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请长护险,需具备这些条件
发布时间:2023-10-25 10:56:34
作为一项惠及长期失能老年人群的保险项目,长护险又被称为“社保第六险”,能够有效补齐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短板。失能人群按照失能评估等级可享受资金补贴或上门护理、机构照护等服务。正因为具有政策优惠性和稀缺性,更加需要加强监管,让政策真正落实到有需求的困难群众手中。
目前江苏省内绝大部分城市已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但由于医保制度实行市级统筹,各统筹地区在长护险的筹资标准、保障范围、待遇清单和服务标准方面侧重各不相同,尚未形成国家或省的统一做法。
南京:实现全员覆盖
2021年7月1日起,南京全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将全市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南京市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由个人缴纳、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划入等组成。个人缴费部分从医保账户中扣除,60周岁及以上每年缴纳40元,60周岁以下的每年缴纳20元(其中学生儿童、大学生个人暂不缴费)。
符合什么条件可以申请长护险?参保人员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导致长期失能,失能状态持续3个月以上,失能家庭可以通过“我的南京”App或去承办机构柜台,提出失能等级评估申请。经评估符合重度失能标准的失能人员,可以选择居家接受上门服务或入住照护机构接受服务。居家享受照护服务是45元/小时的标准,入住机构的是60元/天的标准。居家服务最低每月30个小时,并根据高龄、残疾等情况,有政策性地倾斜,进一步分为31小时、40小时和54小时。
苏州:居家护理时长每次增加半小时
苏州是全国15个长护险试点城市之一,为减轻失能失智人员家庭负担,长护险覆盖所有参保人员,惠及对象包括患有痴呆、脑性瘫痪、孤独症、21三体综合征、全面发育迟滞、天使综合征等疾病或持有本市智力残疾证的失能失智人员。
2023年8月起,苏州长期护理保险政策优化调整:重度失能失智人员居家护理服务时长提高至45小时,中度失能失智人员居家护理服务时长提高至32.5小时。此外,张家港将试点设立住院机构“专区”,为失能失智人员提供住院护理服务。
长护待遇如何申请?对于新申请享受长护险待遇的人员,按《苏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管理办法(试行)》执行,如有相关病史及疾病诊断证明材料的,或残疾证明材料的,一并提交即可;对于已享受长护险待遇的参保人员,由本人(监护人)或护理机构,直接向参保关系所在地的医保经办机构受理窗口提出申请,提交相关疾病诊断证明材料或残疾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应由本市三级医院或二级及以上精神专科医院出具,符合享受条件的人员在经办机构受理窗口工作人员核准登记后,自登记次日起享受相关待遇。
南通:辅助器具服务纳入保险支付范围
南通和苏州一样,也是全国最早的一批试点城市。经过7年多的改革实践,政策体系逐步成熟、标准体系不断健全、管理体系日趋完善、运行体系更加规范,并形成了集机构照护、居家服务、照护补助、辅具支持、预防管控“五位一体”的长期护理保险“南通模式”。
在南通申请“长护险”,线上线下都很方便。由参保人本人或者家属、代理人,提供参保人社保卡、身份证以及相应的病史资料,可以到市政务中心医保窗口申请,也可以通过“南通医保”APP线上申请。同时,医保部门也把“长护险”申请事项下沉到“15分钟医保服务圈”,参保人也可以就近办理。如果参保人确实不方便来窗口,或者是不会操作手机的,也可以由社区经理上门给参保人员办理评定申请。
参保人员如果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失能,经过6个月的治疗期,可以申请长护险失能等级的评估。失能等级的评估,有日常活动能力、认知能力等3个方面,包括进食、穿衣等17项指标。评估结果能达到2级及以上的中度或者重度失能人员,就可以按规定享受“长护险”待遇。
从2018年9月起,南通市将居家失能人员照护床、护理垫等辅助器具租赁购买服务纳入照护保险支付范围,由参保人员代理人到服务公司刷卡购买或送货上门。如果是住在家里,也可以根据需要一起申请上门照护服务或者辅助器具服务。
宗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