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的独特“城市印记”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雷锋精神的独特“城市印记”

发布时间:2024-03-06 10:43:11

雷锋精神的独特“城市印记”

张孔生 王槐艾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扬州的党员干部、劳模先进、团员青年、企业职工、社区居民、中小学生等纷纷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在扬州城内,除了这些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外,几十年来也留下了许多弘扬雷锋精神的独特“城市印记”,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条道路和一个广场,感受“扬州雷锋”的风采。

一条“有故事”的道路

在邗江区卜桥社区扬州天下小区二期和三期之间,有一条名为“红马甲路”的南北向道路。这条路之所以被命名为“红马甲路”,与几名退休职工穿着红马甲开展志愿服务密切相关。

10多年前,退休职工王培华带领11位退休女工组建了扬州第一支志愿者队伍。她们穿着红马甲,在市中心文昌阁手拿扫帚清扫地上的杂物,用抹布擦去公交站台上的污垢,举起小红旗维持交通秩序。从此,她们就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红马甲。

10多年来,王培华和她的队员总是随身带着四件“宝贝”:一块抹布、一双筷子、一把铲子、一个垃圾袋,随时随地整治市容。在王培华的带领下,红马甲义工队累计志愿服务2000多个工作日,志愿者数量从10多人扩大到3000多人,志愿服务项目也从市容保洁扩展到婚姻介绍、矛盾调处等很多方面。可以说,只要市民有需要,她们就随叫随到,服务周到。

由于事迹突出,王培华先后获得“扬州市十佳党员志愿者”“扬州好人”“扬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红马甲义工队”也获得了“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全国志愿者服务示范单位”“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十佳志愿者工作站”等称号。

卜桥社区在开发建设扬州天下小区时,在小区二期和三期之间规划建设了一条南北向的道路,由于道路没有及时交付地方管理,脏乱差现象严重,加之没有路灯,被群众称为“黑路”。红马甲义工队知道后,主动承担起了道路的保洁、管理和秩序维护,使得道路面貌焕然一新。后来,道路正式交付地方管理时,有关部门便将这条路命名为“红马甲路”。

一个“有意义”的广场

在扬州主城区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东关街旁,有一个占地约6000平方米的广场,集中展示了20名省级以上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代表的先进事迹,人们都把这个广场称之为“好人广场”,是一个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地方。

自从2010年扬州开展“学习扬州好人、争做扬州好人”系列活动以来,先后涌现出上千个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同时有几百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江苏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江苏好人”、学雷锋标兵等众多省级以上学雷锋志愿服务荣誉。

为了引导全市人民见贤思齐,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部门联合打造了这座融好人事迹展示、文化展演、礼遇服务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广场。广场展示的先进典型既有把百姓的事当自己事的劳模社区主任郑翔,也有10多年义务为群众治病的好医生付宝鼎;既有热心公益的退伍军人沈林,也有40秒勇救落水老人儿童的张向华;既有热心公益的最美助残人叶丽君,也有助力近20个志愿团队建设的患癌老人吴华山。这些扬州好人真正践行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精神。

在好人广场周边,还有好人剧场、好人茶馆、好人客栈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阵地,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好人主题活动,而好人客栈则免费为“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提供住宿,充分展现了扬州独有的好人文化,成为扬州风景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