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青春都献给了环卫工作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他把青春都献给了环卫工作

发布时间:2024-05-14 11:31:03 作者:耿晓喆

七月的南京,热浪滚滚。即使你漫步在街头,也能感觉到闷热难受。位于玄武区玄武门街道的百子亭路段,头天晚上才清理好的路面上,又出现了不少树叶和塑料瓶、香烟头、瓜皮果壳等人为的垃圾。凌晨四点钟,当很多人还沉睡在梦乡的时候,一名身穿橙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已经在用手中的大扫帚,来来回回不停地清扫着这个路段上的垃圾。不一会儿,他的额头上慢慢地渗出了汗水,背上也湿成了一片。只见他从脖子上取下毛巾擦了擦脸,然后又不顾炎热,继续着自己的工作……

这名环卫工人名叫王修小,他是玄武区环卫所玄武门保洁中队的一名保洁员,也是全国千千万万个奋战在一线的保洁员中的杰出的代表。他十九年如一日奋战在保洁岗位上,先后荣获玄武区十佳环卫职工、南京市、江苏省和全国“优秀农民工”、南京市双十佳环卫职工、南京市好市民、玄武区十大感动人物以及南京市劳动模范、江苏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13年他当选为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7年,他当选为玄武区总工会兼职副主席、玄武区第四届青年联合会委员;2018年,他荣任南京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五届委员会新增补委员和江苏省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的代表。

我不偷不抢,凭自己的劳动挣钱,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王修小出生于1983年。1998年,他从山东随家人一起来南京打工,帮家人卖菜。2001年3月,他进入玄武区环卫所工作,被分配在玄武门保洁中队,当了一名环卫工人。那年,他还是个18岁的孩子。当时,他的家人和亲戚朋友都觉得一个男孩,干扫地这份工作很不体面,将来不可能有出息,希望他能学一门手艺。他当时头脑里也闪现过要换工作的念头。只不过要找一份好的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他只能先干着再说。

刚开始扫马路时,他确实有些不好意思。只要一看到熟人,他马上就躲闪到一旁。等熟人走了以后,他就接着再干。作为一个男人,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又不善言辞,也没有什么技术,更没有什么门路,一时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为了谋生,他别无选择。

有次,保洁中队的谢队长到各路段去检查工作,当她来到王修小负责清扫的路段时,看见他正坐在路旁的台阶上发愣,马路上还有少许漂浮的垃圾。于是,谢队长便走到小王的身边,亲切地问他:“小王,你怎么坐在这儿沉默不语,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小王告诉她,自己从早到晚辛辛苦苦地干活,为什么还得不到理解?有的人看我在扫垃圾,捂着鼻子躲得远远的,还有人对我冷嘲热讽,说我干这行真没出息,将来讨不到老婆。见爱徒在工作中受到了委屈,谢队长连忙安慰他:“既然是工作,就要好好干。你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大家都看在了眼里。只要你干到一定的程度,将来肯定会有出息的。”领导的一席话,使他在精神上得到了宽慰。他不由地想到了一件事:有次自己在打扫马路时,附近居民中有位大妈曾当面夸奖他:“你这么小就工作了,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多不容易啊!我家的孩子也有你这么大了,可他什么都不会干,只知道伸手向我们要钱。”他猛然意识到:我又不偷不抢,凭自己的劳动挣钱,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打这以后,王修小便正大光明地打扫马路,不再像过去那样躲躲闪闪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工作不但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而且也逐渐得到了他负责的路段居民们的认可。有的居民看他忙得满头大汗,就给他送上一瓶矿泉水;有的居民看他每天扫马路,身上沾满了灰尘,就买了澡票送给他去洗澡;有的居民了解到他收入低,舍不得买新衣服,就把自己孩子只穿过几次(八、九成新)的新衣服送给他穿;有的居民看他劳累了一天顾不上吃饭,就给他送来热腾腾的饭菜;有位路过的大妈看见他大冬天还顶着刺骨的寒风在路上扫雪,就买来烤山芋给他驱寒;年三十晚上,附近的居民还给他送来了春卷和熏鱼;百子亭一带的居民,见他每天从保洁公寓赶到自己负责的路段来扫马路非常辛苦,大家一致同意把单位提供的47-49号的门卫室腾出来给他居住,而且房租费和水电费都不要他付......

