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聚力解决女职工“急难愁盼”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我省聚力解决女职工“急难愁盼” 

专项集体协商十大典型案例发布

发布时间:2022-08-19 12:05:38 作者:徐睿

    本报讯(记者 陆夏彩君)增设优秀提案奖和月度浮动考核奖、落实落细孕产期女职工休假、发放女职工学习提升津贴……8月18日,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发布专项集体协商聚力解决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十大典型案例。

    近年来,为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依法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江苏各地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江苏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和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关于加强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法规文件要求,积极指导推动企业紧紧围绕女职工特殊权益落实中的短板、弱项和女职工诉求比较集中的问题开展专项集体协商, 聚力解决女职工的“急难愁盼” 问题, 妥善化解劳动关系矛盾, 切实提升女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涌现出一批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优秀案例。



十大典型案例简介

案例1:女职工创新动力不足  协商优化福利待遇来破解

丸仁电子(南京)有限公司,现有女职工461人,占职工数比例94%。针对企业女职工年龄渐长、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企业工会在广泛听取女职工意见的基础上,摸清了女职工的真实想法,梳理出女职工不满意的权益保护问题清单,向行政方提出了增设优秀提案奖、月度浮动考核奖激发创新热情,加强禁忌岗位劳动保护、优化女职工活动阵地调动积极性等的协商议题。但日籍管理者不理解、不支持。企业工会从公司的现状及长远考虑,向外方负责人阐述了协商解决女职工关注问题的必要性和诸多益处,并且多次通过邮件、工作群进行反复沟通,逐步达成共识,最终双方签订了专项集体合同,有效维护了女职工合法权益,调动了女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案例2:落实落细好做法 制度规范更人性 

江苏宝安电缆(无锡)有限公司,现有女职工149人,占职工数比例31.11%。行政科室25-35岁女职工较为集中,面临结婚哺乳生育问题多;生产一线45岁以上女职工多,更年期问题突出。对此,公司在实践中已经做了一些调整安排,但制度不够规范明晰,女职工不清楚,落实中也有疏漏。公司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在调研基础上,与公司管理层主动沟通,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进一步明确女职工产假、哺乳时间、降低劳动强度等迅速调整企业相应薪酬方案和管理制度,稳定女职工队伍,增强女职工凝聚力。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了女职工特殊权益专项集体合同,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的好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

案例3:深切关注女职工需求共同勾画幸福企业愿景

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现有女职工387人,占职工数比例75%。国家优化生育政策调整后,一些女职工积极备孕二胎、三胎,但在养育子女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日常情绪压力明显加大。为助力女职工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企业工会发挥协商代表作用,深入到女职工中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并就大家集中关注的孩子托管、孕期女职工休假等问题与企业行政沟通后,启动专项集体协商。在充分考虑员工的合理诉求、公司的现实情况和长远发展的基础上,双方就职工子女少儿训练营结合疫情进行调整、落实落细孕期女职工休假、增加职工幸福课程特别是心理培训和辅导课程、提高女职工三八福利等事项,形成共识,签订了专项集体合同。

案例4:疫情期间启动紧急协商 孕期女职工享受特殊关爱

晶端显示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现有女职工993人,占职工数比例42.4%。疫情发生后,企业工会和工会女职工委员会迅速汇总女职工意见,主要为疫情期间怀孕女职工担心上下班途中感染风险大。遂将此作为集体协商的议题,向行政方发出协商要约,并商定紧急启动网络会议的形式开展协商。对女职工关心的孕期保护问题,双方很快达成一致。明确所有孕期女职工无论怀孕多久,全部在家休息,按待产假处理,并且立即执行。协商结果通过公司网站、邮件、微信群等方式迅速传达给全体职工后,职工们非常满意,高度评价工会娘家的高效工作和对职工权益的高度负责。

案例5:协商改善劳动保护环境 让企业与女职工都“体面”

太仓沪试试剂有限公司,现有女职工28人,占职工数比例31%。2002年成立之初,公司在厂区内设有女职工专门的休息室和浴室。由于年久失修,近年来休息室墙面老化脱皮,浴室通风效果不好,淋浴位较少,而且浴室位置在厂区里,缺少安全私密性。针对女职工反映的问题,工会与公司行政方启动了专项协商。就职工方提出的改善休息室和浴室环境要求,公司行政表示理解,但也提出了企业目前的困难,认为现有浴室总体能满足需要,且浴室重新选址改造比较困难,可以先对休息室进行重新粉刷。职工方提出企业生产甲醇、乙酸乙酯等化学试剂,浴室通风效果不好,影响员工健康。最终双方商定,浴室的选址改造于半年后启动。改造后的浴室,安装了空调、私人物品置物架等,女职工感到安心舒心体面,对企业的信任感和归属感也更强了。

