行改进。经过多年持续探索,不仅手术越来越成熟,胡振东从颈部对食管的游离也越来越深,对周围的结构越来越熟,可以用之解决的疾病种类也越来越多。

“通过这个径路,一来可以切除上纵隔肿瘤,二来对治疗‘食管异物致食管穿孔致纵隔脓肿’有绝对优势。食管异物往下卡到的最低位置,即使是最可怕的主动脉弓位置,用这个径路也可以简单地在直视下完成,我们将之命名为‘鼓楼径路’。”胡振东说。

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精准化医疗服务,鼓楼医院于2022年10月成立食管外科,也是江苏大型公立医院中唯一设立食管外科的医院。

虽然建科不久,省内外的患者纷纷慕名而来。胡振东表示,成立专科后,团队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追求技术创新,给予患者更专业的治疗。谈及未来,他表示,食管外科将继续关注先进的理念和革新,保持食管外科微创技术的先进性,努力将鼓医食管外科建成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食管疾病诊疗中心,造福更多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