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益小摊,用志愿服务点亮“夜经济”
发布时间:2023-08-09 09:49:34

公益小摊 张灵越 摄
桶内插着一束束由残疾人精心编织的毛线仿生花、桌上整齐地排列着与市警察局联名设计的玩具熊警察队、琳琅满目的各色钩针小工艺品摆满一筐又一筐……当路过这样的夜市小摊时,你会为它驻足吗?
这样的夜市小摊不止一处,它们星星点点地分布在南京南艺后街、新百商场、吾悦广场、万谷慧生活广场等地点,并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圆梦公益。在摊位上,除了形形色色的可爱商品外,非营利的公益宣传牌与印着团徽的捐赠证书也赋予了它们与众不同的气质,使得许多路人在经过摊前时总会投来好奇的目光,让公益小摊在夜色中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这些由“圆梦公益”举办的义卖活动旨在通过售卖残疾人手工花、文创产品等方式筹集公益基金,并将义卖收入全部用于“南京市高龄独居老人走访”“孤独症儿童和困境青少年关怀”“圆梦志愿者激励保障”等公益项目。义卖活动积极打造“巾帼建功岗”,主要面向女性志愿者开放,也欢迎志愿者携子女参加活动,大大小小的摊位上总是洋溢着愉悦的笑脸与青春的活力。
夜幕降临,街灯亮起。鼓楼吾悦广场门口,大学生志愿者小李正在将一个个工艺品摆放布置好,小小的“圆梦摊位”即将开张。“来做志愿者是一件很有成就的事。”小李有些羞涩地说,“但想到自己也能对公益事业起到一些小小的帮助,我心里感到很开心,也很值得”。
这已经不是小李第一次参与志愿活动了。作为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员,她平时就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出入于周边社区与中小学之间,或是前往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与其他志愿者们一道组织活动。而这次夜市义卖的消息,也是经由志愿者朋友之间的口口相传进入小李耳中。在看到社交平台上朋友们晒出参与圆梦公益的照片后,小李也忍不住跃跃欲试,便报名参加了夜市义卖活动。一开始她并不熟练,众多商品令她手忙脚乱,但在负责人的细心指导下,她也渐渐摸到了窍门,变得游刃有余。
交接班时,一位妈妈带着四岁大的儿子前来归还志愿者服。别看这是个还不到一米高的“小不点”,却也有模有样地学着妈妈向路人推荐残疾人手工花,俨然已经有了自己是一名小志愿者的自觉。“也是带着孩子来体验一下,做一些公益的事嘛。”孩子的妈妈笑着说。当负责人将奖状颁发给这名小志愿者时,他开心地将奖状向着大家高高举起,自豪的模样令人忍俊不禁。负责人介绍道:“来参加的小朋友有很多,家长们很乐意带孩子来体验。”
夜色加深,游人逐渐多起来,小李片刻不停地招呼着。一个还在上小学的女孩坚持要带走一朵花,“我想帮助他们……帮助那些和我一样大的小伙伴。”有人停下脚步端详着身着警服的玩具小熊,“买来送给家人的,”顾客边仔细挑选边说,“他之前就很喜欢这个公安小熊了,正好也在相关部门工作,很有纪念意义。”付款后,这位顾客同时收获了一份来自南京圆梦志愿者服务中心的捐赠证书,表明这笔钱将定向捐赠给南京市高龄独居老人和少儿公益项目。
夏夜的风是炽热的,暑气依然蒸人。义卖活动结束时,志愿者们的发丝早已因汗水而紧贴在面颊上,后背也湿得仿佛蒸了个露天桑拿,可脸上却洋溢着轻松愉悦的笑容。“累是累嘛,但是真的收获满满。”小李开心地说,“很有意义,以后还会来参加的,让自己的夜晚变得更加充实。”
夏夜里,圆梦公益小摊就像星星般凝聚起每一丝光亮,为“夜经济”增添一丝最纯粹的人文关怀,在用善举助力经济发展的同时,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圆”一份“梦”想。
实习生 张灵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