一想起这些事,小王心里就感到暖暖的、甜甜的,他觉得自己的付出总算有了回报。尤其是当街坊邻居都夸奖赞扬他街道打扫得干净时,他就很有成就感。一位住在附近的居民,对小王有这样一段描述——他总是很轻松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我经常看到他扫完了地,扫帚还在手上绕啊绕的,好像一副很开心的样子。一年以后,小王便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工作。

按照清扫保洁的规定:每天凌晨4点-上午6:30分,是大面积的清扫时间。要求每个路段的保洁员,必须用大扫帚把路面的垃圾扫成一个个小堆,并用扫帚把垃圾都扫进簸箕,然后倒在路旁的保洁车(即垃圾车)上。等保洁车上的垃圾装满后,保洁员还要骑着垃圾车,把垃圾送到中转站。之后还要把保洁车再骑回来,继续装垃圾。上午7点-11点是保洁时间,保洁员吃过早饭后,必须要在自己负责的路段来回的巡查保洁,只要看见地上有垃圾和漂浮物,就要立刻用小扫帚把它们扫进簸箕,再次装到保洁车上。吃过午饭和晚饭后,下午1点-5点,晚上6:30-9:30,也是保洁员上班的时间,他们还需要不厌其烦地在路段上继续清扫各种垃圾。等他们下班赶回保洁公寓,再洗洗弄弄,约摸已是夜晚10点来钟了。他们的工作是如此的辛苦,而他们每天最多也只能睡六个小时的觉。可是,有多少人能尊重和理解他们呢?

不能因为个别人给自己添乱,而对保洁工作失去信心

王修小所在的中队共有十几个路段需要保洁,其中,最难清扫干净的路段是百子亭(包括肿瘤医院门前)路段。这里人多车多店家多,路况比较复杂。人多就是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大垃圾自然就多;车多表现在车流量大,经常会堵车,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垃圾根本就无法清理;店家多说的是肿瘤医院的那片繁华地段,有很多门面房,租房的很多店家在销售过程中,总会不自觉地把垃圾往门外扔,此时,路面上就会出现很多人为的垃圾。保洁中队要求这里的保洁员:一旦看见有店家往外扔垃圾,就要主动地跟他们打招呼,希望他们配合,不要乱扔垃圾。最好能把垃圾放在门口,让保洁员把垃圾清运走。

从2004年,环卫所垃圾收运体系由中转站集中收运,改为桶装化垃圾点收运后,其他路段的保洁员,在7点前大面积清扫完毕后,只要在保洁时间用小扫帚清扫几遍垃圾,就能有很多时间坐在原地休息。因为这些路段的垃圾,每天顶多就一、两桶。而百子亭路段的垃圾,少则每天要有十来桶,最多的时候,每天要装十五、六桶。在这个路段当保洁员,一刻也得不到休息,有时你想躲个懒,少费口舌去提醒店家别乱扔垃圾或想坐在路边多休息一会儿,仅仅几分钟,地上马上就脏得一塌糊涂。按照规定:无论哪个路段被上面的检查组查出卫生状况差,不但要被领导批评,而且还要被扣掉绩效工资。百子亭路段曾经有四、五个保洁员,都因为吃不了这个苦,受不了这种委屈,而不能胜任这里的工作。中队领导曾多次调整这里的清扫人员,保洁质量都没有得到改善。

2004年下半年,中队领导考虑到王修小年纪轻、体力充沛,而且在别的路段干得比较好,所以就决定把他调到百子亭路段去试一试。过去,王修小是在洞庭路段搞保洁的,那里的垃圾并不多,每天只要装一、两桶垃圾就够了。清理完垃圾后,还能有很多的休息时间。可到了百子亭路段后,他的劳动量一下子增加了五、六倍,很少有休息的时间。有时为了清扫树上掉下的大面积落叶,他忙得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工作上的辛苦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还要面对那些不讲文明的店家。有的店家在乱扔垃圾被他劝说后,小王前脚刚离开,他们后脚照样把垃圾扔在地上。有的店家在扔垃圾被小王劝阻时,还理直气壮地说:“清扫垃圾本身就是你的工作,你拿这份工资,就应当干这样的活。”小王当时刚二十出头,哪受过这样的委屈。于是他就找到谢队长,向她提出不想在这个路段干了。谢队长坦诚地告诉他,以前百子亭路段的保洁员,都是四、五十岁的大爷大妈,身体条件远不如你,我们也曾换过多名保洁员到这个路段,可他们都不能胜任这里的工作。现在,我们还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希望你能理解。随后,她拍了拍小王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在工作中受了委屈,我们都理解你。可你毕竟还年轻,不如先干一段时间再说。店家扔垃圾,你就扫,时间一长,人家总会不好意思的。我们相信你一定能把工作干好。”

