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龙:用循环经济赋能食用菌产业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蔡小龙:用循环经济赋能食用菌产业

发布时间:2024-04-22 10:31:18

蔡小龙相信,食用菌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

80后的蔡小龙,戴着眼镜,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儒商的形象。2013年,在广州热火朝天创业的他被泗阳优越的投资环境所吸引,来到泗阳创办了食用菌项目,成立了江苏友康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举解决当地400余人就业问题。

他运用10年食用菌工业化种植行业的综合管理经验,打破农业领域作坊式运营的惯性思维与模式,通过“技术引领产值、资本实现价值、管理决定成败”的意识主导,形成公司发展的专属价值,使团队从一个小公司逐步发展成为市级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1项。近年来,他先后当选县政协委员、县工商联副会长、市人大代表,去年4月被授予宿迁市劳动模范称号。

蔡小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在国家整个脱贫攻坚过程中,全国有70%~80%的国家级贫困县首选食用菌并通过食用菌产业实现脱贫致富。他总结食用菌产业发展三句话:一是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二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三是支撑国家粮食(食物)安全。他认为,作为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产业争资源的“五不争”产业,食用菌将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记者在友康公司现代化生产车间看到,真姬菇、灰树花、金针菇等高品质菇种生产形成的菌渣作为双孢菇、杏鲍菇等菇种的生产原料,为下游生产企业节省成本。“这样的‘生态循环生产’有利于形成多品种食用菌种植齐头并进的产业布局。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农村商业化高科技生产基地。”蔡小龙说。

近年来,蔡小龙再挥“大手笔”,扩建了1万平方米的国内首家秀珍菇工厂化种植基地,可年产秀珍菇5000余吨,并在秀珍菇二次出菇项目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项目的推行对食用菌产业更深层次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也契合了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精神。

公司通过将农耕废料棉籽壳、玉米芯、玉米杆、麸皮和木屑等天然原材料,以一定碳氮比进行配比;采用全自动机械化的袋栽生产线,完成栽培过程中的搅拌、装袋、灭菌、转运等工序;采用封闭式保温菇房,利用设备、设施创造出适合于不同生长阶段的人工环境;采用智能化对菇房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等进行自动化调节,从而实现一年四季栽培。

如今,友康公司主要从事白玉菇、金针菇、海鲜菇、蟹味菇、灰树花等中高档食用菌的研发和生产、销售,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级龙头企业,江苏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正在申报国家级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布的“绿色食品”证书。蔡小龙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在新冠疫情期间,他带领企业带头向高风险地区捐口罩、捐食用菌,积极参与每年的扶贫助学。

在未来的规划中,蔡小龙信心百倍地说,公司将通过与高校、高科技相关企业的合作科研,推出带有学界背书、科技加持的食用菌农副产品,并且通过高效市场推广的方式,将产品推向全国的消费者。

丁彬彬 龙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