案例6:提升参训比例,促进发展机会均等

江苏中联(南通)风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女职工65人,占职工数比例48%。为适应车间操作自动化程度提高需要,企业近几年分期分批安排职工外出培训,其中男职工比例大大高于女职工,且车间流水线改造,挤压了原来女职工工间休息场所,引起部分女职工不满。企业工会和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收集到相关信息后,及时组织职工协商代表进行调研,并就此与行政方展开协商。由于事先收集了较为详实的基层职工反映的难点、热点信息与实例,双方很快达成共识。明确:公司每年制定员工技能提升培训计划表,确保女职工培训名额不低于50%,在职务晋升上确保男女职工公平竞争;公司在车间内腾出专门空间改造成休息室,并且在公司党建服务中心改造30平米区域新建了康乃馨服务站。

案例7:共商共决,打造家政服务员和谐稳定之家

南通泽旺保洁劳务有限公司,现有女职工1096人,占职工数比例95%。主要从事家政服务和南通市各大医院的物业服务,因新冠疫情影响,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隔离病区对有一定技能的保洁员需求较大,但女职工顾虑多,招工难,人员流动频繁。为了稳定队伍,同时吸引新员工,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主动与公司工会沟通,提出开展女工权益专项集体协商。公司工会和工会女职工委员会通过QQ群、微信群、召开座谈会、走访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围绕女职工关心的基本工资增幅、岗位津贴(含卫生费)、劳动保护和安全防范、技能提升等内容确定协商议题。经协商,双方就疫情期间工资待遇增加,向一线苦、脏、累、技术岗位的女职工倾斜,提高发热门诊、隔离病区岗位补贴,设立女职工技能培训奖励等达成了共识。女职工与公司同舟共济,渡过了难关,公司更有凝聚力,职企实现了和谐共赢。

案例8:推动落实产假新政 助力企业增强凝聚力

丰尚农牧装备(扬州)有限公司,现有女职工375人,占职工数比例14.1%。2022年2月10日江苏省印发《江苏省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明确:“符合政策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延长产假60天,达到158天,男方享受护理假15天。推动实行父母育儿假制度,子女3周岁之前,夫妻双方每年分别享受10天的育儿假。”为保障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公司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立即与人力资源部沟通。双方对于将要休产假的女职工享受158天产假无异议,但对产假还未结束的女职工是否可以延长产假等问题产生了分歧。后在区人社部门指导下,公司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又与人力资源部进行了多次沟通协商,最终确认按政策规定休,并就休假的一些细节达成一致。公司也同步对假期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

案例9:协商争取专项补助 为女职工成长成才赋能

泰州市乐太食品有限公司,现有女职工53人,占职工数比例71%。针对公司女职工人数多,但在中高级管理和技能岗位上的数量低;车间生产一线女职工较为辛苦,妇科体检尚未落实的状况,公司工会决定与企业方开展专项协商。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提出了为女职工发放学历提升津贴、鼓励女职工学习提升,每年安排女职工妇科体检和“两癌筛查”等两项议题。经过协商,企业方对每年安排女职工专项体检没有意见。但对发放女职工学习提升津贴,认为地方工会已经有相关补贴,没必要再针对女职工设立专项补贴。职工方协商代表报告了目前女职工有提升愿望、但现实顾虑多等的情况,建议制定激励措施,形成导向,也为企业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双方最终商定,对于参加学历提升继续再教育的女职工,学成并取得毕业证书的一次性发放1000元津贴,并签订了专项集体合同。

案例10:以卫生费小切口 体现维权大关爱

江苏农垦集团南通有限公司,现有女职工23人,占职工数比例29%。《江苏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每月发放一定的卫生用品或者费用。公司工会在与同系统相关单位了解情况后,认为公司经济效益情况应当满足执行条件。2020年7月,向公司行政提交了发放卫生费的协商议案。因行政方认为,公司执行条件暂时不成熟,双方首次协商没有成功。2021年2月农垦集团工会下发《关于落实省总工会实施女职工特殊权益监督评估专项服务行动的通知》,每月给女职工发放一定的卫生用品或者费用是其中一项评估内容,公司行政领导高度重视。公司工会抓住时机,再次与公司行政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明确给在职每位工会女会员每月发放50元卫生用品,从行政支出。此项政策落地划上圆满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