王修小虽然不善言辞,可他心里明白领导的难处。他想,既然领导相信我,那我还是在顶一顶吧。他是个实在人,只要是认准的理,他都会为这个理,踏踏实实地干下去,哪怕自己付出的再多也毫不动摇。在不断地摸索和实践中,他渐渐地适应了这里的工作。有次,他在接受某报社记者的采访时,很自豪地对那位记者说:“扫地有什么不好啊,它能锻炼身体,少生病。每次街坊邻居夸奖我打扫的街道干净,我就觉得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也很有成就感。”最使他难忘的一件事是——有天上午9点来钟,他刚把路上的垃圾清扫完,就看见前面有位中年男子把手中的报纸撕成碎片,随手往空中一抛,撕碎的报纸散落了一地。小王上前批评他,叫他以后不要乱扔垃圾。谁知那人却强词夺理:“张连发副市长不是还提出‘你扔,我捡’吗?我不扔垃圾,你捡什么?这样一来你不就有事情可做了吗?”小王当时气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默默地把地上的碎纸往簸箕里扫。这时,路过的大爷大妈们都看不下去了,大家纷纷指责那个中年男子:“你也算是个成年人了,难道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太不文明了吗?”“人家小伙子辛辛苦苦扫垃圾已经不容易了,你怎么还把垃圾扔了一地?”“你也是有孩子的人吧,做出这种缺德的事,今后还怎么去教育孩子……”那人被大家说得面红耳赤,只好低着头,灰溜溜地走了。

众人的理解和支持,使王修小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他时常在想一个问题:自己干的这份工作,要想人人都能理解,那是不可能的。不能因为个别人给自己添乱,而对保洁工作失去信心。哪怕工作中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也要坚持下去。

王修小的努力没有白费。由于他每天比别人早上班、晚下班,在工作中坚持三清扫全天保(即清晨、下午、晚上先大面积的清扫,然后不间断地扫除路面的垃圾及漂浮物,确保每天的道路清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彻底改变了百子亭路段的卫生状况。原来的几名环卫工人在这个路段搞保洁时,由于路面搞得不干净,经常被领导批评,还被扣掉了绩效工资。而自从王修小到了这个路段后,卫生状况马上就有了明显的好转,他在市区的明检暗访中从未丢过分,多次受到所领导的表扬,也得到了周边居民的认可。百子亭街道“俺家蔬菜摊”的老板一说起王修小,连竖大拇指。他说:“这条路上曾经换过好几个环卫工,都扫不干净,店里有时候垃圾多了,环卫工人还不高兴,难免有点磕磕碰碰的。小王来了以后,街道上总是他的身影,每隔几分钟他就要巡视一遍,总感觉这个小家伙在眼前晃来晃去,无论是痰迹还是果皮纸屑,他一发现就立即清扫掉。以前农贸市场那边脏得连脚都没地方放,现在整个大变样了!”后来,很多店家看他工作这么辛苦,再也不好意思乱扔垃圾了,于是,他们就事先把店里的垃圾装在垃圾袋里,看见王修小来了,就主动配合他把垃圾放进保洁车里。

领导叫我干这份工作,是对我的信任,我理应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玄武区环卫所在保证全区各个路段环境整洁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广泛听取辖区内居民们的意见。有些居民曾经反应:原来设立的垃圾中转站,车子要开到各个小区去装垃圾,在装运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污水流淌到地面。尤其在夏天,异味特别重,严重地影响到居民们的生活。为了给全区的各个小区都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2007年7月,玄武区环卫所专门成立了一个清洗小分队,由各个保洁中队推选出责任心强、能吃苦的保洁员组成。玄武门保洁中队经过层层挑选,王修小当之无愧地被选中。他的工作是除了要完成百子亭路段的清扫任务外,还要做好所属中队20个垃圾点的清洗工作和完成沿线56个果皮箱的擦洗任务。

