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报国 奋斗有我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匠心报国 奋斗有我

发布时间:2023-12-29 10:42:26

匠心报国 奋斗有我

——2023“放歌新时代”全省劳模故事分享会现场讲述选登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江苏工人阶级“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的方向愈发明确。“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把自身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主题更加鲜明。匠心报国,奋斗有我,“我和我的祖国”永远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的集体谈话,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为新时代工人阶级更好建功立业、创新创造,指明了前进方向,增添了前进动力。新时代江苏工人阶级一定要“与党同心、跟党奋斗、主动作为”;我们深知,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从来没有等出来的成功,只有干出来的精彩!

什么是奋斗?该怎样奋斗?劳模们用自己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创新的奋斗,是智慧的光跳动着活力;创造的奋斗,是奔向未来的壮志豪情;奋斗,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全都是我们的理想和追求。2023年12月26日下午,由江苏省总工会主办,江苏工人报社承办,宿迁市总工会、泗洪县总工会协办的2023“放歌新时代”全省劳模故事分享会在泗洪县融媒体中心隆重举办。今天,本报撷取几位参加分享会的劳模先进的故事——那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江苏工匠的榜样风采;那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弘扬了江苏劳模的工匠精神;是他们,激励着全省广大劳动者“听党话、跟党走、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感谢各位江苏劳模人物的真情分享!这每一个故事,都是他们用榜样的力量,唱响“劳动美”的主旋律!鼓舞我们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扫码看精彩视频

本版组稿:吕芳岭 胡 佳

照片统筹:董正彧

冯士刚:一辈子酿那一瓶酒

冯士刚 国家级白酒高级技师,江苏省酒类行业十大工匠提名,宿迁市劳动模范,江苏泗洪县双沟酿酒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叫冯士刚,是江苏泗洪县双沟酿酒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一名国家级白酒高级技师,获得了江苏省酒类行业十大工匠提名,荣获了宿迁市劳动模范称号。其实呀,我这辈子就干了一件事——酿酒,从1985年刚刚走出校门就到双沟酒厂当临时工,到今天,快40年了,就这么一天一天直到今天,一辈子在双沟研制酿造的一杯杯美酒,皆用我匠心打造。

抡大掀的岁月

1985年我到双沟酒厂工作,那时候我的第一份工作叫抡大掀,抡大掀就是挖酒糟。那是一项高强度重体力劳动,一两米的窖池,需要人工一铲一铲地把酒糟挖出来,挖出来以后,还得一铲一铲把酒糟扬起来,让酒糟快速降温,不管是深秋还是严寒,我们每天都是汗流浃背。那时候的我还只是个临时工,就是今天有活干了,你就来,没有活干,你就不用来了。那时候我就想,不能这样下去,我得想办法,把这份工作长久地保住。怎么办?那我就要能吃苦有技术,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学别人学不到的技术!于是,我开始刻苦钻研,从酿酒的粉碎、酒糟入池的温度水分和蒸煮,每一道工序该动手的我去动手,该动脑的我去动脑,每天心里就一个想法,我要留下来。很快,我就掌握了粮食混合的最佳比例,懂得了窖池发酵温度与酒精生成的关系,并根据实践经验,开创性地提出了稻壳混蒸比例与落甑工具改良的方法,通过提高透气性,实现了出酒率的提高。不久后,企业领导又安排我进入制曲、酿造、包装等全部生产环节进行锻炼。每一个工种,我都潜心研究工序的合理性,以科学的态度进行论证,加以调整。我在一线工作了8年,成就了酿酒的“全能冠军梦”。

创业中的坚守

1993年,正是白酒市场快速发展的阶段。经过艰难的抉择,我决定辞职创业,创办了江苏泗洪县双沟酿酒有限公司,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克服了创业路上诸如资金、场地、人员等道道难关。

在那个物质需求旺盛的年代,搞技术出身的我坚持酿酒的初心,近乎苛刻地严把质量关,正是这份“匠心”的坚守,推动着公司纯粮酿造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最终凝聚升华形成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

这时候,我感觉知识不足,进入当时的无锡轻院(现江南大学)发酵食品专业深造。在改良酿酒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再提升,又在中国白酒协会培训,把对调味酒体设计视为重中之重。调味,就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我们必须通过“千百次的评”来查找常人难以察觉的短处,来弥补香和味的不足。理论的充实,加之多年的酿造实践经验,推出的产品秦淮系列酒受到市场的青睐,我的事业渐渐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难忘怀的故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作为董事长,我知道身上的担子重了,这和以前我当工人来说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从小方面说,我要养活厂里的每一个工人,要有饭吃;从大方面说,我要做有利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事。责任心是可以无限放大的,很多事你可以不做,但是一旦做了,你就会发现很快乐。

