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擦亮“工”招牌,“刷新”职工获得感幸福感
发布时间:2023-11-07 11:01:10
擦亮“工”招牌,“刷新”职工获得感幸福感
——江苏工会推动工人文化宫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本报记者 李垚
在无锡市工人文化宫,一场致敬劳模工匠“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奋斗精神,见证“制造名匠”与“工商名城”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匠心筑梦”人物展,吸引了众多职工群众和市民朋友的目光,“就像是享受了一次精神大餐,干劲满满!”
“10月1日、10月4日、10月6日出生的朋友,请您来免费看剧!”常州工人文化宫推出一系列舞台剧,《遇到你,真好》《你是演奏家2》《破罐记》……为全市工会会员送上优惠文化大餐的同时,还发出了“寻人启事”。
南京市秦淮区总工会联合南京市工人文化宫举办专场音乐会,盛邀职工家庭,共享精彩、共庆佳节。
……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人头攒动的不仅仅是景区,江苏各地的工人文化宫同样成为“打卡地”,“圈粉”无数。以“工”为名、多元服务,新时代“工人的学校和乐园”不断“刷新”广大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仅2022年,全省市县工人文化宫累计举办线下活动6100场次,服务职工群众230多万人次,举办线上活动389场次,210万人次参加。
公益+市场,这里是“没有围墙的学校”
“长征路教学点-于伟光钢琴零基础学习班周四开课”“文昌广场教学点-余非书法零基础入门班周一开课”“369文教学教学点-网络直播培训班周六开课”……打开扬州市工人文化宫的微信公众号,满屏都是培训班的报名信息。
去年“五一”期间,扬州市职工文化公园、工人文化宫宋夹城培训中心在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揭牌成立。有着70余年历史的扬州工人文化宫,从淡出人们的视线到重新回归主流文化阵地。
重新焕发青春活力的扬州市工人文化宫,坚持“公益+市场”原则,努力“活出自我”,与扬州民族乐器厂等厂家签订协议,由厂家提供学习使用的乐器以及专业的师资力量,文化宫负责招生宣传,文企合作,节约办学成本;与市十多家专业协会密切合作,聘请多名优秀教师,加入文化宫义工大师团队,为全市多家单位定制开设专属课程,定制文化服务,精准服务到家;结合各单位需求与职工空闲时间,为各单位安排瑜伽、舞蹈、书画、节目主持等课程或培训讲座。
扬州市曲艺研究所青年演员谭敏,在扬城高校以及中小学有多个培训课程,双休日都已排满,听说给职工培训,她挤出时间安排课程。在文昌阁“吴杰示范岗”执勤的扬州交警吴杰,听到这个消息,第一个报名参加。他说,在文昌阁交通岗,经常遇到外地游客,有机会说一段扬州评话,客人一定会更加喜欢扬州这座城市。
今年以来,开设102门公益课程,培训学员1430人,扬州工人文化宫“公益乐学”已成为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职工文化培训的靓丽品牌。
“开展公益乐学课程就像点外卖一样,职工想点什么单,工会就送什么餐。”扬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蒋元峰说。他们突破现有场地资源限制,相继增设了宋夹城、旌忠寺社区、凤凰桥等10多个教学点,方便职工群众就近学习。“花200元,听15节课,一级演员小班化教学,这真是高品质的文化福利。”扬州志愿者李跃华经常到福利院参加公益慰问演出,她连连感叹,“这样的培训机会,千载难逢,要倍加珍惜。”
焕新归来的工人文化宫,精准对接职工自我提升需求,真正成了新时代江苏职工的“学校和乐园”。
无锡市工人文化宫充分调动本地各高等院校教育资源,已连续举办13期“优秀员工、劳模先进学历班”,持续推进“求学圆梦行动”,设立“工会励志奖学金”和配套补助。截至目前,全市参加“求学圆梦行动”的企业已超5000家,通过学历提升并获补助的农民工、一线职工累计达21534人。
用劳模工匠精神擦亮奋斗底色
今年7月,在南通海门,劳模工匠教育实践基地启用暨海门工人文化宫“开放日”活动报道,登上了新华网,并收获了115.7万的点击量。
“江海潮·蓝客厅”劳模工匠教育实践基地位于新建成的工人文化宫内,布展面积约690平方米,展厅以“闪亮的坐标”为主题,集人物事迹宣传、史料展陈、劳动实践、学习阅览等功能于一体,以图文并茂为基础,综合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展陈手段。
“我曾先后四次到工人文化宫参加活动,最近的一次,是今年9月7日,公司工会组织了千名产业青工看工会、学劳模”活动。”中天钢铁的员工强盛介绍说,作为职工集中活动的平台场地,海门区工人文化宫不仅健全了健身、读书、体育活动等场所,更是建立“蓝客厅”,展示建国以来海门区1573名各级劳模的精神和事迹,为全区职工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大餐,同时也让劳模和劳模家属,能够在时光中追寻可贵的记忆,而不被人们遗忘。
作为南通县市区最有特色的以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展厅,“蓝客厅”被授予“南通市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南通市劳模工匠教育实践基地”称号。
在江苏,蝶变焕新的工人文化宫不仅仅是提升职工素质的有力平台,还成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阵地,而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就是最突出的特色。走进扬州工人文化宫,正厅就是扬州劳模工匠展示馆,展厅一侧,“扬州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牌子赫然在目。无锡市工人文化宫10年前迁至新址后,就增设了工运史展馆。
以多彩舞台助力职工彰显个性
锁定目标,挥动球拍,完成拦截扣杀!9月27日,迎国庆2023“工会杯”张家港市首届职工网球比赛圆满收官,100余名热爱网球运动的职工齐聚一堂,一较高下。
举办体育赛事,引领职工参与全民健身,对张家港市职工文体中心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截至6月30日,体育中心服务职工21万人次,少儿体校培训1.5万人次。
伴随秋天的脚步,文体中心第11期职工才艺小课堂的课程已经过半。
由于之前的课程报名太火爆,职工通过“张家港工会通”云平台线上抢课,短视频制作等课程甚至被“秒杀”,只能摇号抽选上课名额。为了满足更多职工的学习需求,近日,中心特别加设了燃脂塑形、篆刻等一波课程,职工学习才艺的热潮再一次被点燃。
为满足新时期职工的个性化需求,江苏各地的工人文化宫创新开展各类文化培训和活动,不断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
每天早上和晚上以及周末、节假日,丹阳市工人文化宫内健身的、打球的、跳舞的、学书画的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工人文化宫设施齐全、服务周到,我很喜欢来这里活动健身。”丹阳市城管局朝阳城市管理养护有限公司的职工赵越准时来到工人文化宫进行休闲运动,他说,“以前下班了大多是在家里玩手机,去年8月工人文化宫开放后,我和同事经常来‘打卡’。”
“工人文化宫已经成为工会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阵地、提升职工整体素质的重要平台、服务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省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工人文化宫高质量发展,为职工提供更具时代特色、更贴合职业特点、更贴近个性需求的多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