为了不辜负领导的希望,每天凌晨3点钟,王修小就要起床做准备工作了。4点刚到,他就一个人骑着三轮水车,跟着垃圾车跑。一辆装满水的三轮水车有几百斤重,路途碰到上坡时,还要费力地踩,实在踩不动时,他就下车吃力地推。一个垃圾点,他要用两车水才能洗得干干净净。因此,他每天还要给三轮水车加几十次的水。每到一个垃圾点,小王先把水车里的水舀进水桶,等垃圾装上车后,他就把水桶里的水泼洒到地面,然后用大扫帚进行清扫,直到把地面清扫干净。有的垃圾点在垃圾装上车后,地面上出现了油污,他就要先往地上撒些水,等把地面打湿后,再倒上洗衣粉,用小刷子来回不停地刷,最后再用清水把地面清洗干净。等这20个垃圾点的地面都清洗完毕后,他早已忙的是汗流浃背了。他时常感到口渴,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他就能喝掉好几瓶矿泉水。

吃过早饭,他稍微休息了一会儿,还要再去擦洗百子亭、洞庭路、昆仑路、中央路等沿途56个点的果皮箱。每到一个点,他先用抹布擦洗一下果皮箱的外面,如果发现果皮箱上有小广告和口香糖,他就用随身带的小铲子把它铲掉;如果发现有的果皮箱变了形,他就非常耐心地用小锤子慢慢地把变了形的果皮箱敲平;有的果皮箱上的螺丝松动了,他还会用扳子把它上上紧;若是碰到了损坏严重的果皮箱,他就立刻向领导汇报,好让他们能及时地更换。56个果皮箱,他每天都要清洗两遍。等清洗完20个垃圾点和擦洗完56个果皮箱后,已经是中午的吃饭时间了。

吃过午饭后,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小王还要去完成百子亭路段的保洁任务,这是他下午到晚上的工作。刚开始的几天,他十分地疲劳。晚上一回到住处,就再也不想动了,感觉到腿疼得特别厉害。人躺在床上,一夜能疼醒好几次。即使是这样,他都默默地忍受了下来,他从来没跟领导叫一次苦,喊一声累。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城市美容师的高贵品质。在他和队友的努力下,百子亭、中央路一带沿线的果皮箱,已经成为玄武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09年,垃圾收运体系升级了。原来的垃圾运送车因为年久失修,难免会出现一些裂缝,在运送到中转站的途中,污水经常滴洒在路面,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而收运体系升级后,就可以把各个点装在垃圾桶里的垃圾搬到三轮电动车上,然后直接用三轮电动车运到中转站。这样一来,就保证了沿途不再会有污水滴洒,即使在中转站有污水流淌出来,等装完了垃圾后,也好当场冲洗干净。