这些年,像慰问部队、养老院、贫困户这些事我们一直做。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流水线上的一位女工,她自己带着孩子,找到财务室,说要预支两个月工资。原来,因为家里贫困,上高中的孩子学费都交不起了。我当时的第一想法就是孩子的学费全部由公司来出。后来,这个孩子也很争气,考上了名牌大学,被录取的那天,我正在北京出差,这位女工给我打电话,她叫我恩人。在一声声的感谢恩人中,那一刻,我也很感动,我知道了我努力的成果,我知道了我做这一切的意义。多少年来,类似这样的捐助我做了很多,我庆幸,也乐意坚持下去。

我深知,美好生活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如今这个好的时代,就必须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冯士刚的相关事迹请见本报2021年3月15日四版)

何光华:把创新铆定在电网里

何光华 国网检修领军人才,无锡供电公司巾帼英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

尊敬的各位领导、劳模工匠,大家好!我叫冯尧,来自国网江苏无锡供电公司,我来说说我身边的劳模,我的同事——国网江苏无锡供电公司的何光华。

何光华自己说,她是一名城市地下电力动脉的建设者和守护者。刚认识她的时候,她已拥有许多荣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非常好奇,一个女子是如何在男人成堆的线路专业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华的。和她一起工作的三年多时间,让我有了答案。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身处好时代,立足本职、创新发展,是我们技术工人的共同心愿。作为何光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一员,我想和大家讲讲劳模何光华的创新故事。

何劳模的技术创新之路,始于对本职岗位的精益求精

2003年初,作为工区第一位女性技术员的何光华,接到了高新区一家大型电子设备制造企业的紧急求助,电缆终端接地线异常导致发热,急需修复。传统方法需要停电,但停电一分钟,企业损失超百万。我想,劳模之所以是劳模,肯定有独到之处的。

“如何既能不停电又可以快速恢复供电呢?”何光华这么想着,也是这么做着。在劳模班长的大力支持下,何光华开始研究不停电作业下的接地线修复办法,最终成功研发了U型可调快夹件地电位操作工法和装置,从而可以快速解决用户的棘手问题。该项技术推广至今,完成带电修复865起,创效达8400万元,这让她尝到了创新的甜头,也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

何劳模的管理创新之路,源于对工匠精神的不懈追求

在管理工作方面,她是我们的主任,何主任就像对待技术一样不停地追求创新。相比架空线,电缆线路故障点查找时间比较长,经过观察和分析,她发现除了采用故障探测仪等工具,抢修过程中的管理方法也很重要。她自学了各种先进管理方法,尝试将5S管理引入电缆抢修工作,对抢修工器具实施精细管理,配备专门的电缆故障车,将工具箱,实验箱,接地箱等放在固定位置,区分不同的电压等级,无论何种类型的故障都能快速应用,通过“事故预案精细化、现场情况熟悉化、工具便携化、抢修备料快速化、现场作业规范化、事故演练常态化”的六化管理形式形成一套标准化作业程序。2014年,无锡供电公司《电缆现场5S模块化管理》典型经验被评为“江苏省十佳操作法”。

何劳模的精神传承之路,忠于对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使命

在我看来,劳模何光华,不仅是什么都冲在最前面的模范先锋,也是扶着大家一起走的精神支柱。我们何主任成为领导者之后,仍然冲在一线亲力亲为,她每天带着我们这群年轻人跑现场,下井下隧道,把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传承给我们年轻人。用何主任的话说就是“仍然是当年的上天入地”。在电力行业里,何光华是一面旗帜,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们整个团队一种振奋和鼓舞,我们的劲头很高,工作氛围也很好,你追我赶,对彼此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何主任还在班组上成立了一个问题库,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放在这里,大家集思广益,实在不行就找专家来询问学习,以最高效的速度来解决问题。现在,何光华带领的我们被评为“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室的齐金龙获评无锡市“最美青年工匠”、徐雅惠的创新成果获得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诸如这样的成绩还有很多。我想,在她的带领下,我们走在奋斗路上。(何光华的相关事迹请见本报2010年1月13日一版、2021年4月27日一版)

祝星星:盐田优秀“领头雁”

