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智造”跑出首位强区“加速度”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武进智造”跑出首位强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4-02-02 17:06:14 作者:耿晓喆

“每40秒就有一辆新车下线。”位于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区的理想汽车常州智能制造基地总装车间,机械臂与产业工人协同作业,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常州基地整合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可以说打造了一个‘超级大脑’赋能产线。”常州基地现场负责人介绍,理想汽车2023年共交付37.6万辆,去年12月更是实现超5万辆交付新纪录,未来形势喜人。

武进企业加速奔跑,“武进智造”加速跃升。数据显示,2023年,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39.6亿元,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3984.7亿元,同比增长14.2%,同期工业开票销售5064.14亿元,成功突破5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9%,增速位居全市第一,超出全市平均11.4%。共入库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78家,招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超180家,27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提质增效,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

同样位于武进高新区的常州卓骏汽车系统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的座椅研发及生产。公司2023年整椅产量突破20万套。“乘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公司通过增加工位、优化效率,进一步加快生产节奏,目前,75秒就能下线一套(6个)座椅。”公司负责人介绍,二期项目近期也签约落户武进国家高新区,随着产能充分释放,年产量有望达到50万套。

“2023年,武进国家高新区仅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值达1215.6亿元,同比增长159.5%,为全区工业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武进国家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大背景下,武高新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把实现新型工业化作为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示范园区的重要一环,不断提升制造业的“含金量”“含智量”“含绿量”。

据了解,2023年,武进区抓存量、育增量,加快构建“95X”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根基持续加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表现亮眼,产值规模首破千亿元,整车产量超36万辆,占全省产量的近40%。

调度有力,产业生态服务精准优化

熠熠闪光的科技硬核牵引着武进产业结构持续调优,进一步夯实了产业韧性与基础。2023年,武进区持续从平台、人才、科技、金融、产业链配套、营商环境等全方位赋能工业,建立完善“日监控、周调度、月分析”机制,扎实做好工业企业经济运行立体监测,密切关注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运行态势,精准服务、靶向施策,及时消除影响企业稳定运行的不利因素。

同时,发挥骨干企业“压舱石”作用,强化要素支撑、培育产业集群、精准助企纾困,着力打造最适宜企业创新创业创富的一流“工业生态”。加速新型工业化,汇聚发展新动能。武进区树立大工业意识,推动新型工业化往“高”攀升、向“新”进军,以强大的创新链提升产业链附加值,以稳健的产业链激发创新活力。区工信局局长张文伟介绍,截至2023年11月,武进区43家市级工业经济新增长点企业累计新增产值626亿元,排名全市第一。

武进区将坚持“项目为王、企业为重”,以“项目提速、企业提效”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为常州万亿之城再出发作贡献。

(通讯员朱梦琪胡国伟记者吴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