当时,中队领导考虑到王修小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就把西家大塘、峨眉路、百子亭、天山路等几个路段的垃圾收运任务交给了他,同时,还要求他仍然要做好百子亭路段的保洁工作。为了不辜负领导的希望,每天凌晨两点钟,王修小就起床了,他匆匆梳洗完毕后,就开着三轮电动车,到这几个垃圾点去收垃圾。由于一辆三轮车,每次只能装9桶垃圾,他每天要往返到中转站四、五次。这几十桶的垃圾,每天搬上搬下,需要花费他不少的体力。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他也能干得汗流浃背。等这几个路段的垃圾收运完毕后,已是凌晨四、五点钟了。稍微休息了一会,他还要去干百子亭路段的保洁。秋天树上的落叶比较多,为了在当天把这几个路段的落叶都收运到中转站,有时中午他还要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开着三轮电动车,往返于这几个点和垃圾中转站。他每天都要比别人多干几个小时,所吃的辛苦可想而之。有人曾问他:“你每天工作这么辛苦,究竟是为了什么?”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领导叫我干这份工作,是对我的信任,我理应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有天,王修小在收运垃圾的途中路过天山路段,看见天山路垃圾点旁边的地上有两袋垃圾。当时车上垃圾桶内的垃圾还没有装满,所以他二话不说,立刻捡起那两袋垃圾装进了垃圾桶,顺路带到了垃圾中转站。没曾想,那条路段乱扔垃圾的现象,仍在不停地出现。有次,小王发现天山路垃圾点附近的垃圾,是玄武门社区老年康复护理院里的清洁工扔出来的。于是,他便问那名清洁工:为什么要把垃圾扔到地上。清洁工告诉他,以往护理院的垃圾送到中转站,是要收垃圾代运费的。为了节省费用,他们只好把垃圾扔在地上。他们认为,扔在地上的垃圾,反正会有人去清扫的。王修小对他说:“以后你们护理院的垃圾就不要向外扔了,这样会影响环境卫生。反正我每天都要路过这里,你们不如把垃圾放在附近的垃圾桶里,由我帮你们送到中转站。”那名清洁工听了他的话,不由地连连点头:“好,那就麻烦你了!”从此,王修小每天都要帮助老年康复护理院收运垃圾。有时,护理院的垃圾是两、三桶,有时则多达五、六桶,垃圾多时,小王就中午加个班,专门帮他们收运。从2009年到2019年,王修小义务帮助老年康复护理院收运垃圾达十年之久,而且不论下雨下雪,他从不间断。

我是劳模,哪里有困难,我就应当出现在哪里

每年三月的樱花开花季节,几百米长的鸡鸣寺路段,人流如潮。除了平时烧香拜佛的人以外,大批喜欢观赏樱花的市民也纷纷涌向了这里。人一多,地上的垃圾就多。为了确保这条路上的清洁,玄武门保洁中队抽调了几名保洁员,由中队领导带着他们一起去清扫。因为任务比较艰巨,领导自然就想到了王修小。在樱花季节的那几天里,中队领导要求每位参加清扫的保洁员,首先要完成自己路段的大面积清扫任务,在大面积清扫完毕后的保洁时间,再赶到鸡鸣寺路段去捡拾垃圾。这里每天所产生的垃圾有几十桶,需要从早到晚来回不停地清扫。工作一忙,中午大家就只能吃盒饭,等吃完了盒饭,稍微休息一下就接着再干。因为劳动强度太大,所以其他保洁员干着干着,就躲懒到一旁休息去了。每天傍晚,等中队的领导回到鸡鸣寺路段再检查时,只看见王修小一个人还在那里默默地清扫着垃圾。另外,每年的元旦、春节、五一节、国庆节等一些重大的节日,玄武门大门口的那一路段,也是垃圾量较多的路段,同样需要保洁员从早到晚不停地清扫,来保证城市的卫生。每到这些关键的时候,王修小总是吃苦在前,从早到晚埋头苦干。到了傍晚,别人都休息了,他还在那里不停地干。他就像一个不知道疲倦的人,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有谁知道,在突击清扫卫生的那些日子里,王修小因为过度疲劳,经常夜不能寐,人也憔悴了不少。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王修小作为一名劳模,多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保洁中队的其他保洁员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在他的带动下,每次保洁中队组织的突击任务,大家都能够顺利地完成。

2008年,王修小先后荣获南京市、江苏省和全国“优秀农民工”的光荣称号。2009年,他又当选为南京市劳动模范、南京市双十佳环卫职工、南京市好市民和玄武区十大感动人物。按照国家对劳模和优秀农民工的有关政策,他的户口从老家山东农村迁到了南京,由农业户口转为城市户口,他一下子从农村娃变成了城里人。小王很自豪地告诉我:他是玄武区环卫所的外来务工人员中第一个由国家帮他交养老保险的人,这说明上级和有关部门并没有把他忘记。

2012年,玄武区环卫所由事业单位改成了企业单位,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全部缴纳了五险。虽说王修小当时的工资待遇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每年的春节,玄武区总工会还会给他和其他几位劳模发放慰问金;每年的五一节,玄武区总工会又会送给他们一些适用的家用电器,并且还为他们办了两年一次的体检。另外,玄武区总工会和玄武区环卫公司还各为他买了一份康惠大病保险和一份住院保险。

