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被定为联合国假日是众望所归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春节被定为联合国假日是众望所归

发布时间:2023-12-26 11:01:32

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戴兵大使在联大决议通过后表示,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不仅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日子,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

春节走向世界,广获赞同,相信每个中华儿女都为之自豪,并油然而生文化自信。

“四季春最先”“百节年为首”。作为中华民族最盛大、最隆重也最有仪式感的节日,春节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比如它有除旧布新、祈福纳祥之意,更被赋予了万家团圆的寓意。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谈及春节和年文化,有过这样的阐述:这种年心理,大到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小到身体康宁、家庭和美,在过年的时候它是分外强烈的、理想的、热情的。它用什么来表达?用文化。这个文化表达就是过年的民俗。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过年具有悠久历史,比如“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都记述了这一民俗。尽管在古代并无“春节”一词——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不过百余年历史,但古人过元朔、元日、新正(这些都是正月初一)。更重要的是,与此相关的习俗,比如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等都跨越时空,传承至今,这既说明了包括春节在内的传统佳节颇具生命力,也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春节之所以能够不断走向世界,赢得国际社会认可,还在于它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正如戴兵大使所称,春节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坚持以和为贵,极为推崇和弘扬“和”文化。这个“和”是和平的和,是和谐的和,是和善的和,也是和美的和。

有观点认为,春节是世界感知中国“和”文化的重要时节。此言不虚。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近年的春节致辞就能感知一二。2022年古特雷斯在春节致辞时说:“在喜迎虎年到来之际,我高兴地向大家致以最热情的问候。老虎象征着力量强大、生气勃勃、勇气十足、坚韧不拔、果敢无畏。这些都是我们今天面对前所未有之挑战所需要的品质。”在2023年的春节致辞则表示:“在我们即将步入兔年之际,我很高兴送上我最诚挚的祝福,兔象征着活力和机敏。这是人类面临艰难和考验时所需要的品质。”言语殷殷,以春节为载体来呼唤团结、呼唤和平、呼唤加强合作。

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我们在自豪之余也要有所作为。其一,要更坚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才能更有底气输出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

其二,我们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其三,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也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春节走向世界,并非终点。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在当下极为重要。葆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我们将走得更为坚定自信。

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