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天宁区文旅事业发展迎来三大新变化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保护开发“舜山舜水” 打造城乡融合样板

常州天宁区文旅事业发展迎来三大新变化

发布时间:2024-04-28 09:22:59 作者:耿晓喆

值省重点文旅项目常州天宁区舜山小镇竣工开园之际,4月26日,常州市天宁区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常州江南运河“舜山舜水”保护开发的最新进展情况。

江南运河始凿于春秋时期,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常州段是江南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舜河则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水系。舜河流经天宁、江阴交界处有舜山,历史文化悠久,既是远古时期虞舜的发迹地,也是江南人文始祖季子的退隐躬耕地。

2021年,天宁区按照常州市推进“532”发展战略、打造“长三角文旅中轴”的部署要求,启动常州江南运河“舜山舜水”保护开发项目,通过保护舜山舜河山水资源、传承利用舜帝季札先圣文化、改善沿线人居环境、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并与焦溪古镇、寺墩遗址、查家湾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联袂成片,打造代表长三角区域(锡常)协同发展文化产业一体化融合的先导项目,为常州东大门文旅事业发展带来“三个新变化”。

一是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厚植区域发展“新动能”。常州天宁区创新推出“国资先行、民资跟进,生态先行、产业跟进”的新模式,于2018年12月启动总投资近3000万元的舜山生态修复项目,对舜山舜河生态进行全面修复,进而吸引民营资本加大投入。即将盛大开园的舜山小镇,是“舜山舜水”保护开发项目中的重点项目,由天宁民营企业江苏九洲投资集团倾力打造,总投资约40亿元,总占地约600亩,并可为本地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整个舜山小镇项目包括舜山舜河生态修复和环境提升工程、舜山季子文化展示中心(季子书院)、乡村MALL(文创街区)、季子躬耕园(研学营地)等,配套建设了高端精品民宿酒店,涵盖地方特色美食、非遗文创体验、沉浸式儿童乐园、田园度假村、自然教育等休闲旅游要素,将成为覆盖锡常周边进而辐射整个长三角的“城市近郊乡村休闲目的地”。

二是打造特色品牌IP,赋予文化传承“新内涵”。“舜过山”历史、季札躬耕等流传至今,影响后人几千年。季子文化是常州文脉之根、文化之基,也是春秋吴文化的杰出代表。季子“大义救陈”“叹为观止”“三让王位”“季札挂剑”的典故,展现其“谦让、诚信”品行,业已成为江南名士文化特色品牌,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价值追求。常州天宁区充分利用舜山、焦溪古镇等资源,让常州江南运河“舜山舜水”保护开发项目成为联结运河文化、长江文化、春秋文化、江南文化等各种不同类别文化的纽带。围绕舜帝季札先圣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利用,结合“常州小热昏”“常州宝卷”“常州唱春”“焦店扣肉烧制技艺”等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强对文物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焦溪古镇“六街九桥十八弄、水墨江南万里韵”的千年美景重现江南,崧泽和良渚文明再现寺墩遗址,特色文化品牌矩阵逐步形成。

三是探索融合发展路径,重构乡村振兴“新业态”。舜山舜水位于天宁区和江阴市交界处,推动常州江南运河“舜山舜水”保护开发,对于促进锡常协同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常州天宁区充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优势,加强跨区域联动、规划引领,致力于片区的产业协同、交通互通、商贸互动、优势互补,通过古今融合、产教融合、文旅融合和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以局部先行一体化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力促区域发展从各自为营变为抱团求进。这一项目的深入推进,将有效推动城乡之间的资金、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实现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长三角区域文化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作出了新的探索。

目前,“常州江南运河舜山舜水保护开发项目”已入围省重大项目库。下一步,常州天宁区将继续做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加强对区域文旅融合发展的系统谋划和总体布局,全力推动江南运河“舜山舜水”片区的保护开发,奋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让大运河文化带江苏常州段和舜山舜水再次焕发活力。

(记者吴文龙通讯员杨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