2015年,玄武区城管局和玄武区环卫所为了宣传劳模的 奉献精神,激发每个环卫工人的工作热情,决定把王修小等几位省、市劳模全部转为在职职工,还帮他们都交了住房公积金。他的工资也由原来每月的两千多元上涨到三千多元,并且工资还在逐年增加。

2011年,王修小当选为省劳模后,他除了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外,哪里有突发情况,他总是出现在哪里。有次,傅厚岗路段的保洁员打电话给中队,反映他们路段的地面上出现了一些油污,中队领导派王修小前去帮忙。于是,小王马上停下了手中的活,赶到中队去取沙子带过去。到了傅厚岗后,他顾不得休息,立刻把沙子倒在油污上,然后用大扫帚来来回回地扫。扫完以后,他再把原来的沙子清理掉,把新沙子洒在油污上。反复清扫几遍后,路面总算是清洁了。然后,他又赶回百子亭路段去搞保洁了。

有年夏季,南京连续下了十几天的大雨。樱铁村路段由于地势较低,输水管道不畅通,所以不少小区一楼居民的家中,都被水淹了。等水退了以后,玄武区环卫所要求各个环保中队抽调几名骨干,去那里清除杂物和淤泥。王修小被抽调到这里后,和大家一起埋头苦干。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每天忙的只能吃盒饭,饭后休息几分钟,大家就接着再干,从早到晚很少有休息的时间,保洁员们都干得是满头大汗。有的保洁员干了一、两天后,就跟领导说自己吃不消了,领导只好临时再换人。而王修小从不跟领导叫苦叫累,他和大家连续干了许多天,一直坚持到把这里的杂物和淤泥都清扫完为止。

有年夏天,西家大塘的公厕“水漫金山”,而进入公厕的那条路面又比较狭窄,玄武区环卫所安全运输部的抽粪车始终开不进去。当时,车上只有一个驾驶员,根本无法抽运粪便。接到求助电话后,保洁中队的领导马上抽调王修小和另两名保洁员前去支援。由于天气炎热,一赶到那里,一股刺鼻的臭味扑面而来。王修小不顾恶臭,第一个走到化粪池边,用带来的铁锹把大便一锹一锹地铲进垃圾桶里,另两位保洁员也配合他把装有粪便的垃圾桶拉到马路上,让驾驶员用抽粪管把桶内的粪便吸到车上。那天,他们来来回回共铲出十几桶粪便。等化粪池内的粪便铲完了,抽粪车开走以后,他们还要清洗垃圾桶和路面以及化粪池的入口处,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三个人忙得是汗流浃背。这时,已接近傍晚的下班时间。稍稍休息了一会儿,他们还要赶到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完成路段的保洁任务。

