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为基层减负工作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4-10-14 15:10:08
朱治国 赵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切实改进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持续为基层减负。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要求,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工会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基层工会联系服务职工最直接,其工作状态与效率直接关系到党的政策的落地成效和职工群众的满意度。工会组织要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把基层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让广大基层工会干部放开手脚、轻装前行,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促发展、办实事。
一是抓学习强认识,持续筑牢思想根基。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组织引导广大工会干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解决好思想“总开关”问题,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主席办公会、党组中心组学习会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政治上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固性、危害性、反复性,进一步增强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常态化推进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全力推动上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持续对照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指出的11个方面问题,思考本人、本部门、本单位、本分管领域是否存在类似问题,有针对性地切实加以改进。各级党组织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抓好“关键少数”,突出领导带头从自身严起,从分管部门抓起,带头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觉在深化拓展为基层减负上放出样子、作出表率,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抓统筹强规范,深入推进精文减会。严格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进一步规范创建示范和达标活动,注重创建示范成效。发文严格实行计划管理、总量控制和发文立项制度,对会议、督查、检查、考核等,进行全面梳理,对哪些是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可要可不要的报表、可进行可不进行的督查检查考核,哪些是可以统筹合并的文件、会议、检查考核等,摸清底数,增强计划性,努力压减数量、控制规格、缩短时间,能合并的尽量合并,抓好源头管控。强化调研工作统筹,与基层联系点工作和工会干部赴基层蹲点工作相结合,确保调研对本年度重点工作的全覆盖,避免选题重叠和时间、地点过于集中,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轻车简从、厉行节约,倡导“四不两直”,不增加基层负担,不影响调研对象单位正常工作。
三是抓赋能强保障,大力夯实基层基础。配优党工建指导员队伍、建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用好工会代表委员队伍,加大扶持力度,切实为基层工会注入活力,有效破解力量不足难题。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强化绩效约束,将所有项目纳入预算绩效管理范围,确保全年本级工会对下服务支出占全年支出的比例只增不降。以自建、共建、联建等方式,依托已有的各类工会资源,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工会驿站建设,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休息如厕、饮水纳凉、餐食加热、驱寒避雨、手机充电、读书阅览等一站式服务。有序推进基层阵地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江苏省工人文化宫功能布局的指导意见》,按照基本功能、拓展功能、特色功能三大模块对文化宫的功能布局进行规范,进一步提升文化宫的服务能力和覆盖范围。
四是抓创新强活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会议形式,积极推行电视电话会议、网络视频会议,避免层层开会,减少基层干部赶路时间,减轻重复开会负担。聚焦工会主责主业,加快数字工会建设,以职工群众“爱用、好用、常用”为关键,“适时迭代、持续改进”进行内容创新和版本管理,不断做优做强江苏工会“服务一张网”。强化数字赋能,推动工会数据与政府部门的数据实时交互,畅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线上入会渠道,推行一键入会,有效减轻基层工作负担。继续在打通和基层工会、工会服务阵地、产改试点单位、广大职工会员数智化连通上下功夫,持续推动工会工作上网、服务上网、活动上网,为职工提供建会入会、技能学习、就业创业、困难帮扶、新闻资讯等可感可知、可达可得的服务。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总工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