祝星星 连云港市工投集团日晒制盐有限公司新河制盐分公司八班班长,新时代的盐滩骄子,连云港市劳动模范,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正值原盐收获季。早上5点多,祝星星就在阡陌纵横的盐田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祝星星,连云港市工投集团日晒制盐有限公司新河制盐分公司八班班长。20年来,他扎根盐滩,让盐滩、盐池、盐廪成为了他工作、生活、成长的见证。

2003年,祝星星成为一名产盐工。师傅王新东告诉他“星星,滩上工作没有什么诀窍,能吃苦、多钻研、多看、多听,就能很快适应盐滩工作。”

盐滩的工作都是户外作业,每天起早摸黑,夏顶烈日、冬冒严寒。春秋两季是盐业生产旺季,要活碴制卤;夏季雨水多,要值班拉放塑布,保盐保卤;冬季要修滩整格,一年忙到头,就没有歇的时候。

作为一名班组长,祝星星无疑是优秀的“领头雁”。2017年,祝星星所在的班组成为食用原料海水盐结晶区生产基地,生产新品种盐。面对全新的课题和生产任务,祝星星和伙伴们,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使海水原料盐结晶区滩地面貌焕然一新,全滩池堰无露土,条条上线,整齐划一,滩地完好率达95%以上。为了提升盐质,他研究海矿卤参兑结晶新工艺,积极推行“传统海盐+新式工艺”生产模式,大力推进“216”式单池加卤法,科学调配海矿卤水比例,完善钙液除硫工艺,成功生产出合格的新品种盐1.5万吨。

2018年,以祝星星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从此,一项项创新成果相继推出,一批批技术骨干陆续涌现,为实现生产机械化、工艺独特化、管理规范化、环境优美化的现代化制盐企业提供强劲的技术后盾。祝星星用踏实的工作、辛勤的汗水续写了新时代盐工崭新的风采!(祝星星的相关事迹请见本报今年6月1日一版)

五位劳模和一位讲述者在分享会现场合影。

祁兵:俯下身子,在智慧稻田辛勤“拓荒”

祁兵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青年科研学者典型,江苏省十佳文明职工、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我是祁兵,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让我和大家交流,真的不知道怎么说,我想,我就和大家聊一聊我研究的插秧机、高效播种机这些,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是科技现代化,而农业科技的现代化是乡村振兴重要支撑!

水稻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达到4.45亿亩,产量2.1亿吨,是世界种植面积第二、产量第一的国家。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但是水稻生产相关的播种机、插秧机等农机装备与日本等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而且一些我国种植模式特有的难题尚未攻克,导致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偏低。2021年我国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5.59%,其中机械化种植率仅为59.11%,是水稻机械化发展最薄弱的环节。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有这么一支研究团队,他们紧紧围绕我国水稻种植模式特点,实事求是地分析农业生产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持续研究,攻克水稻长秧龄大苗插秧机、多栽植臂高速插秧机、气力集排式高效播种机等多项关键技术,为提升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提供了有效支撑。正好,我就是其中一员。

水稻智能种植装备开发的由来,源于扎根生产一线的深入探索

说起水稻大苗插秧机研究的起因,还得从我刚刚参加工作前往江西、湖南开展双季晚稻机械化生产调研和机插秧试验说起。2014年,我从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毕业,来到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工作,当时分配给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开发双季稻区适用的育插秧装备,以破解我国双季稻种植机械化率低的问题。为了找到问题的根源,深入了解现有技术体系的症结,我主动申请前往水稻主产区调研,携带团队研发的插秧机前往双季稻区开展性能试验。上学时我主要从事北方旱地作物生产装备的研究,对水稻机械化种植的认识十分有限。来南京工作之前,甚至都没有见过水田,对水稻生产以及插秧机等相关装备的认知仅限于专业课上的简单介绍,看到大家卷起裤腿下田测数据的情景一开始还真有点不适应。

通过调研和试验,我对双季稻区机械化生产有了深入地认识,也逐渐明晰了自己的研发方向。双季稻区一年种植两季水稻,生产季节紧张,尤其是早晚稻接茬时间短、茬口矛盾大,生产上要抢收抢种,农时十分紧张,农民对于效率较高的农机装备需求其实非常迫切。机械化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现有插秧机不适用。双季晚稻由于育秧期间温度高,秧苗生长快,易徒长,而现有以日本中小苗插秧机为核心的技术体系苗高适应范围小,一般步进式手扶插秧机不超过22cm,高速插秧机不超过25cm,当秧苗超秧龄、秧苗过高时难以机插且机插伤秧严重。一些农户反映,晚稻适宜机插的天数仅为3~4天,插秧时间控制不好极易造成晚稻超秧龄,进而无法进行机械作业。我在试验基地开展机插秧试验时就遇到了高达40cm的秧苗,插秧机无法直接作业,农民只能用剪刀对秧苗一盘盘地进行“修剪”后才能正常机插。日本水稻生产为一年一熟,不存在超高大苗的问题,拿来主义在面对我国特有种植模式时就束手无策了。

