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欣:“医”心“医”意 守护初心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陈雨欣:“医”心“医”意 守护初心

发布时间:2024-03-08 11:36:31

陈雨欣:“医”心“医”意 守护初心

本报记者 李垚

陈雨欣正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张旭 摄

一名女性医疗人员的辛苦,大概只有相关从业者才能知道——临床工作与教学、病检报告与复杂手术、科学研究与SCI论文成果发表……皆足以让人分身乏术。但是,在南京鼓楼医院,有不少“乘风破浪”的姐姐,她们勇于挑战自己、飒出精彩。

其中,陈雨欣医生更是独树一帜。说起从医的初心,她笑着解释说,一开始从医完全是偶然,“父母当时就觉得从事医疗行业,家人看病会更方便一些。不过,真正在医院工作后,更感受到了成为一名医者身上背负的沉甸甸的责任。”

陈雨欣是南京鼓楼医院医学检验科的一名医技工作者,主要和患者的临床检验标本打交道。每天思考的是如何更加快速、高效、准确地检测这些标本,从而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去进行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估。

“现阶段,我们的检验技术还存在许多不足,如何通过最前沿的生物医学技术来寻找与疾病相关的新的生物标志物,从而拥有更多的工具和方法来帮助临床,一直是我们检验工作者努力的目标。因此,我们检验人的工作状态就是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尽可能快速地给临床提供最准确的检测数据,尽可能快速地将我们科学研究中的成果在临床推广应用,以帮助到更多的患者。”

陈雨欣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曾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医学院攻读免疫和微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回国就业后,她成为同事们眼中“爱岗敬业、平易近人”的奋斗女侠,由她带领的课题组更是致力于围绕重大新发传染病的感染致病机制及其预防和诊疗策略开展研究。

40余篇SCI、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和青年项目共2 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 项……在陈雨欣及其团队身上,荣誉很多,但最让她骄傲的,是在新冠疫情中的“最美逆行”。“2020年6月北京新发地疫情暴发后,我作为江苏检验医疗队成员之一奔赴北京开展支援核酸检测工作。在京期间,累计完成2万余份、5万多人次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陈雨欣扬起笑脸骄傲地说。

事实上,除了以身作则,陈雨欣和团队在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就敏锐地关注并且开始了相关资料的搜索。团队小组里的几个年轻人分工合作,不休不眠,于2020年2月出版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护手册》科普书籍,希望通过这本书向大众传递“新冠病毒”的科普知识,让普通人知道如何进行科学防控,减少心理恐慌。

回忆起抗疫时刻,陈雨欣很是动情地说,“当时我们的学科带头人吴超院长在武汉一线参加新冠重症病人的救治,坚持每天凌晨抽空和团队一起进行线上会议,讨论对新冠病毒感染者流行病特点、临床症状、重症危险因素、免疫应答等方面系统开展研究。当时通过对南京的一起家族聚集病例的详细深入研究,在疫情暴发仅一个多月就在国际上证明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在疾病的传播流行过程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相关代表性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感染病学顶级杂志《柳叶刀传染病》上,这也为后期制定科学合理的管控策略,尤其是对做好无症状感染者的管控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极大地减少了疫情早期的传播。”

除了“医者”这重身份外,陈雨欣还是一名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合作导师。陈雨欣说,“年轻医生们也是我们整个医疗行业的希望。科研工作大多数时候是枯燥辛苦的,但是面对国家战略需求,面向生命健康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我们年轻人更应该有所担当,敢为人先,辛勤耕耘,攻坚克难,在自己的领域技术内实现自强自立。过去三年对于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来说都是异常艰难的日子。让我欣慰的是,面对新冠疫情,我看到我的学生们都纷纷主动要求参与到抗疫工作中,坚守在抗疫一线,在他们的身上感受到了医者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传承。这种传承也让我们对年轻一代的医者们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