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扎堆提前还房贷?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为啥扎堆提前还房贷?

发布时间:2023-02-20 11:40:59

“预约还款的人多,需要等一阵子”“以前排队等银行放贷,现在排队等着还贷”……最近,全国多个城市出现购房者“提前还贷”现象。

“手里有钱,提前还贷”本属房地产市场中的正常现象,但为啥近期较为集中?这对贷款方、银行来说有何利弊?如何判断是否应该提前还款?记者进行了采访。

部分购房者希望提前还款

“我去年底提前还了一笔25万元的房贷,现在每个月月供大概能减少1000多元,整体利息能省下十几万元。”家住天津的陈爽是“提前还贷潮”中的一员。去年底还完款后,她又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继续攒钱,每隔一段时间就提前还一笔房贷。

眼下,“提前还房贷”成了社交平台上的热词。北京一家国有大行支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来咨询提前还房贷的购房者明显增多,今年以来更是增加了不少,“其中一些客户已经多次申请提前还贷”。

购房者为啥扎堆申请提前还房贷?

有的是为了缩短贷款年限。前年在上海购置了一套房产的李先生最近准备向银行申请提前还贷,“我用银行APP上的‘贷款计算器’大致算了算,如果今年8月前能提前还70万元贷款,那么我原本30年期的贷款就可以提前12年还完。”他说。

有的希望减轻月供压力。“提前还贷后我的还款年限虽然没有减短,但月供压力确实能小一些。我打算这几年置换一套房产,到时候手里的本金也能多一点,不用承担太重的利息负担。”陈爽说。

还有的购房者把提前还贷看作新的投资手段。来自重庆的许莎莎最近提交了一笔提前还贷申请,她告诉记者:“前几年手里有积蓄时我会买一些理财产品,但去年以来理财、基金等产品收益都不太理想,甚至跑不过房贷利率,索性提前把房贷还了,也算是一种投资。”

“提前还贷”在购房群体中流行开来,但申请还款似乎“没那么容易”。采访中,部分购房者说:“去年还可以在线上还款,今年只能到线下申请了”“我1月份提交的申请,个贷经理说要排到几个月之后了”……

据银行工作人员解释,提前还贷“排长队”一方面是由于春节前后相关业务堆积,另一方面,大量申请导致部分支行提前还款额度紧张,只能排队办理。

房贷利率下行是主要原因

提前还房贷,除了居民本身资产配置规划、理财产品收益不理想等原因,房贷利率的持续下行是重要的助推因素。

2022年以来,国内1年期和5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屡次下调,带动多地房贷利率持续下行。“房贷利率政策会影响到商业银行和客户之间通过协商确定的具体利率,具体利率直接关系到月供的多少。”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介绍。去年9月末,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明确在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四季度阶段性放宽新发放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政策出台后,一些城市政府积极作出相应调整,带动了新发放房贷利率有所降低。“根据我们掌握的数据,2022年12月份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全国平均为4.26%,和2021年12月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这是2008年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邹澜说。

贝壳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31日,其监测的103个城市中,首套房利率低于4.1%的城市共30个,而1月16日该统计数据仅为19个。具体来看,有2个城市首套房利率为4.0%,4个城市利率为3.95%,9个城市为3.9%,11个城市为3.8%,另有4个城市首套房利率为3.7%,为目前全国商贷利率最低水平,分别是广西南宁、广东珠海、湖南株洲和湖南常德。

“对原本在利率高位贷款买房的消费者来说,房贷利率不断下调,刺激其转为较低利率还贷的意愿强烈,这成了近期‘提前还贷潮’兴起的主要原因。”赵锡军说。

从具体还贷模式看,此前房贷利率“换锚”也是此轮“提前还贷潮”的诱因之一。“当初存量贷款利率转换时,购房者可以选择固定利率或基于LPR的浮动利率贷款。对于以固定利率还贷的购房者来说,伴随房贷利率持续下行,存量房贷和新增房贷之间产生较大利差,是当前人们扎堆还贷的一个重要原因。”

持续提振住房消费信心

为刺激住房消费,目前多地房贷利率处于较低水平。面对低位利率,购房者到底要不要提前还贷?业内人士认为,“跟风”还贷并不可取,要根据自身情况理性分析。

据介绍,如果是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前期主要是偿还利息,后期利息占比减少、贷款本金占比增加,当还款期数已经过半,提前还贷的收益就不大了。如果是以等额本金的方式还贷,每个月需还利息可能递减,那么在还款周期的前1/3提前还贷会更划算。

“购房者是否选择提前还贷,应该理性考虑转换成本能否覆盖原本房贷利率和现行利率还贷之间的利差,具体包括转换贷款方式所需的手续费、部分购房者可能面临的罚息等费用。”赵锡军说,“面对‘扎堆还贷’,银行的利息收益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是从长远的稳定客户等角度来看,应该尽量依规满足购房者需求。”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在继续满足房地产行业合理融资需求的同时,将着力改善预期,扩大有效需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目前,在住房消费等领域还存在一些妨碍消费需求释放的限制性政策,这些消费潜力要予以释放。同时,结合落实生育政策和人才政策,解决好新老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等消费。

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