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人社: 推进产教融合 谱写育匠新篇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金坛人社: 推进产教融合 谱写育匠新篇

发布时间:2023-05-26 10:40:26 作者:耿晓喆

“感谢政府部门搭建平台、大力引荐,让我们新能源企业能属地高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培育高素质工匠型技能人才”,在最近举办的金坛区新能源专场招聘会上,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范玉如是说。

产校无缝对接  拓宽引才渠道

近年来,金坛区人社局以实施“金工匠”培育工程为主抓手,紧贴产业发展需求,突出产教融合发展,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方式,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夯实,为助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动能。在巩固深化与省内外职业院校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优质技能人才引育渠道。持续开展“智荟金沙才遇未来”“青春留常”“百家企业校园行”“名城名校合作行创新创业赢未来”等系列引才专项行动,不断拓展校企合作“阵地”。先后与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等43所高职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达成合作协议,帮助企业招才引人。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先进的专业技术、人力资源和科技成果,以订单班、冠名班、现代学徒制、技能培训合作等育人模式,为企业引进量身定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两年来,累计开展各类定向培养班36个、定向培养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人1394

产教深度融合  扩大人才供给

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深入推进政校企协同育人。今年5月,该局联合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产教融合区域合作联盟”,促成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金坛中专合作办学,建设金坛分院,不断推动金坛企业与常州高职院校在企业学院、实习实训基地等多方面的合作。携手常州科教城6所院校成立金坛区新能源产业链校政企人才合作联盟并建立人才引育暨校企合作基地,为金坛新能源产业培养一批适用型技能人才。积极探索跨区域联合育才,牵手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等武汉5所高职院校建立江苏金坛校企合作暨技能人才引育基地扩大技能人才培养输送渠道。联合德国手工业行会(HWK),在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启动中德高技能人才培训认证基地,借鉴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化平台。 

产训有机结合  提升育才成效

强化载体建设,提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紧贴新能源、纺织服装、茶叶等特色产业,举办“金工匠”系列职业技能竞赛,超4千人通过竞赛取得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建立以“工作室”为载体的促学成长平台,建成省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3家、市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5个,带动更多企业职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依托全区30家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和12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大力开展企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和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多渠道壮大技能人才队伍。两年来,共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7223人,发放培训补贴3094万元,企业职工和社会劳动者职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金坛区人社局局长吴英表示,金坛人社部门将紧紧围绕常州市打造新能源之都建设要求部署,以河海大学入驻金坛和新能源产业链校政企合作联盟成立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重点面向新能源、装备智造等产业链举办订单班、冠名班,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推行新型学徒制,全力打造技能人才培育高地。

(通讯员尹欢 汤敖齐  记者吴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