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有效举措分析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工会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有效举措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10 11:29:13

工会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有效举措分析

王永君

工会组织切实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服务工作,是促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最大限度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织起来,进一步夯实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新课题新任务。

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了《关于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意见》,七方面举措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各地各级工会也纷纷出台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各种举措,从各方面关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生活。

宜兴市总工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就业形态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加强新业态工会组织体系建设,坚持党建引领、部门联动、服务先行,真抓实干、主动作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取得新突破。目前,全市已建快递行业、外卖行业等新业态行业工会联合会6家,房产中介员由社区工会覆盖、商场信息员由相关商场工会覆盖。全市新业态的“八大群体”已实现建会入会和工会工作“双覆盖”,共覆盖349家企业、1.73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宜兴市总工会申报的“强基础优服务创特色打好新就业形态群体工会建设组合拳”项目获评无锡市工会创新工作展评第一等次。2022年12月9日,省总工会在宜兴召开全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推进会,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和维权服务工作再部署、再推动,全面促进构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和维权服务一体化格局。

如何更好地推进落实工会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有效举措,笔者分析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大力度,全力推进。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思想政治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

切实履行好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以灵活方式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化的主题宣传,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园区、进商圈、进企业、进工地,不断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大力选树宣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典型事迹,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促进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政治建设。在党委领导下,适当增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两代表一委员”中的比例,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政议政、表达诉求、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更多机会和便利。注重培养和引导新就业形态优秀劳动者向党组织靠拢,推优入党。积极推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的优秀代表申报各类劳模先进,参与基层组织的社会治理。

二、健全有效工作机制,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

创新适应新就业形态群体的工会组织建设。采取行业和板块有机结合方式,积极探索工会组织有形有效覆盖的途径和方式。集中推动重点行业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及其下属企业、关联企业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大力推进“行业建会”,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的工作协同,推动货运挂靠企业、快递加盟企业、外卖送餐代理商、劳务派遣公司等企业规范建立工会。探索推行集体登记入会、流动窗口入会、职工沟通会现场入会等方式,多渠道吸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组织。

推动健全法律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和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及时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相关重大问题进行沟通协商,推动出台相关制度文件。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多形式多层级劳资沟通协商机制,推动建立切合行业实际、体现行业特色的行业集体协商体系,保障劳动者对涉及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充分知情。充分发挥产业工会作用,积极与行业协会、牵头企业代表就行业计件单价、订单分配、劳动定额、报酬支付、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奖惩制度等开展协商,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经济权益。

三、采取有效行动举措,真情服务真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生活

加强户外劳动者服务阵地建设。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工会服务平台和商超、银行网点、快递分拣站点等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建设“工会爱心驿站”“快递员之家”“网约送餐员之家”等户外劳动者服务阵地,建设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阵地。

提供工会优质服务。广泛深入开展劳动技能竞赛,组织动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积极投身劳动和技能竞赛,引导外卖配送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群体积极参赛,扩大竞赛覆盖面、提高参与度。开展免费送健康体检活动,每年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健康体检。将生活困难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工会送温暖范围,推动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生活救助纳入工会救助体系,及时给予困难救助。

创新工会服务方式。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活动,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适应生活、应对困难压力、缓解精神负担的能力。根据行业发展及职工的培训需求,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求学圆梦”行动,资助他们提升学历教育层次和技能水平。引导企业结合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需要,制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培养规划和培训制度,开展技能培训,提高技能等级。

(作者为宜兴市总工会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