围绕我国特殊需求,攻坚克难,自主创新

问题找到了,怎么解决?现有插秧机对水稻大苗的不适应,主要是栽植机构的运动轨迹不合理,一是秧苗过高栽后秧爪容易推倒秧苗,二是秧爪容易将已栽秧苗末端插入泥土中,形成“搭桥”。通过和团队无数次地研究探讨,我从理想栽植轨迹入手,带领课题组深入分析水稻大苗植株的形态特点物理特性,分析确定适于大苗的“退让型”理想栽植轨迹,并通过轨迹反求设计出基于非圆齿轮传动的高速分插机构,通过仿真分析和台架试验验证,将分插机构的“绕扣”高度调高近一倍,可实现最高可达40cm秧苗的栽植作业。

试验的成功只是第一步,是骡子是马要在生产中得到验证。我们紧锣密鼓地进行了栽植机构的试制,并基于现有插秧机底盘形成样机,并赶在插秧季节前往江西、湖南开展田间试验。农机面对的作业对象和作业条件十分复杂,一次开发成功的几率很小。田间试验果然出了问题,样机栽植质量不稳定,有些试验点栽植效果好,可有的地方栽植直立度较差,且出现了大量秧苗翻倒的现象,主要集中在秧苗细弱、地块平整度较低的试验点。通过仔细分析,我们找到了问题所在,原有设计主要通过提高推秧后的回程速度提高“绕扣高度”,同时为了实现轨迹缩小了栽植深度调节范围,在面对细弱秧苗和不平整地块时就容易影响立苗效果。对于农机来说,用于生产必须要有较高的适应性,而不能对生产条件要求过于苛刻,因此这个问题必须从机具本身解决。我们再次针对分插机构进行优化,通过改5轮回转系为7轮,消除轨迹设计上的局限性,优化推秧角度并保证较大的栽植深度调节范围,经过多轮的优化和试验,终于解决了问题。第三方性能检测显示,我们研发的水稻长秧龄大苗插秧机具有适应苗高范围大(10~40cm)、伤秧率低(≤3%)显著特点,明显提高了双季稻区晚稻秧龄弹性,填补了水稻长秧龄大苗育插秧装备的空白。该技术装备在江西、浙江、湖南、江苏等地建立多个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了不同区域的适应性试验示范2000余亩,并先后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一等奖、中国高交会优秀产品奖、研究所优秀成果转化奖等科技奖励。

持续创新,推动水稻播种智能化升级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虽然我们针对我国水稻种植模式特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深知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加强与水稻栽培专家的协同,通过多点试验探索大苗壮秧培育、大苗栽后田间管理等配套栽培农艺,形成农机农艺融合的整体解决方案指导农业生产。根据农艺专家建议,设计开发了与大苗插秧机配套的同步开沟装置,实现机插秧同步开沟作业。同时集成北斗导航系统,开发基于处方图的高精度变量施肥系统,实现依据土壤肥力不同的精准施肥。我们积极开展水稻机械化直播装备研发,攻克种子气流均匀混合分配、拖拉机轮辙高效覆盖等关键技术,根据不同种植规模,研制出适于大型农场作业的33行宽幅直播机、适于中小种植规模的12行中直播机,解决了水田直播作业无法与轮式拖拉机配套的难题。

我们通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初步形成适应性较好的系列水稻智能播种装备体系,研发成果已在江苏、江西、湖南等地应用,并得到《科技日报》《农机化导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通过技术成果的进一步熟化与产业化应用,未来必将为我国水稻机械化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回望一路走来的经历,我深知,科研没有捷径,农机科研更是要立足国情,中国的很多农业科技卡点都是我国特有问题,我们只能依靠自己,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应该相信,只要敢做“拓荒牛”,我国的农业科技必将跻身世界前列!(祁兵的相关事迹请见本报今年5月30日三版)

周江:用心筑梦的“邮三代”

周江 一名“邮三代”,全国交通技术能手,江苏工匠,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邮政集团青年学习标兵。

