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油田首个绿色低碳发展示范样板区揭牌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以生态“含绿量”提升新质生产力“含金量”

江苏油田首个绿色低碳发展示范样板区揭牌

发布时间:2024-04-20 10:47:34

4月19日,江苏油田首个绿色低碳发展示范样板区在采油二厂高集油田高6-1采油平台揭牌。

高集油田位于淮河、洪泽湖入江水道,自1995年投入开发以来,坚持保护生态优先,精心呵护油区生态,实现绿色生产,连续18年保持年产油在10万吨以上。高集油田是江苏油田绿色开发的缩影。长期以来,江苏油田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原则,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让生产方式沿“绿”而生、向“绿”而行,连续19年保持中国石化环保先进单位。

让水更清,一湖碧水向北流

从高6-1采油平台抬眼望去,水色氤氲间,抽油机采油忙碌不停,呈现了一幅“井在水中、四面临湖”的生态画卷。

江苏油田地处江淮生态大走廊、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油田部分油区地处当地政府规划的生态保护区,保护区内的泄洪道与金湖、高邮湖、邵伯湖、京杭大运河等水系相连,成为南水北调东线重要水源地。近年来,江苏油田构建环境风险防控三级责任体系,持续完善环保监控、水体污染应急机制,实行环保一票否决,确保了清洁生产无污染。

“保护水资源,不是面子工程而是民生工程。”江苏油田环保高级专家夏春萍说。2018年,当得知采油二厂崔庄码头被划为引用水源保护区后,江苏油田迅速成立码头搬迁领导小组,关停已经生产24年的功勋码头,在生态保护区外新建了原油外输码头。6年过去了,崔庄码头原址早已绿草茵茵。

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持续推进,江苏油田强化环境风险评估、环保隐患管控、水体风险防控,确保清洁生产。

每年汛期,泄洪道水位上涨,洪水逐渐外泄至井场,蔓延到早已高高架起的采油平台下,陆上井场摇身一变成为“海上平台”。

为此,采油二厂建立了全覆盖的环保监控体系,可以实现远程实时监控、预警分析和应急联动;更换了老旧的单井管线和部分长输管线,依托信息化优势,加强对重要环境风险点的有效控制,极大地降低了水体污染风险。采油二厂各涉水班站均成立了抢险突击队,除信息化监控外,突击队成员每日上井巡查,确保不让一滴原油落入水中。

放眼望去,高集油区,碧波荡漾,鸟鸣啾啾,湖水下面,黑色的原油源源不断地被开采出来,通过智能管道,输送到站库、码头。下游3公里以外的地方便是金湖县饮用水取水口,他们与当地百姓共饮一湖水,油田建成以来未发生过一次环境污染事件。“每年冬天,成群的天鹅都会陆续向这迁徙。我们在家旁边就能看到他们在水中畅游、觅食。”家住在高集油区附近的居民徐爱林说。

让天更蓝,跑出新能源发展加速度

离高6-1采油平台不远,一排排光伏板向阳而立。近年来,江苏油田加大新能源产业发展步伐,积极推进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今年一季度,江苏油田新能源发电总量3471万千瓦时,自发自用绿电占比突破3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2%。

在采油一厂联38井区,180块光伏板均匀分布在井场一侧,为抽油机运行、二氧化碳驱油提供动能;在采油二厂崔庄油区,伴随着“崔6-8”风叶缓缓转动,油田第11台风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并通过崔庄变电所把绿电输送到高集油田;在永安农场,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架起了光伏板,形成了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渔光互补”模式。

截至目前,油田已建设风力发电机组11座,分布式光伏电站161座,年发电能力已超过1.4亿千瓦时。

针对新能源发电存在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较大的问题,江苏油田积极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既可以提升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又可以通过储能设施发挥其调峰作用,真正让“看天吃饭”的风能、太阳能转化成可用的能源。

在曹庄区块,通过其储能电站存储绿电,满功率情况下,4小时可充满2万千瓦时电能,保障150多台抽油机运行24小时。它就像一个“充电宝”,有效提高了绿电消纳能力。需要放电时,生产运行人员无论身在何处,只需在手机上操作APP,便可让储能电站开始工作。目前,江苏油田曹庄区块绿电占比超过50%,在满足电网平稳运行的同时实现了高比例绿能替代。

4月16日,在崔6-41井场,随着首台储能电池舱平稳落至预定位置,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设备安装施工阶段,为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调控能力奠定基础。

让地更绿,全力推进清洁生产

近日,在中国石化印发的2023年“无废企业”名单中,江苏油田榜上有名。

“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油田实现固废泥浆和岩屑100%综合利用。绿色低碳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干部员工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江苏油田安全环保部总经理李志斌说道。

为了保护高集湖区的生态,从1995年高集油田开发伊始,江苏油田就在这里率先实施了“泥浆不落地”技术。钻井的废气泥浆和岩屑拉运至湖区以外的集中处置点处置,实现了绿色钻井。

随着技术的进步,返出泥浆全部采用现场压滤的形式进行回收利用。4月16日,高集油区高7-36井场,从井口循环出来的钻井泥浆,通过泥浆处置系统稀释、絮凝、分离、压滤等步骤,分离出泥饼,之后 被特制车辆送到有资质的处置企业进行综合化利用。分离后的液体,被送到采油厂污水处理站,经过二次处理合格后回注地层。

如今,江苏油田钻井泥浆及岩屑已经全部采用“不落地”技术,钻井现场压滤,实现固液分离,泥饼用于制砖、制造路基土等,液体拉运至联合站处理合格后回注地下,全部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

井场取消泥浆池以后,单井占地面积平均可减少1.3亩。目前,江苏油田已完成450口井的随钻处理,节约土地面积约39公顷,相当于27个足球场。

江苏油田推行绿色修井作业,实施全井段油管杆整体回收和清洗修复,研发可重复使用作业防污装置,规范防渗膜材质规格及布设标准,年减少废弃防渗膜产生量约300吨,绿色修井全面涵盖维护作业、措施作业和侧钻施工,确保不落一滴油、不跑一滴水。

针对油管清洗修复、化学药剂储存等高风险场所,开展标准化工艺改造,实施24小时动态监测,对每一个重点区域、关键岗位都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施工现场污染防控本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苏油宣  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