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维护新业态劳动者权益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精准施策维护新业态劳动者权益

发布时间:2024-06-04 11:46:23

精准施策维护新业态劳动者权益

徐州市总工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调研课题组

近年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如餐饮配送、商贸流通、客货运输等领域的劳动者。然而,这些新型的就业方式和工作关系给工会组织维护其权益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工会如何发挥作用是目前各级工会组织的共同课题。

徐州市总工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调研组采用座谈、网络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方法,收集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雇主以及相关政策制定者的数据。从调查对象看,新业态群体呈现以下几种情况:劳动者低学历、年轻化倾向明显;劳动时间长、流动性大;劳动关系复杂,保障不足;工会知晓率不高、参与维权的手段不多;劳动者诉求单一,缺少职业发展规划。其主要问题集中在:行业用工不规范,劳动关系认定难;连续从业时间短,职业归属感偏低;劳动强度大,职业风险系数高;弱势地位明显,劳动权益保障难;组织化程度低,维权渠道不畅。针对以上问题,工会组织要精准发力,切实维护新业态劳动者权益。

深入调查研究,确保源头参与有力度

政府主管部门要整合多方资源,避免多头管理。积极探索把新就业形态下的用工关系纳入劳动关系,制定灵活用工的政策,特别是在就业管理服务、用工制度、社保政策等方面,不能单纯以是否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为前提,要努力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开辟绿色通道。各级工会组织一要通过蹲点等多种形式,深入新业态企业走访调研,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等专题调研工作,摸清底数,掌握该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参与立法调研,通过源头立法参与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提供法律保障,提供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同时确保法律既能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实现工会维权服务的预期目标。

做实品牌建设,打造共享服务体系

为更好地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吸引到工会组织中,需加强工会服务阵地建设,重点抓好三大户外站点服务品牌建设。

抓好共享职工之家建设。共享职工之家是在企业或园区已有的职工之家的基础上建立的集多种品牌服务为一体的共享服务平台,只要持有工会会员服务卡,便可近距离享受所在的企业或园区的共享职工之家带来的多元化的服务。抓好“司机之家”建设。按照全总和交通运输部的总体设计方案,在高速服务区建好“司机之家”,解决货车司机在途中充电难、喝水难、洗澡难、睡觉难等各种生活不便的问题。抓好户外劳动者驿站建设。户外劳动者驿站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活动和休息场地,也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会工作的宣传站。特别要注重“会、站、家”一体化建设,把建会、建站和建家有机结合起来。

强化关爱维权力度,筑牢权益保护新屏障

安排专项资金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疗休养、健康体检、高温慰问、购买人身意外险等关爱服务。以岗位练兵、“安康杯”竞赛等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并对参与竞赛项目的一线职工在疗休养、健康体检和高温慰问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组织开展各项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努力提升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的职业技能。

做实维权工作。坚持开放、合作、共享、公益的精神,与其他社会组织形成合力,以有限的工会资源撬动庞大的社会资源;探索在新业态行业建立劳动报酬、支付周期、休息休假和职业安全保障等事项的协调机制;强化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培养素质过硬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充实工会干部队伍,积极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劳动执法监察,对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及时发声,真正做到“哪里的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哪里的工会组织就要站出来说话”;聚焦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最关心的问题,推动建立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筑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屏障,不断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调研组成员:范文 陈申 陈晓惠 季绪秀 郑蕾 丁苏

小编说:徐州市总工会通过深入广泛的调研,找准维护新业态劳动者权益的发力点。持续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推动构建起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政策法规体系,使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托“司机之家”、工会户外劳动者驿站等阵地,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努力打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愿意来、经常来的“温馨港湾”;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职工疗休养、健康体检和高温慰问等传统工会服务的覆盖范围,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切实感受到工会大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