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领群体月均收入6043元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蓝领群体月均收入6043元

发布时间:2024-01-31 11:02:29

蓝领群体月均收入6043元

月嫂、外卖员等职业收入居前

目前我国蓝领群体规模已达4亿人,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蓝领群体月均收入为6043元,月嫂、货车司机、外卖员等职业收入水平居前列,同属于服务业的保洁、保安等传统蓝领收入相对较低。

过去十年,社会对蓝领职业价值的认可与个体对职业选择的多样化需求,极大地提升了蓝领行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蓝领群体平均月收入显著提升,由2012年的2684元增至2023年的6043元,与白领群体的平均月薪相比,二者的差距逐渐减小。

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红利的关键转变期,各行各业在产业升级与智能制造的趋势下,用工需求持续提升,过去人们从事蓝领工作往往是出于被动、无奈,更向往白领职业的高薪与体面。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择业观念的转变与蓝领职业薪酬竞争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开始根据自身条件与兴趣,主动选择加入蓝领行业,特别是以外卖员、快递员等为代表的新蓝领,在蓝领工作中实现个人持续稳定的发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表示,数字经济催生出新业态、新就业模式,为蓝领群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尤其是以外卖员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加速了蓝领群体内部的职业流动和发展。

新就业形态由于平台管理更为规范化,工作流程相对标准和确定性高,工作模式的灵活性给了从业者更多休息时间的选择。如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的工作强度都具有短时高压的特点,订单高峰期以外的时间可以灵活安排。因此,自由也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就业关键词。

此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也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23年9月,已有668万名新就业形态人员被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范围,支付职业伤害保障待遇共计4.9亿元。职业伤害保障具有社保的普惠性特征,未来有望覆盖更多行业企业和蓝领职业,如货车司机、网约家政、平台零工等。

张成刚认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质量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工资收入快速增长,也体现在工作生活更加平衡、劳动保障持续加强、劳动力市场流动性与公平性不断增强等方面。蓝领职业发展与持续稳定就业已成趋势,未来,为了促进蓝领群体就业质量的提升,需要持续发挥新就业形态的引领作用,让更多蓝领群体有职业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陈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