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征“六字诀”撑起造船业农民工“安薪伞”
发布时间:2024-03-07 11:11:31
日前,仪征市总工会、司法局、人社局等多部门,组织普法宣传志愿者和公益律师,来到金陵造船厂仪征基地,对在这里务工的农民工进行普法宣传、政策咨询、法律援助,重点对农民工工资发放和用工风险进行评估,拉开了今年仪征市依法维护造船业农民工权益专项行动的序幕,也进一步以法治思维帮农民工撑起了“安薪伞”。
仪征市地处北沿江地带,造船业十分发达,大小船厂近十家,在这里务工的外地农民工人数众多,加之造船业外包工数量大、情况复杂,农民工维权案特别是农民工讨薪案时有发生。为积极探索解决造船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特效药”,近年来,仪征市人社局联合市总工会、司法局、交通运输局、法院和检察院,成立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中心,整合多方力量,聘请专兼职调解员,开展调解、仲裁等劳动争议化解工作,为职工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协商调解、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等一站式劳动争议矛盾纠纷化解服务。同时,开展法律援助,为符合条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服务;开展劳动关系风险预警,定期研判劳动争议纠纷形势,建立敏感案件信息排查、集中研判和提前介入机制,主动应对。通过实施“深、准、细、实、严、效”六字诀工作法,为农民工撑起“安薪伞”。
一是求“深”求“准”搞好调查研究。船舶制造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吸纳大量人员就业的同时,也成为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线索多发高发的重点行业领域,该领域具备工程建设领域欠薪的所有特征。仪征市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中心加强调查研究,广泛收集意见,提出通过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构建制度完整闭环,扎牢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的笼子,实行“农民工工资船厂代付制度”是破解船舶修造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关键。
二是求“细”求“实”抓好制度落实。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以法为据,用以案释法的形式讲好“小案”故事,切实增强企业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的责任意识。同时抽调业务骨干与试点船企一道就船舶修造行业拖欠工资问题进行把脉,帮助企业设立“农民工工资代付专户”,建立分包施工队准入制度,监督双方签订符合工作岗位和市场规律工价的劳动合同。在实施过程中构建起该企业农民工工资“汇总、审核、代发、核查”的全链条管理模式,务求船企农民工工资按月足额支付到位。2023年,仪征市最大的船舶修造企业通过代发系统代发农民工工资4万人次,合计3.2亿元。企业下属66家分包承揽公司全部实施工资代发,在各类平台的投诉举报线索降至1件,基本消除了农民工的欠薪隐患。
三是求“严”求“效”提升执法效能。针对沿江某些船舶修造企业在多次风险预警提示下,仍未按要求实施“农民工工资船厂代付制度”,并造成较为严重欠薪问题的情况,市人社局严格监察执法,责令船厂履行施工总承包单位清偿责任,清偿了所欠的农民工工资计101.2万元。通过正反案例,实现对船企的规范化监管,减少了阻碍制度落实的不利因素,真正为广大劳动者撑起“安薪伞”、当好“护薪人”。
王槐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