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职工“五小”成果推向全国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江苏职工“五小”成果推向全国

发布时间:2023-09-14 13:54:06 作者:耿晓喆

根据全国总工会《关于开展全国“五小”等群众性创新系列活动的通知》要求,江苏省总工会积极组织动员职工参加全国职工“五小”创新成果征集活动,精选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成果各一个,制作展示视频,向全国总工会推荐。视频主要内容分别展示了“五小”创新成果的背景、内容和亮点,可作为指导职工申报“五小”创新成果认定的示例。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

在道路工程中的资源化利用

城市快速发展,生活垃圾急剧增多,焚烧处理后产生大量炉渣。这些炉渣具有放射性、含有重金属,污染环境,且大量堆积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本“小发明”将炉渣“变废为宝”,让炉渣成为道路工程建设基础材料。

亮点一发明了制备方法提出分拣、磁选、破碎、跳汰、筛分、烘干炉渣品质优化工艺,创新“高效组合磨粉”炉渣颗粒均匀加工工艺,成功生产出颗粒级配好、粉尘含量少、杂质含量低的高品质炉渣,符合道路工程建设要求。

亮点明确了掺配比例实验研究确定了路基、水稳基层、面层等不同位置合适的炉渣掺配比例

亮点三规范了施工技术制定了江苏省级标准《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在公路工程中应用施工技术规程》,保障道路施工质量。

“小发明”实现了炉渣对道路施工矿石的替代,引领我国低碳环保公路建设先进技术发展,对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稀缺矿产资源具有里程碑意义。累计在225公里道路工程建设中应用,再利用炉渣43万余吨,降低工程造价1239万元。本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22年被评为江苏省职工五小省级小发明第一名。

个人简介:

殷荣华南京浦江检测市场研发部部长高级工高级工程师获江苏省总工会“五小”优秀项目认定,授予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

视频链接:https://www.jsgrb.com/video/content/65017458ab217252a68b4568.html

               

  地铁隧道场景5G通信混合组网

我国地铁客流量每年超过238.14亿人次,封闭空间高速列车里,4G信号升级为5G信号迫在眉睫。新老更替或改造升级存在成本高、周期长以及通道少、增益小等难题本小革新实现更低成本、更高增益

亮点一:覆盖范围广。创新实现振子电波横向发射,首创“高增益、多通道贴壁天线”,让室外大功率5G设备信号成功传输至隧道内,5G衰减更小、覆盖更远。

亮点二:下载速度快。提出新型天线与旧规格漏缆系统兼容组网技术,实现信号通道叠加,让5G下载速率提升40%。

亮点三:定位技术新天线布置需要精确测量布点,针对隧道难以使用卫星定位测距,发明灯光标志协同定位测距方法,能乘车实测5G覆盖距离,误差从最高120米降至10米,为不同线路应用推广提供更准确数据评估方法。

“小革新”降低成本约90%,已应用多个核心线路,节约5G改造成本超过1477万元,有力支撑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申报了2项国家发明专利,被评为2022年度江苏省职工“五小”省级小革新项目第一名。

个人简介:

吴东,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系统网优工程师,高级专业技师、高级工程师,获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中国电信集团劳动模范等荣誉。

视频链接:https://www.jsgrb.com/video/content/6501746cab21724ca68b4568.html


配电网不停电作业“四全”操作法

配电网将电能从电网分配到千家万户,停电作业将直接影响人民生产生活,造成经济损失。一直以来,配电网不停电作业只能在局限特定方法、有限地形、单一电压等级及白天开展。“小设计”创新提出“四全”操作法,实现不停电作业全覆盖。

一是作业方法覆盖全系列。研制旁路开关、快速安装线夹等先进工器具,创新各类旁路作业方法,保障作业点后端正常用电,适应全系列作业方法。

二是开发平台覆盖全地形。开发履带式底盘“蜘蛛车”作业平台,体积小、重量轻,适应狭小空间、斜坡、松土等复杂地形,开发自动沿电杆爬升“绝缘攀爬平台”,适应各类地形。

三是研技术覆盖全电压。率先研制不同电压等级不停电作业关键技术及作业装备,实现不停电作业0.4千伏、10千伏、20千伏全覆盖

四是创新举措覆盖全时段。创新提出专用设备照明+夜间作业管控+移动发电储能应急联动方式,将不停电作业拓展至夜间。

“小设计”实施以来累计避免近10万用户意外停电,多供电量930万千瓦时,直接经济效益790万元,获得国际和国家发明专利,被评为2022年度江苏省职工“五小”活动省级小设计第一名。

个人信息:

章立,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常州晋陵电力实业有限公司五级职员,高级技师、工程师,获评2022年度江苏省职工“五小”活动省级优秀小设计项目,授予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


视频链接:https://www.jsgrb.com/video/content/65016f4eab217283a38b4568.html


小孔大背面结构件自动折叠

反刮刀具的开发应用

起重机铰点类结构件属于“小孔大背面结构”,智能化改造是行业多年来的难题。传统的白钢刀反刮方法加工质量差、安全隐患大、工作效率低。项目自主研发自动折叠反刮刀具,实现起重机铰点类结构件的自动精准加工。

亮点一:背面自动加工。国内外率先研制出适用于小孔大背面结构自动化加工的折叠反刮刀具,折叠进入背面,旋转自动开启,内部设有固定装置,确保刀具展开闭合稳定。

亮点二:快速加工成型。首创适用于大背面加工的成型刀片,在切削力较小的情况下实现大端面的高效加工,合格率34%提升至100%

亮点三:推动数字转型有序试验开发出不同材质背面切削的参数标准,为结构件智能加工提供核心数据。

“小创造”提出了起重机铰点类结构件智能化改造方法,引领我国小孔大背面结构加工技术发展。已在徐工集团建设世界首条转台智能化生产线,生产出举世闻名的“全球第一吊”徐工XCA2600轮式起重机,为国争光,累计创造效益1830万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以该技术为核心的成果获评2022年度江苏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个人信息:

个人简介:

朱小伟,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技能工艺师,特级技师、高级工程师,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获评2022年度江苏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授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视频链接:​https://www.jsgrb.com/video/content/65016f96ab2172b3a38b4568.html


高效换热器不锈钢管板与紫铜换热管的焊接方法

管板式换热器是大量使用于军工、航天、化工等领域换热设备,紫铜材质换热管不锈钢材质管板之间焊连,属异型材料焊接,热量易从传热区逸散,使母材和填充金属难以熔合。发明人创新焊接工艺,能有效提升异型材料焊接质量。

亮点一:创新复合加工工艺在不锈钢一侧使用钎焊处理,尽量减少不锈钢一侧的熔化量,在紫铜管一侧使用氩弧焊熔化焊,确保母材和填充金属完全熔合。

亮点二:提出最适焊接材料试验出最佳焊丝、焊剂,有效解决焊接接头气孔、裂纹等缺陷,一次焊缝合格率由原来的85%提升至98%以上,突破了行业二十多年来异型材料焊接质量不稳定的技术瓶颈。

本项目带动我国换热器制造行业异型材料焊接技术发展,让换热器异型材料焊接不再受制于国外技术封锁。本技术已在公司全面推广,提高了异型材料焊接合格率,减少了焊材和人工成本,年均节约成本387万元。被江苏省总工会评为2022年度全省职工“五小”活动省级优秀项目。

个人信息:

张文彬,江苏民生重工有限公司焊接班组组长,工程师,靖江市劳模。获江苏省总工会“五小”优秀项目认定,授予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