作为党员,疫情不退,我不退

2019年6月,王修小通过了玄武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的严格竞聘,由保洁中队的一名保洁员转为中队的管理员,专门负责管理太平门、九华山、鸡鸣寺路段,也包括这几个路段的公厕。工作性质虽然变了,但是,他那颗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仍然没有变。每天他本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到自己的管辖路段去巡查,检查每位保洁员的工作是否到位。有次,当他巡查到某一路段时,发现这里大面积清扫的垃圾不是太干净,有些边边角角还有残余的树叶。于是,他就拿起大扫帚仔细地清扫起来。他边扫边教,告诉那名保洁员这边应当这样扫,那边应当那样扫。等他示范操作完毕,便对那名保洁员说:“你看,这样是不是干净多了,是不是既干净又省力?你以后在工作中一定要认真细致。”这名保洁员羞愧的底下了头,不由地从心里对他产生了敬意。还有一次,他看到某一路段的果皮箱没有清洗干净。于是便找来那个路段的保洁员,让她站在一边看,自己则亲自动手示范,边洗边告诉那名保洁员,怎样才能把果皮箱清洗干净,怎样清洗果皮箱上的口香糖和小广告。还有一次(中队有名保洁员向他反映),他管理路段的某个公厕的顶部上有很多落叶。按理说,他们保洁员两、三个月就应当清理一下公厕的顶部,以防落叶堆积多了会堵住下水口。当他了解到管理这个路段的保洁员是个女同志,因为害怕登高而不敢上去。于是,他就找来梯子,自己攀登到厕所顶部,帮她清理上面的落叶。事后,那名保洁员激动地说:“这本来是我分内的事,还让你亲自帮我完成,真是谢谢你了!”有名叫孙加和的工友,在一次和王修小共同清理装潢垃圾时,不小心把腿划了个大口子,当时鲜血直流。王修小向领导汇报后,立刻骑上三轮车把他送到了中大医院,并及时通知了他的家属。在医院缝过针后,医生嘱咐王修小每天都要带他来换药。在工友伤口愈合的那些日子里,王修小每天坚持把他送到医院换药,换完药后再把他送到住处,然后顾不上休息,又去忙自己的工作了。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在全国各地逐渐蔓延。王修小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环卫一线。他除了做好每天监督自身辖区范围内的公共厕所以及中转站消杀的本职工作外,还自告奋勇的承担起了玄武门街道各个小区废弃口罩垃圾桶的消杀和清运工作。每天凌晨,都能看见他背着消毒液,一个小区一个小区地跑。每来到一个小区的垃圾桶旁,他先要用装有84消毒液的喷雾器,先对垃圾桶的周围进行杀毒,接着再对桶内的废弃口罩和其它垃圾消毒。消完毒后,再把桶内的垃圾袋取出扎起来,密封好后放入清运的垃圾车内。等这一切都做好后,他还要再往桶内消毒一次,并换上新的袋子。每天他清运二、三十个点的垃圾,都要耗时约三个小时。在做消杀和清运工作的这段时间里,他身上穿着全套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口罩,全身上下被包裹得严严实实,还要背着二十多斤重的消毒液。一场消杀工作下来,他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宁愿一人脏和累,也要换来万家洁”的工作精神。

在平时的疫情防护工作中,他除了要完成以上的工作外,每周两次,他还要准时领取整个保洁中队人员的口罩和其它防护物资,并且在第一时间分发到每名一线保洁人员的手上,确保环卫作业人员的防护安全。在自己以身作则的同时,王修小还不忘记去关心中队保洁员的成长。有次,他检查到某个路段时,负责路段的保洁员在他面前对工作发起了牢骚:“现在大家都不上班了,可我们还要坚守在一线,疫情那么严重,万一我们被感染了怎么办?”王修小闻言,便耐心地开导他:“现在每天给你们测量两次体温,还给你们发放口罩,这就是在关心和保护你们的安全。只要你们平时注意勤洗手、少聚集、多通风,就可以防止被感染。你现在只负责一个路段,而我每天还要跑很多的地方,你看我不也是好好的吗?只要我们能防护到位,疫情也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可怕。再说,我们是特殊工种,如果不及时把垃圾清理干净,就可能会给病毒提供传播的土壤。希望你能好好地坚守在一线。”王修小的一席话,说的那名保洁员口服心服......

在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线,尽管王修小每天的工作异常的辛苦和琐碎,但他始终在坚守着。用他自己的话说:“作为党员,疫情不退,我不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和鼓舞着南京玄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的环卫工人们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平安健康保驾护航。

我只是南京一万多名环卫工人中的普通一员

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了十九圈。王修小从2001年3月到玄武区环卫所工作时那个不懂扫马路的懵懂青年,在环卫所领导和员工们的帮助带领下,如今已成为了一名能够掌握各项业务管理技能的合格的环卫管理工作者。他的成长过程中,伴随着诸多的人生坎坷、经历过太多的酸甜苦辣,这些,也许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已经退休了多年的玄武门保洁中队的谢队长对他有这样一段评价:“像王修小这样能勤勤恳恳地在环卫一线一干就是19年的年轻人,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绝无仅有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把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环卫……”如今,王修小已经37岁了,可他还是孑然一身。虽说他是省劳动模范,但他至今仍然和其他的保洁员一样,住在简易的保洁公寓里。

王修小二十多岁时,曾经有几位热心人给他介绍对象,但对方都找出种种理由和他“拜拜”了。这其中,除了个别嫌他表达能力差、不会谈恋爱之外,很多人都觉得他是扫马路的,工作不体面、收入少且没有单独的住房。小王渴望有个家,但他更热爱自己的工作,外界对环卫工作的鄙视丝毫都不会动摇他干好本职工作的决心。

