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市职工服务中心:创优特色服务 讲好赋能故事
发布时间:2023-07-24 09:35:58
泰州市职工服务中心贯彻落实省总工会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工作部署要求,立足市级工会服务窗口实际,不断完善服务体系,致力赋能创优增效,通过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帮助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架起职工和工会的连心桥。
创优“第一窗口”,赋予桥梁纽带新内涵
服务中心是站在“第一线”的职工“娘家”,向职工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同时,还要向社会传播工人力量、工会声音。
(一)用好宣传工会第一屏。中心专门设置“工会多一点”宣传角,向来访职工特别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宣传工会工作、工会故事。借助宣传册、展板等多样介质推广工会服务网,生成“一键入会”二维码和《加入工会的好处》宣传二维码等海报,方便职工群众手机扫描下载。通过电子屏幕播放幸福企业建设单位活动展示新闻,鼓励职工积极参与、促进企业社会增进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共识。
(二)成为宣传劳动精神第一厅。服务中心的户外劳动者爱心服务站的墙上精心刻印着“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的标语,时刻宣扬着“劳动伟大,劳动光荣”的工会宣言。中心大厅配备智能电子屏,屏上滚动播放本市优秀劳模工匠代表宣传片,宣扬劳模工匠的事迹。中心连续两年在金秋助学仪式上邀请劳模校长、工匠先进为孩子们讲人生经历、励志故事,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三)当好汇集民情第一哨。中心成为市总工会干部开展体验式调研、与职工面对面交流的“会客厅”,催生了一系列关爱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的服务措施,见证了网约车司机张某旦的蜕变、化解李某灯极端情绪帮助其成功求职等一系列生动案例。中心打造“会心汇意”人大代表工作站,发挥工会主席人大代表作用,组织代表集中开展视察调研活动,检查了解劳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推动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幸福企业,推动各界关注产业工人。
履好“第一职责”,提升服务职工新格局
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资源,优选社会资源,发布服务项目清单,精准提供“菜单式”服务,将工会服务送达职工身边。
(一)打好维权关爱“组合拳”。中心内设职工法援中心,整合公检法司、人社、律协等各方力量,组建工会律师志愿者团队,畅通维权服务热线,每周两次驻点中心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线上在“泰州职工之家”公众号建立泰工阳光信访服务平台。2022年8月,为网约车司机赵师傅提供法律援助,历时2个月成功讨回1.54万元误工费补偿款,成为全省网约车司机维权第一例。赵师傅激动地向中心赠送锦旗。
(二)扩大服务供给“朋友圈”。中心联合市级机关工委开展泰工惠服务职工基地建设行动,各部门拿出特色资源用于服务职工。如体育局送职工体质监测服务进企业,科技馆为职工子女提供系列科普知识专场活动,疾控中心提供预防科学宣讲进企业服务等。开设泰工惠阳光心理服务,提供24小时心理热线服务,心理专家定期驻点咨询,开发职场心理健康云课堂,应对疫情心理疏导,对困难职工家庭提供个性化心理辅导服务。中心内设女职工康乃馨服务站,邀请法官、律师、医生、礼仪专家、家政养老等专家组成志愿服务团,为女职工提供面对面服务3场。
(三)实现素质提升“多维度”。联合工人文化宫持续放大职工夜校(网校)工会职工教育品牌效应,扩大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打造多层次的工会职工教育平台,开展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综合素养四大类培训。2022年还在职工夜校(网校)挂牌“泰州工匠学院”,优选各类职技院校挂牌12家“泰州工匠学院分院”,优选龙头企业中省级及以上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省级及以上智改数转示范企业(车间)挂牌12个“泰州工匠学院特色班教学点”。
畅通“第一资源”,接轨智慧工会新时代
紧密结合泰州工会工作特点,不断增强用网意识,探索创新线上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提供便捷有效的数字化普惠服务项目。
(一)实施云端关爱服务。连续两年开展“留泰幸福十条”活动,开通“倡议接力”“云端拜年”“云看泰州”等线上活动,营造留泰过年暖心氛围。发布疫情防护知识电子手册,组织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线上有奖竞答活动。连续3年开展“纾困惠企工会送岗”等主题的春风行动网上就业创业招聘活动,为全市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大局保驾护航,年均提供9000多个岗位,30万人在线参与。
(二)推进智能驿站项目。因为户外劳动者驿站是中心服务职工综合体的有效延伸,所以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数字化、可移动、24小时不打烊”集装箱式爱心驿站。同时制作驿站“电子地图”方便职工扫码找驿站,提高驿站的知晓率和使用率。中心正在有计划地推进现有驿站的数字化改造,同时加快推进爱心驿站的智改数转,将驿站“搬”到“江苏工会”APP上,方便会员随时随地查看使用。
(三)打造智慧交友平台。近年来,中心培育和打造了服务职工交友的“泰有缘”品牌,免费为单身青年职工提供全方位的婚恋交友服务,组织集文化性、公益性、娱乐性为一体的联谊交友活动,大大提升了工会在职工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每年服务单身人士3300余人,举办线下相亲联谊活动15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