我是周江,是中国邮政镇江分公司的一名快递员。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用心筑梦的“邮三代”》。

每个人都怀揣一个梦想,梦想是我们的追求和希望,它引领我们奋发进取,踏平坎坷,品味成功。我的家乡在句容,这里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诞生了许多“葡二代”“莓三代”,而我,成为了邮政行业的“邮三代”。十年间,汗水洒满邮路,邮政伴我成长,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快递小哥,成长为邮政行业的排头兵,一路艰辛一路歌。

传承“邮”我,初心不改

我出生在一个邮政家庭,祖父、父亲都是一名普通的邮政员工,“邮政绿”与我家结下了不解之缘。还是孩提时代,邮政绿就根植于我心中,成为我心中最美的颜色。祖父是一名退役军人,退役后成为了一名人民邮递员,他背着邮包骑着邮政的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风雨无阻送信送报的情景现在依然历历在目。1982年,父亲骑上了与祖父同样的自行车,干起了投递员的行当。一串串清脆的车铃声回荡在大街小巷,成为我童年最爱听的美妙声音。42年里,父亲投递里程相当于绕地球30圈,“中国邮政”的邮包装载了他一生的荣耀。

如果说祖父、父亲是我人生中的一座灯塔,那么奶奶的一生成为我心中的一面旗帜。奶奶是一名幼儿教师,她一辈子扎根农村,全身心投入幼儿教育事业,在她手里建成了句容全县最大最好的幼儿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幼儿教师。1960年,她赴京参加全国文教群英会,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全国多家媒体报道了她的事迹。

父辈的荣光,让我受益匪浅,也坚定了我传承邮政精神、逐梦工匠人生的信心。大学毕业后,我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工作和优厚待遇的机会,毅然回到了家乡,当上了一名普通的邮政快递员。上班第一天,父亲千叮咛万嘱咐,把他留作纪念的邮包郑重地交给我,让我接好班,走好路。

奋斗“邮”我,爱岗敬业

穿上绿衣,怀揣梦想,我奔波在邮政路上。从上班第一天就把实干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把创新作为前进的动力。几年来,我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先后带领大家成立了工匠创新工作室,参加邮政行业的职业技能大赛,在大赛中磨炼自己,在创新中创造自我。我用心总结出“心达、信达、技达、情达、念达”五达工作法,在行业内被广泛推广。2021年10月我作为教练组成员之一,带领江苏代表队在第三届全国邮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中,获得团体第一的佳绩。近几年,在省市各项赛事中,我和团队摘金夺银,成为获奖“专业户”。我先后参加了江苏交通技师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校的快递专业技能竞赛培训工作,见证了两个学校在院校快递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冠军、个人冠军的激动时刻,被这两所院校聘为企业兼职教师。

多年来,我从一名邮政小白,成长为一名带徒师傅,我所在的班组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技术不保密,大家同分享,工作一齐上不分你我,困难同承担齐心协力。正是这种多年来培养的团队精神,擦亮了“中国邮政”这支国家队的品牌形象,在百姓中好评如潮。

筑梦“邮”我,无私奉献

奉献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境界。俗话说,“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当我把邮政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时,我就会抱着知足、感恩、奋斗的态度,把工作尽力做得尽善尽美,让广大百姓满意。

记得在2014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在句容市最北边的下蜀揽投站做投递员,突然接到一个揽收指令,要去离镇7、8公里外的客户家中揽件。当时刚下过大雪,村里的小路和农田早就“混为一体”,汽车无法前行,我冲进风雪,成功揽收到群众交付的那份期盼。看着浑身湿透的我,客户眼里闪着晶莹。

有一次,给家住16楼的客户投件,却逢停电电梯停运,我一口气爬到16楼。当我出现在客户门口时,客户望着气喘吁吁的我,说了句:你牛!

推动乡村振兴有我们。你看,三伏天的丁庄村葡萄临时收寄点,三九天的白兔镇草莓临时收寄点,都有我们的身影;我们积极参与构建农村电商三级物流体系,开通了两条邮快共配专线邮路,启动了“军邮快递共配”,打通了服务乡镇的上行最初一公里,直连下行最后一公里;我们通过邮政服务让材料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李大钊的名句“惟知跃进,惟知雄飞”,唯有继续奋斗,不断奋进,才能有作为,有发展,有前景。邮政是个大舞台,在这里能演绎人生的精彩;邮政是个大家庭,有你我的真诚付出,这个家庭会更温暖,更和谐。(周江的相关事迹请见本报今年9月25日一版)

尹洪军:把匠心根植在岗位上

尹洪军 徐州交通控股港务有限公司集装箱部设备运营维修班班长,徐州市劳动模范,江苏省劳动模范。

我是尹洪军,是徐州港的一名工人。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处处留心皆匠心”!把匠心根植在岗位上!