当笔者问他:你在环卫战线干了这么多年,已经获得了那么多的荣誉,你对未来还有什么想法时。他告诉我,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还提到了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等千千万万个劳动者,他把我们都称作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守护者。习总书记日理万机,心中还惦记着我们,不忘向我们说声道谢。这说明党和国家对我们环卫工人和奋战在全国各条战线的劳动者工作的肯定和重视。接着,他还忍不住地提到了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掏粪工人时传祥。那是1959年,时传祥作为全国先进生产者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会”。10月26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握着他的手说:“我们都要好好地为人民服务。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只是革命的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保洁员,就应当树立像时传祥那样“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职业道德观。他十九年如一日,用自己热爱本职工作的思想和不怕脏和累的实际行动,教育和影响着年轻一代安心本行业的工作,这正是我们应当大力提倡和弘扬的。

王修小爱工作,也爱那些和他并肩战斗在一线的环卫工人。他知道,现在保洁员的住房非常紧张,少部分保洁员住的是简易的保洁公寓,更多的人则要自己到外面去租房(单位每月的住房补贴是300元)。而一般保洁员的普遍收入约每月三千元,扣除五险一金,每月仅剩下两千多元,再除去吃饭和租房外,所剩的钱就没有多少了。王修小告诉我,他们中队的保洁员现在仍然要起早贪黑,最早的凌晨三点钟就要起床,“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就是他们环卫工人的真实写照。他很有感慨地跟我说:“我今年已经37岁了,即使能干到退休,也总会有体力不支的时候。更何况,现在由于种种原因,不太容易招募到年轻的保洁员。而在岗的保洁员中,50岁以上的人的比例就超过80%。保洁工作需要后继有人,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一方面,除了要在社会上大力宣传保洁工作光荣、让人们逐渐消除对保洁工作的偏见之外,另一方面,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的提高保洁员的工资待遇,同时,能够在新建的小区里为保洁员配备一定比例的保洁用房。这样才有可能不断地招募到年轻的保洁员,同时也使在岗的保洁员都能安心地工作。

王修小很谦虚地告诉我,南京现在有一万多名环卫工人,其中不乏有很多工作在一线几十年的老环卫工,他们任劳任怨地工作了一辈子,至今仍然默默无闻,而我只是他们中的普通一员,也仅仅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没想到各级领导却给了我这么多的荣誉,还推荐我当选了省人大代表去参政议政,这是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我的工作虽然平凡,但如今已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就是再辛苦也值得了。他还很自豪地对我说:“如今我被评上了省劳模,就可以代表这个群体,去带动更多的人为城市的干净整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后我还要更加努力,争取成为像时传祥那样的全国劳模。”

王修小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尽管他的文化水平不高,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是他把自己对工作的热爱都落实在了行动上。他平时的工作异常辛苦,每天连睡眠的时间都不够,尽管如此,他还是挤出那点滴的休息时间,不断地苦思冥想。为了抒发自己对环卫工作的情感,他前后共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写出了一首名叫《环卫心声》的打油诗,他的顽强毅力让人不得不惊叹。这首打油诗的内容大致如下:

卫生清洁是工作,从早到晚是家常。

风雨无阻守岗位,大街小巷身影忙。

前扫后扔很无奈,烟头漂浮随处见。

商家路人要自觉,不良习惯切莫学。

城市环境大家帮,文明习惯是贡献。

社会发展进步快,人民素质在加强。

随手乱扔变罕见,得到尊重好欣慰。

全民参与实现快,劳动成果大家爱。

焕然一新在眼前,共同携手美家园。

他写这首打油诗的目的,是希望广大市民都能理解环卫工人的工作,爱护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他在诗中告诉大家:环境卫生不仅要靠环卫工人,更要靠大家共同来努力,这样才能使我们生活的城市变得干净美丽。

“雪圣”是他父母给他起的小名,他觉得这个小名和他的工作比较贴切,于是便把它用来作为自己的网名。雪是洁白无瑕的,洁白的心灵是不带有一点私心杂念的;而圣是最崇高的,这十九年来,他把自己所从事的环卫工作,当成了一种最崇高的事业来完成,所以他爱岗敬业。

爱是水晶,水晶般的爱永远透明。

陆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