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刚:因为热爱,所以一路奔跑
发布时间:2024-06-21 09:24:49
李刚:因为热爱,所以一路奔跑
本报通讯员 沈殿信 记者 陶睿

李刚(中)带领工作室团队开展课题攻坚。
2005年,李刚从南京邮电大学毕业后入职中国电信张家港分公司。工作19年来,沉静内敛的李刚始终保持奋斗的姿态,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逐步成长为公司云网支撑中心技术总监,并获得了5项国家软件著作权和集团公司技术能手、江苏省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把IT开发和网络安全成果写进了企业改革发展进程之中、写在了港城大地之上。
用心守护人类“第五空间”
网络被称为陆、海、空、天之外人类活动的“第五空间”,在深刻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问题。李刚积极投身网络安全事业,并坚持在工作中增长才干、学习知识、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2008年,公司接手C网移动网络,有着高级程序员证书的李刚也随之开启了他的系统开发初体验。他通宵达旦地自学,反复尝试、验证,成功开发出基于多环节的CDMA建设管控系统并在全区推广,提升了基站建设环节的交流和管控效率。此后,李刚开发了大大小小20多个系统,其中很多至今仍然在日常工作中发挥着作用。
对于李刚来说,从软件技术开发能人到网络安全领域大拿,转变就在于一个小契机,是2013年公司组织的一次网络安全培训。同年,他又代表苏州分公司参加江苏公司网络安全技能竞赛,取得了团体一等奖、个人二等奖的好成绩。全国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全国电信和互联网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个人一等奖、团体二等奖,中国电信网络和数据安全技能竞赛个人三等奖、团队一等奖……李刚不断地在竞赛中锤炼技能、突破自我,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他像被突然点亮的火花,在网络安全领域逐渐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做技术就是这样,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还要耐得住寂寞。”除了比赛前参加集训,李刚还每天利用早晚空闲时间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和最新的漏洞。如今,他已熟练掌握了网络安全技能,擅长算法、加解密技术,并获评中国电信网络安全标兵。
全力构建网络安全防护墙
2021年,参加集团内部网络安全演练,成为攻防演练队伍“蓝军”中的一员;2022年,协助江苏省行业主管部门对省内重点企业和新技术平台的信息系统网络资产进行人工渗透和漏洞挖掘;2022年,牵头组建网络安全保障队伍,联合内外部专家开展公益活动,提高企业防御网络攻击的能力,增强居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关注重点从比赛向实用转变,服务范围从内部条线向外辐射,工作理念从“独行快”迈向“众行远”,李刚一直奔跑在构建网络安全防护墙的道路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他的队伍,成为他的同行者。
李刚不断发挥劳模示范带头作用,积极服务社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并于2023年被推选为苏州市劳模工匠协会会员代表。他带领团队开展网络安全宣讲活动,截至目前,已走进学校、社区、企业宣讲50余次。他们采用科普宣讲的方式,利用张家港分公司陈列馆、数字生活体验展厅等载体,以及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并结合防范通讯网络诈骗知识宣讲、党史故事讲述,增强课堂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事事无小事,事事连民心,事事连大局,事事连党心。”李刚牢记“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初心使命,用细心、耐心、诚心温暖民心,并为确保宣讲活动的效果,针对不同受众设计了不同的宣讲课件。比如,面对学生群体和“银发一族”,选择更贴合生活的网络沉迷、网购诈骗等案例,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原理阐释;针对企业员工,则更多地关注于与工作相关的钓鱼邮件、口令设置等内容,通过现场模拟黑客钓鱼邮件操作画面,敲响网络安全防护警钟。他的网络安全课程入选了张家港团市委青春公开课、张家港市委宣传部的“理论氧吧”项目课程。
积极探索数实融合新模式
2015年,李刚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工作室致力于网络安全等领域的攻坚克难,获得了6项国家软件著作权证书和多个科技创新奖项,并不断拓宽研究领域、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致力于促进数实融合、赋能千行百业。2022年,工作室被命名为中国国防邮电产业示范性创新工作室。
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张家港市凤凰镇凤凰水蜜桃数智园建设项目中,李刚劳模工作室团队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工业编程控制,通过软硬件有机结合形成“一平台五系统”的整体建设思路,并融入天翼云主机、天翼云眼等高性价比产品,打造出一套完整的智慧管理平台,既能有效服务于桃园自动灌溉、温室大棚自动卷膜与水肥一体、现场监控等需求,又实现了数智产业园的业务流程信息化管理。
为传统工业装上“智能大脑”。员工人数从125人降至40人,金属转化率从75%提升至90%,产能从20万吨提升至25万吨,收益从420万提升至508万……2023年,李刚带领工作室团队与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申报的“江苏永钢5G固废利用智能转底炉工厂项目”,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组织的“工业互联网赋能绿色低碳发展优秀案例集”,而这是该项目为永钢转底炉工厂带来的实实在在的降本增效。项目利用5G技术实现转底炉工艺参数量化管控,把转底炉生产工厂打造成高度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固废利用智能工厂,使得其主要设备运转率、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和能源消耗等指标优于设计值、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通信抢修时的身先士卒,到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通信保障时的义不容辞,每一次国家或悲或喜的大型事件中,都能看到一批批电信党员默默奉献,他们是电信人的杰出代表,也是每个电信人努力的方向。”这是李刚在入党申请书里写的一段话。如今,已有十年党龄的他也与前辈一样,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听党指挥、信念坚定、一心为民、变革创新、崇尚科技、安全畅通”的红色电信精神。不管走得多远,他依然会坚持当初“把人生奉献给热爱的事业”的朴素追求,带领工作室团队一起奋力奔跑,为建设数字中国、网络强国,维护网络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