我分享的第一个故事是“干吊机自学成才”

刚刚干吊机工的时候,说实话我内心也是忐忑不安,这是技术活,当时的我就是小白,心里没有一点底气。但既然干了,就要干出个样来,这是我的倔强,也是我的精神气儿,越是遇到困难我越不怕。

从无到有我不断摸索,向老师傅请教,逐渐干顺手了,还开始自学维修了。有一次发生了机械故障,我将机械部分拆开,一步一步,用笔在纸上做好记号,一个半小时时间进行排查,发现造成故障原因,一是电吸踏开关失灵、二是预紧力不够,经过我修理操作,吊机恢复生产。开始领导和同事们带着怀疑的态度,许多人不看好我,觉得我没有这个能力,周围人也不配合。当时的我年轻,身上有股冲劲儿,你越是不看好我,我就一定要让他们认可我、信任我!

我分享的第二个故事是“维修改造皮带机”

皮带机改造在当时来说,维修成本很高,维修周期较长,有些问题还需要跑长途去厂家请人来维修指导,对生产影响较大。

一次,公司请矿大专业人员进行改造,正巧我碰上了,一番交流,我觉得他们的解决方案从理论上讲是好的,但是要花费近20万元的改造费、停产20天,最关键的是,加装后还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我找到领导说:“先别花那么多钱了,让我试着修一下,成功就成功了,不成功也花不了几个钱,最多一二百块钱的事。”领导一听,马上拍板,让我干。通过焦炭自重、焦炭与漏斗之间的接触面积、漏斗和皮带之间的承重关系,我测算出合适的比例,调整皮带机进料口钢板倾斜角度,加焊斜向钢板,从而降低焦炭对进料口钢板及皮带造成的磨损。一试,嘿,还真就成功了,不但省了外修改造费用近20万元,关键是改造后,皮带机的使用寿命增强了7~8倍以上,这是我付出精力最多的一次改造,也是我成功路上非常重要的一次转折。

我分享的第三个故事是“机械班里挑大梁”

领导让我接手机械班,其实我是有抵触的。我了解机械班的情况,一是吊机操作工难管理,二是设备情况很复杂,有生产任务时设备运行跟不上,效率上不来。领导说,你不干谁干,让你干就干!我就这样被推上了这个“大梁”。我想,干就全身心投入,既然当了这个班组“带头人”,就要踏踏实实干好。我沉下心来总结以前班组没有搞好的原因,一是明确自己首先要保证完成什么,需要完善什么;二是分析自己的优势是什么,缺点怎么避免,吊机操作工、维修工最薄弱环节在什么地方。

认真思考后,我带领班组成员积极钻研新工艺、新技术,探索作业新方法、新路子,努力提高装卸效率。我一点点琢磨,一点点学习,最终克服了困难,成功完成系统调整改造。通过将触槽式开关改为鸭嘴式开关,采用“行程开关控制法”有效解决了钢丝绳脱槽问题,每年节约维修费用约18万元。从此,“一线有了尹洪军、干部职工都放心”这句话在港口流传开来。

我分享的第四个故事是“我的荣耀与自豪”

港口1号吊机维修,事情不大却最让我不能忘怀。1号吊机工作2~3分钟,就马上跳闸,电工排查所有电路都是好的,电器元器件是好的,三天都没找到原因,厂家电器工程师排查,查到最后还是没问题,我也百思不得其解。1号吊是抓勾两用吊,是生产主力军,不可能平白无故地出故障,就像一个人,各个器官都是好的,一用劲体力跟不上,是不是血管堵塞了?不行,我得仔细研究研究。白天夜里,满脑子都是这个事。第二天我自己爬上吊机,到线路接点重点看一遍,包括变阻器螺栓连接处,表面很干净,看不出异样。不会的,一定有问题,最后我将变阻器螺栓全部更换掉,奇迹再次出现了!直到港口拆迁,1号吊机再没有出现过反复跳闸的情况。

从业多年,我总结出一个特点,就是要肯学习,动脑筋,更要凭着一股子迎难而上的韧劲解决工作中的难题,这是我最欣慰最自豪的地方。(尹洪军的相关事迹请见本报今年3月24日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