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跑在航空报国路上的“黄博士”
发布时间:2024-06-13 11:27:16
奔跑在航空报国路上的“黄博士”
通讯员 魏禛

追求卓越,奋斗不止。
黄斌达是航空工业南京机电工程技术部工艺研究室的一名工艺主管,并入选航空工业集团卓越工程师和青年骨干人才库,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黄博士”。作为工艺信息化组的主心骨,他肩负着多个数字化工艺项目的推进和管理工作。无论面对的任务有多困难,他都没有过多抱怨,而是迎难而上,追踪项目实施情况、和其他部门进行协调、组织召开团队例会、编制申报材料等等,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工作。
为促进3D打印技术在产品型号上的推广应用,黄斌达组织团队搭建南京机电增材制造标准体系,举办3D打印设计大赛,强化3D打印技术的型号应用能力,并开展3D打印产能推进工作,在人员组织、设备保障、平台支撑方面逐步完善3D打印批产交付能力;数智制造方面,他组织团队建设了设计制造一体化平台(TCM)、全三维设计制造(MBD)等项目,推动南京机电的数字化转型。长期的坚持努力,让他荣获省部级管理创新二等奖2项、集团公司管理创新二等奖1项、南京市管理创新一等奖1项。
2023年,南京机电开展制造业务“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与调整工作。工艺发展规划管理方面,黄斌达带领团队与各部门沟通,积极调研行业现状,加班加点完成了工艺技术开发及管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系统梳理了南京机电工艺技术谱系,识别了其中的核心技术和重要技术,同时组织团队持续挖掘设计工艺协同、瓶颈工艺攻关和前沿工艺储备需求,构建了“十四五”工艺技术能力提升项目库,形成了100余项“十四五”工艺技术项目,并按年度开展规划项目库的更新迭代工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黄斌达看来,“工艺信息化的建设要有清晰的总体规划,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工作之余,他关注智能制造、数字化工艺平台等方面的信息知识,并号召团队成员多学多看,不断提升能力,从而更好地把握项目规划,推进项目实施。他开玩笑地说,“大家可以制作一个自己的简历放到招聘网站上,看看自己在行业内是否具备竞争力。这样做不是为了更换工作,而是要看看个人发展是否能满足行业最新最快的需求,以便及时充电、提升能力。”
“不仅要做,还要讲出来,在相互交流中总结经验、认识不足。”黄斌达代表南京机电参加了多场学术会议、作了多次主题报告,并发表论文27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同时,联合高校成功申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现了南京机电制造业务在该领域项目申报零的突破。此外,作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企业导师和航空工业南京机电硕士生导师,黄斌达指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机电硕士研究生10余人。他为学生制定产学研结合的培养计划,帮助年轻人才成长成才,并注重聆听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我还要继续加油!”在航空报国的道路上,黄斌达总是充满激情,以拼搏奋斗的姿态不停奔跑。不仅仅是自己,他还致力于塑造“精诚合作,主动作为,实事求是,追求卓越”的团队文化,带领工艺研究室一起努力向前冲,成为敢想敢干、敢打敢拼、敢为人先的突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