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坚定不移”高标准建设让党政放心职工满意的工会组织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以“四个坚定不移”高标准建设让党政放心职工满意的工会组织

发布时间:2023-11-07 11:07:40

以“四个坚定不移”高标准建设让党政放心职工满意的工会组织

扬州市江都区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 邱永泉

“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投身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扬州市江都区总工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忠实履行职责,以“四个坚定不移”的实际行动高标准建设“让党政放心、让职工满意”的工会组织。

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强化思想引领。推动工会宣传媒体平台全面融合,进一步完善劳模工匠精神“五进”(进学校、进企业、进乡镇、进社区、进车间)宣讲的体制机制建设,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力和感染力,团结引领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创新融合载体,以“我是党课主讲人”“都讲”活动为依托,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等,引导广大职工深入主动学习,进一步做实“职工大讲堂”“劳模宣讲团”“义工教授”等工会理论武装品牌。

深化党工共建。从顶层设计入手,扭住“人”这个关键,通过“内扶”“外派”、选优训强等手段,强化非公企业党建带工建工作力量,常态化开展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和工会主席轮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党的决策部署在工会系统落实落地。

坚定不移地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大局

紧扣江都重点产业大力推进产改工作。聚焦江都制造业强区战略及产业需求,把高技能人才的“蓄水池”做大、队伍建强,深化落实“龙川工匠”等人才培基计划,不断筑起领军型工匠的“高峰”、厚植创新型工匠的“高原”、做强技术型工人的“高地”。探索建立党建、产改、工建一体推进长效机制。创新建功立业的载体和机制。劳动和技能竞赛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效率助推器”和“创新原动力”,为广大职工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舞台,也成为工会工作的有力抓手。坚持并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技能竞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立足班组激发职工创造性。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经济技术工程,通过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班组建设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丰富班组建设内涵,提升班组建设质量,通过示范带动,让职工群众在岗位上有作为、能作为、敢作为。

坚定不移做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坚持不懈改善职工待遇。围绕工资分配、收入增长、长效激励等方面加快建立符合江都区产业发展实际的产业工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既执行好针对领军人才的特惠措施,也要贯彻好面向工人普惠政策。千方百计满足职工需求。将困难产业工人帮扶工作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实区政府做好城市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要求。多措并举维护职工权益。落实和完善企业民主管理、集体协商、劳动保护等制度,依法保障职工接受教育培训、参与管理、职业健康等方面权利,为职工提供更好法治保障。进一步提档升级“安康驿站”等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品牌。

坚持不移深化工会改革

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抓好工会机关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化非公企业“三创争两提升”活动,加大党工联系点培育力度,推动党建和工建在组织覆盖、队伍优化、阵地建设、活动开展中互为依托、资源共享、互融互促。

夯实工会基层基础。持续开展小微企业、社会组织建会行动,着力推进工会组建扩面提质。指导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完善“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推动数字工会建设,依托“江苏工会服务网”和城市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集网上入会、网上办公、网上服务为一体的综合运用平台,建立健全全区工会组织网络和工会会员大数据体系。推进工会规范化建设。以“县级工会加强年”为契机,围绕实现“政治引领强、组织功能强、服务阵地强、制度机制强、作用发挥强”目标,扎实推进本级工会规范化建设。加强工会经费审计审查监督,强化审计整改结果运用。加强工会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敢于斗争、团结奋斗、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的新风正气,引导工会干部走出机关转作风、下沉企业解难题、关爱职工送温暖,不断增进和职工群众的感情、厚植职工情怀。

小编说:扬州市江都区总工会从时代使命中找准定位把准方向,持续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增强基层工会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做实“劳模宣讲团”“义工教授”等工会特色宣讲品牌,持续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牢记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初心使命,做优做强工会服务,切实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深刻把握工会组织的新使命新担当,探索建立党建、产改、工建一体推进长效机制,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