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卫忠:拧紧“安全阀” 守护“烟火气”
发布时间:2024-11-08 13:44:21
陈燕
很多人觉得,给燃气调压不是很简单么?用扳手把阀门转一转不就好了。
“给燃气调压,就好像电力系统的变电站变压,道理是差不多的。”苏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企业管网调压资深技师沈卫忠说。一般来说,城市外围的高压管,管道内的压力达到五六十公斤。而通过第一阶段减压,输送到园区的天然气管网是中压管,管道压力是几公斤;最后,输送到居民家里的低压管内,压力在2.1KPA左右,压力不到原来的百分之一。一旦手下没有“准头”,发生燃气管网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沈卫忠从事的,就是这么一个特殊工种。
学得越多,干起活来就没有压力
最近,沈卫忠频繁出现在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淞泽家园九区。这片区域的100台调压箱使用时间已超过4年,按照国家规定要全部更换。“老旧调压箱已经达不到精度要求了,影响到使用安全,又没办法维修,必须更换。”说话间,他麻利地操作着。
每到达一个站点,打开调压箱之前,沈卫忠都要先检查周边有无易燃易爆物品。“要是有居民把装修用下来的油漆放在边上,那一定要先清理掉。”他的手边,一个稍显破旧的工具箱格外引人注目。仔细一看,里面装满了各种型号的扳手、压力计、检漏仪等工具。这些“家当”重20多斤,每次去现场,他都背着这个20多斤重的箱子来回走。
谨慎,已经成为沈卫忠下意识的习惯。让人很难想象的是,他最初入行时并没有燃气设备领域的任何学习经验。
“干我们这行,没有捷径可以走,也不可能耍小聪明,都要靠实践积累,只有每天多做一点点,每天弄懂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积累起来才能成功。”沈卫忠说。为了迅速掌握技能,他入职后不明白的地方就趁老师傅稍有空闲的时候上去“偷师”,还一有机会就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类培训,在站点实操学习一呆就是一整天。在强化实操训练的同时,他常常看书至深夜,进行查漏补缺,不断夯实理论知识,希望做到理论和实践无缝衔接。
“我发现自己越学越开心,学懂了之后心里才会安心,学得越多、懂得越多,干起活来就没有什么压力。”沈卫忠专注地投入到燃气管网维保工作,很快就能独立操作。由于每天长时间泡在现场,下班回家一进门,爱人就打趣他身上全是燃气味。“我自己完全没闻出这个味嘛。”沈卫忠笑着说。
“把现场当赛场”训练了成百上千次
不懈的钻研让沈卫忠的业务能力有了快速提升,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技工。2013年,他代表公司参加苏州市燃气行业调压工竞赛。
以前没有参加过比赛,公司也没有专门的培训学院,更没有可供训练的设备,甚至没有指导赛事的师资。怎样才能进入“备战”状态?“直接把现场当赛场!”带着这样的想法,他细细琢磨比赛的流程,规划好工作和训练的时间,设计好科学的路线,连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要算好,以便完成日常任务后能留出足够的时间反复训练自己。
“我要不断训练自己在最短时间内,把燃气管网的压力调整到最合适的位置。”这一过程最关键的就是精准。为了达到又快又准的目标,从进场观察有无易燃易爆品,到排除故障接通燃气调好压力,沈卫忠私下训练了成百上千次。“如果平时训练时还要看着操作指导书操作,那在现场比赛一紧张,动作就慢了,所以我要训练自己‘只做不看’。”有时,为了改掉一个错误的习惯,最大限度达到考核标准,他会将每一个步骤重复几十遍,直至形成肌肉记忆。
正式比赛时,已经“实操”过很多次的沈卫忠,一举夺得第一名。此后,他的“赛程”越来越顺,多次获得江苏省燃气行业调压工竞赛、长三角地区燃气行业调压工竞赛、全国燃气行业调压工竞赛的名次。高超精湛的技术水平、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又让他获得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苏州市“最美劳动者”等荣誉,成立了苏州工业园区“沈卫忠劳模创新工作室”。
是“发明家”,更是“领头羊”
勤于思考,让沈卫忠成了公司的“发明家”。他在琐碎的工作中不断获得灵感,参与的SQS《研制便携型多功能简易扳手》被评为全国城市燃气行业2019年职工岗位安全“五小”创新优秀成果二等奖并获授实用新型专利。他还和其他同事一起研制了阀门启闭工具、多功能可移动式调压设备、阀门安全保护装置、天然气井盖开启工具等,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靠着一股钻研的劲头,沈卫忠成了技术“领头羊”。2021年6月,苏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成立了沈卫忠调压大师工作室,成了公司培养调压工人才队伍的“孵化器”。在授徒育人这条路上,他倾注了极大的耐心和时间,只要有空,就手把手地指导学员,还经常主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为学员参训提供帮助。去年4月,一名学员参加第四届全国石油石化专业职业技能竞赛夺金;当年10月,沈卫忠作为江苏省教练,带领学员参加“燃气杯”第五届全国燃气行业技能竞赛获得全国三等奖,这是本次江苏队唯一获得的奖项。在今年6月份的苏州市级比赛中,两名学员成绩又名列前茅,即将出征江苏省赛事。
“接下来,我将做好‘传帮带’,让年轻人充实到一线,保障城市供气‘大动脉’的安全。”沈卫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