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e诉中心”入选2023《法治蓝皮书》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龙城e诉中心”入选2023《法治蓝皮书》

发布时间:2023-06-07 14:10:03 作者:耿晓喆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23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发布暨中国法院信息化研讨会”在京召开。常州法院打造的一站式诉讼服务网点“龙城e诉中心”入选《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

《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指出,常州市两级法院设立一站式诉讼服务网点——“龙城e诉中心”,面向线下办理法院业务不便或智能设备操作能力较弱的当事人和案件代理数量较多且有大量在线诉讼需求的律师两类群体,在偏远地区电信运营商营业厅和法律服务中心、律师事务所设立服务网点,依托电信运营商的区位优势突破诉讼服务的时空壁垒与服务局限,通过优化功能设计对上级法院的诉讼服务平台进行良性补充。

“龙城e诉中心”通过对接法院审判执行系统、电子卷宗系统、语音转写系统、庭审直播系统、缴费系统,支持各种诉讼活动方式,极大丰富了司法服务场景,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便民诉讼服务系统。

“龙城e诉中心”是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充分利用先进信息化技术,为支持人民群众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实现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目标,而打造的智慧诉讼服务体系。“龙城e诉中心”的建设始终坚持业务为牵引、技术为驱动、规划为纲领、成效为根本的建设理念。

“龙城e诉中心”按照“两端、三全、四个一”的总体目标要求,面对线下办理法院业务不便且智能设备操作能力较弱的当事人端和案件代理数量多且有大量在线诉讼需求的律师端群体,依托人民法院律师服务网、江苏诉讼服务网与江苏微解纷平台,实现在线立案、案件查询、网上交费、网上申请、网上调解、跨域诉讼、异步诉讼、线上庭审等各项诉服功能,确保“全时空、全流程、全场景”的诉服活动全覆盖,为诉讼参与人提供“一网通办、一键直达、一次办好、一站多能”的优质司法体验。

“龙城e诉中心”充分依托社会各方力量的实质参与,打造多方协作、共同建设智慧法院的良好生态。在法院实体诉讼服务中心功能的基础上,依托互联网技术,将诉讼服务辐射至时间、空间、受众等多维角度,以一站式诉讼服务模式打通诉讼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突破诉讼在物理空间上的局限性。

“龙城e诉中心”建设成本低,具有可复制性与可推广性。充分利用了电信营业网点、法律服务中心、律所等场所的互联网资源,不用租赁专线网络依托上级法院现有统建业务平台,无需另建服务平台,使建设成本得到极大削减。通过培训相关场所工作人员作为导诉员“手把手”引导当事人使用在线诉讼平台,有效缓解法院人手紧张问题,在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法院工作的整体效率。

“龙城e诉中心”对上级法院的诉服平台进行优化设计,良性补充。配备扫描仪、高拍仪、摄像头、电脑等常规硬件设施,由导诉员协助诉讼参与人使用在线诉讼程序,有效避免上传材料不符要求的问题,极大提高了网络立案的成功率,做到真正的便民利民。

“龙城e诉中心”扩大线上诉讼平台的适用范围以倒逼法院提高自身工作水平。依托上级法院统建诉讼服务平台,适用面相对更广,受诉讼参与人的接受度和普及度更高,在一定程度上对法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法院提高自身工作水平以更好应对线上平台增加的案件数量。

“龙城e诉中心”实现了由单一资源运用到综合资源整合、由特定场景适用到多维一体覆盖,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智慧精准、低成本、多样化、一站式的诉讼服务。作为上级法院诉讼服务平台与传统线下诉服中心的良性补充,在常州范围内形成空间维度覆盖全市区域、时间维度涵盖司法流程、受众维度满足多类群体的“三维一体”在线诉讼服务网络大格局,成为功能浓缩齐全的微法院、线上线下融合的智能法院、老百姓家门口的人民法院。

据了解,常州法院始终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司法需求为目标,延伸司法服务边际。自2022年6月份“龙城e诉中心”项目启动以来,在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等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全市法院大力推进项目落地,共建立“龙城e诉中心”站点26处,累计提供诉讼服务2000余次,在应用成效上形成了功能管用、站点好用、用户爱用、持续扩容的良好格局。

(记者吴文龙通讯员常法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