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百宝箱”见证156项“小发明”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1只“百宝箱”见证156项“小发明”

发布时间:2022-03-23 09:04:37

 

顾连岗在研究设备

翟瑞龙 赵磊 王槐艾

前不久,仪征化纤短纤部相继接到“全国能化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等喜报。而这一切都与仪征化纤短纤部主任技师顾连岗的“百宝箱”密不可分。30多年来,仅有高中文凭的顾连岗,带领他的团队,立足岗位创新取得了156项创新发明成果,先后荣获中国石化技术能手、中国化学纤维协会优秀技术工人、江苏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一个工具箱,见证普通工人的“匠心起航”

顾连岗办公室工作柜顶搁着一只大工具箱,同事们都称它为“百宝箱”,里面有他自费购买的各类电子元器件,还有他的各种“小发明”。

35年来,他个人的工具箱越换越大。顾连岗至今记得,刚来到仪征化纤公司当纺丝操作工时,由于纺丝岗位与下道卷绕岗位一个楼上、一个楼下,没有电话联系,高中喜欢物理的他,自费购买电子元器件,制作了简易的有线对讲机,方便了生产信息传递,无需反复爬楼下楼传话。

这个小发明,得到了同事的欢迎、领导的赞赏,更激发了顾连岗发明创造的信心。

这些年来,他的发明创造都基于解决车间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顾连岗的“百宝箱”成为企业日常生产工作中解决问题的“锦囊”。

短纤部大容量装置生产线由于生产线的丝道与其他生产线不同,生头缠辊较多,不仅增加成本消耗,还影响产品质量。顾连岗一有空就到卷绕岗位观察生头,和岗位职工分析生头缠辊的原因。经过半年多摸索实践,他研制出专用的卷绕网络生头工具,总结出分丝操作法,月均生头缠辊由开车初期的21次降到4次以下,至2016年底共减少生头缠辊1980次左右,创效2831万元。其后又发明了一系列新的分丝操作法,结合网络器、压空系统改造,停用了专供卷绕网络生头的大功率空压机,降低了电耗。2019年12月,《大纺位低压生头技术》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2021年底,该课题被中国石化总部推荐参加深圳大国工匠展。

一只口罩,见证纺丝工匠的“匠心坚守”

熔喷布是口罩芯的原材料,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接到中国石化党组交给的紧急任务,仪征化纤应急跨界,急上熔喷布项目,24小时连续施工作业。作为主任技师的顾连岗,负责施工现场疫情、安全管理、开车生产准备和稳定运行以及质量控制等工作。第一、第二条线调试开车5天5夜,他仅回家休息了7个小时,12条生产线全面建成后,他体重下降了8公斤。

冬天戴口罩,眼镜容易起雾,成为普遍遇到的难题,2021年,仪征化纤首批“白斯特”高阻隔、超低气阻医用熔喷布口罩投放市场,随即受到追捧。这一技术革新的背后,就有顾连岗这位纺丝工匠的“匠心坚守”。

作为医用口罩重要原材料构成,熔喷布的过滤效率和通气阻力是对矛盾体,一般病菌过滤效率越高,阻力也越高。阻力高了,口罩的透气性差,气息会从鼻梁上方漏出造成眼镜起雾。顾连岗劳模创新工作室组织开展专项攻关,通过优化原料、改进设备、提高过滤效率均匀性等技术革新,成功开发生产出超低气阻熔喷布。这是仪征化纤首次将超低气阻医用熔喷布新材料应用到医用口罩上,后来《提高熔喷布产品质量》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一摞奖状,见证揭榜挂帅的“匠心传承”

中国石化技术能手、中国化学纤维协会优秀技术工人、江苏省劳模、全国纺织抗疫先进个人……在顾连岗家中,一摞奖状记录了他痴迷革新、不懈奋斗的足迹,荣誉背后,亦见证了顾连岗揭榜挂帅的“匠心传承”。

2021年4月30日,短纤部在网上发布9项难题攻关。顾连岗“五一”期间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到现场调研,节后上班第一天就递交攻关方案。

数据显示,顾连岗领衔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已完成156项揭榜挂帅攻关课题,他领衔课题有40多项,累计创效4800多万元。

顾连岗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让一批技术工人变成技术能手。“90后”女职工董雪工作踏实,创新意识强,2018年被顾连岗工作室吸收成为培养对象,理论联系实践,成长很快。2020年,董雪主持的《超细赛羽绒柔软化攻关》获仪化公司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奖。在顾连岗的传帮带下,董雪在新产品开发和质量攻关方面先后荣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扬州市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奖1项等多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