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门诊,让“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单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这个门诊,让“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单

发布时间:2024-01-30 12:12:15

有这样一群孩子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拥有明亮的眼神却又好像超然世外。孤独症让他们变得特殊,需要大家更多的关爱……

轩轩(化名)是一个3岁的小男孩,平时比较固执,不如意就会发脾气、哭闹,很难安抚。在幼儿园里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经常独自玩耍,不遵守老师的指令,喊名字常常没有回应,听到别人拍手鼓掌的声音难以接受,会捂耳朵尖叫。挑食非常严重,不吃任何绿叶菜,只吃白米饭和少量肉类。

经人介绍,轩轩妈妈带轩轩来到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通过一系列综合检查与专业评估后,轩轩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经过专业人员的指导和专业课程后,轩轩妈妈与轩轩开始康复教育训练之路。轩轩由原来不与人接触、沟通,到能和幼儿园的同伴一起玩耍互动,轩轩妈妈觉得轩轩完全变了一个人。

专家介绍,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 disorder,ASD)又称孤独症、自闭症,是一类以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和交流障碍、狭隘兴趣、重复刻板行为以及感知觉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先天发育障碍,起病于儿童早期。全球范围内孤独症患病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轻症患者逐年增加,我国报道患病率为0.7%,美国最新患病率为2.8%(1/36)。

大部分孤独症儿童在12~24月龄时即表现出发育异常,有的甚至在婴儿期即有所表现,如缺乏眼神交流与接触,呼名不应,不指物等表现。如果早期能关注到儿童发育异常,积极关注和早期干预,将极大改善儿童远期预后。

针对存在社交沟通能力落后或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及时评估,科学规范干预非常重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开设治疗师支持下的父母介入早期干预(TPEI)课程多年,其在治疗师的支持下,通过系统化的课程循序渐进地帮助父母有效掌握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技巧,学习亲子互动策略,提高父母技能,协助家长将技巧融入生活,创造出一种长期的、持续性的、有益于特殊儿童发展的家庭环境,改善预后。

为方便患儿及家长就诊,从2024年1月起,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开设了“儿童孤独症专病门诊”,针对社交能力落后,喜欢独自玩,不(很少)看人、语言沟通能力弱、不合群、与人互动不能持久,或有兴趣爱好狭窄、重复刻板行为等,怀疑有孤独症谱系障碍表现的儿童,进行评估、诊断/鉴别诊断、干预训练计划的制定和指导。

王凝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