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想政治教师进企业探究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师进企业探究

发布时间:2023-11-13 11:46:57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师进企业探究

栾文涛

当前,院校和相关机构专业教师进企业活动开展较好,有力地促进了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共赢,但公共课教师进企业尤其是思政教师进企业则是一个较新的课题。

一、思政教师进企业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一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建设转型的关键时期,企业的转型发展也呈现出日新月异之势,“中国智造”需要一大批优秀的企业职工作为支撑,思想政治教师进企业参与企业实践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符合当前打造专业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总体要求,同时进入企业为企业培养培育高素质人才,是企业发展之需,更符合新时代经济转型发展的大趋势。

二是创新教师企业合作新模式。教师与企业的合作由来已久,思政教师的加入更为校企合作、教师企业合作开辟了新的通道,思政教师在帮助企业职工树立正确职业观的同时,也掌握了解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将掌握的前沿情况及时反馈给院校和学生,帮助院校和学生根据社会市场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实现企业与院校、企业与学生对接的“最后一公里”。因此,思政教师进企业可以较为全面地服务好学生、服务好企业、服务好社会。

三是加强思政教师素质的内在要求。思政教育作为企业学习教育的固本工程,思政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兴衰。新时代更是对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求其具备较强的理论功底,更要求其深入基层一线、工厂车间深刻体悟“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创新精神”,不断延伸自身知识的触角,从而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方法,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但从当前思政教师素质分析,绝大多数思政老师有着较为深厚的专业素质,但从服务企业的角度看,思政教师企业实践能力还有较大差距,有的找不准思政工作与企业的结合点,有的把不住思政工作具体开展的切入点。部分思政教师与时俱进学习能力不足,在帮助企业职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职业道德等方面,开展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形式不够灵活多样。思政教师进企业可以帮助思政教师不断充实丰富自身教学内容,并将深入企业一线的所见所感充实进自身的思政课程,从而更好地将思政课讲深讲活。通过与一线企业职工的交流,“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就不再是教案里抽象的精神刻画,而是现实生活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企业员工,极大增加了授课的吸引力。

四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迫切需要。从当前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绝大多数企业非常重视企业人才专业能力的培塑,疏于对思想政治的培育,导致一些企业职工有本领,但发挥作用一般。思政教师进企业可以有效弥补企业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轻思想的短板,从而更加有利于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更好助力企业的转型发展。

二、当前思政教师进企业存在的矛盾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上还有较大偏差。从笔者长期调研分析,当前思政教师进企业的源动力主要是为了自身的前途发展,没有较好地将自身发展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其参与企业思政工作的目的性、功利性较强,内动力和主动性不足。一些思政教师自身认同感不高,有的平时不注重学习,认为自身不懂专业,怕讲外行话被职工笑话;有的认为自己只是来走个过场,不需要这么认真,思政教育就以简单的参观见学等形式草草收场。同时,囿于传统思政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思政教师进企业缺乏相应经验,感觉无从下手。

二是企业参与的内动力不足。一些企业片面地认为自己是盈利单位,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分析,思政教育不仅不能给其带来任何经济效益,还会占用企业生产时间,让企业付出不必要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得不偿失。一些企业看不到思政教育对企业潜在长远的意义和价值,也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技术资源和研发资源,教育“无用论”大行其道。

三是制度机制不够健全。从思政教师进企业这项工作分析,主要涉及政府、院校机构、企业三个方面。但从实践来看,三者之间未形成良好的沟通联络机制,导致一些院校有基础政策,但缺乏激励政策;有的院校机构有正向激励政策,但缺乏负向激励机制;有的城市仅仅对院校和相关教育机构提要求,但缺乏对企业的约束。如果相关保障联络机制不能较好建立,相关实施细则不能得到较好规范,其执行力度会非常有限,最终导致这项工作出现形式主义问题。

三、思政教师进企业的实践探究

笔者通过对中大型企业多年的调研实践感到,企业思政课的开展与普通思政教育既有相同,也有不同。其最大的不同就是思政教师进企业必须将思政教育与社会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其结合点和切入点必须与企业和市场联系起来,其落脚点也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产业发展,贴近产业发展需要。只有这样的思政课才是企业需要的思政课,只有这样的思政教师,才是企业职工欢迎的老师。

(一)加强思政教师进企业的宣传力度

从当前整个社会面分析,宣传思政教师进企业的广度和深度还有较大差距,可着力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升宣传力度:一方面充分发挥多媒体和自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思政教师为企业服务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作用,让各大企业深刻认识到思政课对企业发展的宝贵价值。另一方面广开思政教师来源,扩大自身影响力。进一步发挥好地方政府工会的作用,协调将地方党校、高校、社会团体、劳模、社会知名人士等作为思政教师引入进来,让思政课有深度,更有政治高度。镇江市积极推进“劳模工匠进校园,思政教师进企业”工程,市总工会成立了由105名成员组成的“镇工慧”思政宣讲团,同步建起的思政教育课题库,首批纳入80个课题,这些课题以重大理论课题为主,聚焦工会重点工作,还充分融合地方红色资源、工运资源。截至8月底,镇江各级工会开展宣讲活动90余场次,覆盖职工12万余人次。

(二)完善“三位一体”的制度机制

思政教师进企业相关制度机制,当地政府要善于发挥主导和牵头作用,结合本城市区域发展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机制,把思政教师进企业的制度机制纳入校企合作的内容,并固化下来,以此规范思政教师进企业工作。作为思政教师要切实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要善于用企业职工喜闻乐见的模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善于把深奥的思政理论浅表化,把党的最新创新理论大众化,真正让课程内容入脑入心。作为企业,要切实履行社会义务和责任,对思政课对职工的潜在价值要有长远的认知,不能简单地以收入和付出的理念来衡量思政课的价值。在此基础上,院校要积极探索形成基于思政教师进企业的相关激励机制,细化思政教师服务企业的考核考评标准,研究对企业的补助机制等等,从而更好地推动思政教师进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思政课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均是枯燥无味的,加之思政教师刚刚进入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适应企业教学的模式,导致企业接受程度不高的问题在所难免。一方面作为企业,要积极帮助思政教师完成自身的转型,要与思政教师一起探索和挖掘思政课与企业的贴合点,比如企业文化的融入、职业道德的融入、规章制度的融入等等,并为思政教师提供较好的调研和实践环境。另一方面作为思政教师,要积极改变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适应企业的教学模式,哪种方式有效就采取哪种方式,比如浸入式的教学模式、情景式的教学模式等等都是职工喜欢的教学方式。镇江市总工会积极创新实践方式,思政教育“六维体系”全新课程成为“点睛之笔”,依托国内知名培训师团队,历时3个月,设计开发了全新的“思政5W”课程,核心是解决职工思政教育中“who,what,why,which,when”的五大问题,其主要通过深度剖析思维和行为的关系,干预自我认知结构的构建,以激发职工潜能,通过改变职工的思维模式和思政工作方式,引入更新的“源头活水”,浇灌职工思想之“田”。

(作者系镇江市职工学校校长、工人文化宫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