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四步工作法”品牌 擦亮“中国眼镜”名片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打造“四步工作法”品牌 擦亮“中国眼镜”名片

发布时间:2024-01-08 10:56:30

打造“四步工作法”品牌 擦亮“中国眼镜”名片

——丹阳眼镜行业集群化推动产改走深走实

眼镜产业是丹阳的城市名片,现有从业人员近5万人,企业1600多家,年产镜架1亿多副,约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镜片4亿多副,约占全国产量的70%、世界产量的50%。为进一步扩大特色产业优势,提升职工素质水平,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职企共建共享,2021年起,丹阳眼镜行业作为镇江市产业集群试点,率先在全行业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探索出“四步工作法”等创新举措,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坚持谋定后动,先行先试探新路

针对丹阳眼镜行业覆盖企业多、规模不一、类型复杂的特点,行业工会通过深入调研,掌握情况,在重点企业先行先试,产生示范带动效应。

开展调研摸清底数。行业工会通过入企走访、调查问卷、职工访谈等形式,摸清眼镜行业的发展底数,重点掌握眼镜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人才短缺、职工素质参差不齐、技能有待提升等难点、堵点问题,为推进产改做好前期准备。

征集意见出台方案。争取支持,建立工会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站,通过“职工提诉求工会来收集,代表委员建议且督办”的模式,征集有关眼镜行业产改的社情民意和议案建议。组织行业职工代表、企业负责人、工会负责人多轮会商、不断完善,最终制定出台了《丹阳眼镜行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行动方案》。

重点企业先行先试。行业工会首批确定了万新光学、江苏鸿晨、明月光学等3家企业先行先试,既总结经验,也分析不足,之后组织第二批10家规模企业再行再试,补齐短板、健全弱项、当好示范。

二、强化引导服务,调动各方积极性

找准眼镜产业工人队伍与企业发展的“共振点”和“关键点”,调动各方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形成了行业总牵头、企业为主体、职工广参与的共建共改工作格局。

强化指导优化服务。主动邀请产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领导、专家上门讲解政策、讲授知识,提请市总工会组织优秀产改项目的负责人、集体协商指导员、行业劳模先进等建立“眼镜行业产改指导组”,全程跟踪服务指导,推进产改不断深化。

激发企业主体责任。举办眼镜行业会员企业负责人“产改”理论专题培训班,邀请上级工会“双进”活动讲师团队进企业、进基层开展宣讲活动,广泛宣传产改带来的好处,激发企业支持产改的主动性。

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发挥工会组织优势,以“工会进万家”为主题,开展上门入企慰问一线产业工人、推选“最美产业工人”、选树“眼镜工匠”等活动,为广大职工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吸引职工认识产改、参与产改。

三、紧贴行业实际,靶向施策提质效

紧扣产改的目标任务,立足行业、职工、企业需要,探索符合全市眼镜产业发展实际的扎实举措,打造了产改“四步工作法”。

开展大培训。依托丹阳市职工学校、万新集团“万新学苑”、鸿晨集团“鸿蒙学院”等职工培训平台,在思政教育、技术技能、安全生产、基层班组建设管理等方面开设培训课程,培训职工2万余人次。

开展大比武。聚焦工贸两端,举办了全省眼镜行业光学磨工职业技能大赛,承办了省、镇江市眼镜验光员、定配工职业技能竞赛,连续开展多届丹阳市验配工技能竞赛,有效提升了行业职工的整体技能水平。

开展大评定。通过集中培训、技能竞赛、考核认定等培养方式,为1.8万余名一线产业工人发放技能等级证书。在全行业开展了“三个十佳”评选表彰活动,培育出一批“创新工艺操作法”“眼镜工匠典型”以及“名师高徒”,营造了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

开展大协商。围绕“能级工资”进行创新改革,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发布《丹阳眼镜行业能级工资指导标准》,将重大成果奖、技能等级津贴、获奖补贴等12项内容纳入了职工工资协商范围,体现出“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激发了职工创新创造活力。

通过产改赋能,近年来丹阳眼镜制造业克服疫情影响,销售收入、税收、行业职工平均工资都不同程度增长,实现了职工收入高起来、企业规模壮起来、行业发展强起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