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江苏法院破产审判安置职工5.74万人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去年江苏法院破产审判安置职工5.74万人

发布时间:2023-03-21 15:54:39 作者:徐睿

本报讯(记者 万森)3月21日,江苏高院召开2022 年度江苏法院破产审判工作情况通报及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发布 2022 年度江苏法院破产审判白皮书。记者在会上获悉,全省法院新收实质进入破产审理程序的企业破产案件6359件,同比增长41.50%。其中,运用破产程序释放沉淀资产3873.43亿元,安置职工5.74万人,盘活土地房产3088.06万平方米,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双轨运行不断拓宽退出通道。全省法院积极探索经营异常企业公益清算退出机制,率先破题空壳企业、失联企业等经营异常企业退出难题,向市场有效释放大量名称资源、监管资源,全省法院新收强制清算案件8062件,同比增长565.73%。

救破并举有效发挥破产功能。坚持“多重整救治、少破产清算”原则,持续加大企业破产挽救力度,审结破产重整、和解案件332件,通过运用破产重整、和解、预重整、预和解等多种机制,帮助南京建工、澄星集团、力信公司等349家企业重获新生。充分发挥破产制度资源要素配置功能,运用破产程序释放沉淀资产3873.43亿元,安置职工5.74万人,盘活土地房产3088.06万平方米,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增质提速大幅提升审判效率。全省法院审结实质进入破产审理程序的企业破产案件6356件,同比增长60.79%,破产案件结案率达到68.02%,同比提高11.84个百分点,宿迁、扬州、南通等地破产案件结案率超过80%。审结强制清算案件 8018件,同比增长617.82%,强制清算案件结案率达到95.97%,同比提高16.75个百分点,宿迁、南通、盐城等地强制清算案件结案率超过99%,审判效率明显提升。

攻坚克难稳妥清理破产积案。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全省法院10年以上未结破产案件已实现清零目标。与2021年12月31日相比,5年以上未结破产案件由36件压降至10件,压降幅度达到72.22%,3年至5年未结破产案件由109件压降至71件,压降幅度达到34.86%,大部分地区已实现3年以上未结破产案件数量动态控制在破产案件总量1%以内的目标。


2022年度江苏法院破产审判十大典型案例分别是:


1.综合运用多种破产制度工具,成功挽救大型民营企业集团

——南京建工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25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案  (南京破产法庭)

2.创新引入预和解程序,探索更多上市公司挽救方式

——江苏澄星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解案 (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3、精准识别企业重整价值,积极赋能困境企业重生

——力信(江苏)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预重整、重整案 (镇江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

4、出售式重整实现“腾笼换鸟”,协同式推进挽救配套企业

——阿贝尔化学(江苏)有限公司、阿尔贝尔化工仓储(泰兴)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 (泰兴市人民法院)

5、以刑事手段打击破产逃废债,最大限度保护债权人利益

——宿迁通元建设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 (宿迁市宿城区人民法院)

6、府院协同引入优质投资人,稳企稳岗提升企业重整质量

——格朗富(苏州)集团有限公司重整案 (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

7、精准识别、跨域联动,合力化解困境企业债务危机

——江苏集群图腾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集群软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案 (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8、高效配置排污权要素资源,推动地方经济绿色发展

——江苏荣泽纺织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 (射阳县人民法院)

9、巧用行政协议容缺拍卖,破解无证房产处置僵局

——淮安市天中科技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 (涟水县人民法院)

10、运用破产和解挽救涉农企业,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江苏白龙马面业有限公司破产清算转和解案 (东海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