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修尖兵炼成记
发布时间:2024-12-16 17:10:57
本报通讯员 汪梦圆 本报记者 陶睿
李永霞进行赛前培训。
李永霞获得第二届“匠心杯”装备维修职业技能大赛冠军。
江苏金陵机械制造总厂技术员李永霞、张雯集夫妇,被称为“航修伉俪,模范夫妻”。
今年9月26日,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匠心杯”装备维修职业技能大赛在四川省彭州市落下帷幕,来自江苏金陵机械制造总厂的李永霞斩获电子专用设备装调项目金奖。
千锤百炼砺锋刃:
“原来我的速度还能再提高!”
睁开眼,视线里都是电路图、故障点;闭上眼,梦里都是游走的烙铁、测试的数据。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她于深夜中忙碌,又在黎明启程。
上班时,争分夺秒、见缝插针地练习焊接;下班后,她用茶几改造的焊接台继续备战,一坐就是一整天,周末和假期也不出门。不管是厂里还是家里,她所到之处都是其精耕的训练场。
……
今年4月,李永霞决定报名第二届“匠心杯”装备维修职业技能大赛。“比赛项目涉及焊接、排故、测试,而备战时间仅有6个月,如何在短时间内突破当下、超越自我?”稍加思考后,李永霞便踏上了这条与时间赛跑的备赛之路。在她看来,“最好的出路永远都是勇往直前。”
比赛要求参赛人员必须佩戴指套和护目镜,焊接练习时间长了,李永霞的手指常常被勒得丧失知觉,鼻子下方也被镜托压出了明显的印痕。全副武装后,她必须保证每分每秒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经过大量练习,这种状态她能坚持的时间从刚开始的一个小时增长到五六个小时。其间,李永霞经常会被烙铁烫到、被镊子扎到,随着训练强度的越来越大,烫伤膏和创可贴变成其随身物品,她对灼伤后的疼痛感也逐渐习以为常,能够做到快速缓解,面不改色地继续操练。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恨不得把时间掰成几瓣用的练习节奏下,李永霞的焊接速度越来越快,在与外部选手的多次交手中均能名列前茅。然而,去长沙航院参加“匠心杯”赛前系统培训和选拔的经历却给了她当头一击。当时,培训老师要求备赛选手对两块电路板进行焊接比拼。“你都快焊完了,焊接速度这么快!”老师对另一名选手的称赞,让正在焊接第二块电路板的李永霞压力瞬增。将焊接工作完成后,她回想当时场景,发现用时竟然比平时焊接速度快了近20分钟。
“原来我的速度还能再提高!”此次比拼让李永霞认识到,通过厂内选拔、修理企事业单位集中选拔获得参赛的资格都如此不易,正式比赛时与众多顶尖高手切磋的难度可见一斑。自己只有把技能练到极致,才能在实操中驾轻就熟。
披荆斩棘无所惧:
“强大自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样的水平,能参赛吗?”焊接时常常出现“小意外”,有时候练习得越多,越能发现技能缺口。有段时间,李永霞每次焊接完的电路板都无法实现功能,沮丧和失落蒙上心头,她不禁开始自我怀疑。
“练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很正常,没有问题反而会是最大的问题,更令人忧虑担心。”焦虑之际,李永霞的伴侣——参赛指导张雯集的回答,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 有的是没焊接好,有的是电路设计问题,有的是测试方法不对……两人一同测试之前的故障电路板,仔细研究后发现诸多问题。“强大自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李永霞静下心来,针对出现的每个问题逐一进行专项训练。随着一个个问题得以解决,她不仅重拾了信心,焊接水平和排故能力也上了一个台阶。
“你只管训练,其他的交给我。”考虑到时间紧张,为使李永霞将全部精力投放在焊接能力提升上,江苏金陵机械制造总厂在标营厂区的江苏省引领性暨南京市国防工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为她安排了工位,荣获2018年IPC“手工焊接&返工返修”世界赛亚军及2021年“匠心杯”装备维修职业技能大赛电子专用设备装调项目第一名的张雯集悉心对她进行参赛指导。“很多细节看起来微不足道,可一旦忽视,往往会在关键时刻给予致命一击。”为提前适应比赛现场环境,张雯集经常提醒李永霞,要将室温调至36度后再全副武装地进行实战演练;也会将比赛所列项目涉及到的各类元器件分门别类地采购排列好,供她随时取用。
顺利通过系统选拔后,9月17日,参赛队一行前往四川省彭州市参加第二届“匠心杯”装备维修职业技能大赛。赛前,主办方为来自军兵种、武警部队及军工集团的429名军地“工匠”安排了近一周的封闭式培训,培训时间从早上8点持续到下午5点。为确保日常的训练节奏,李永霞在宿舍的卫生间里架了张小桌子,每天培训结束后给自己加练到深夜11点。
根据主办方提前公布的技术标准,张雯集和李永霞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考虑到赛场可能出现的各类情况,他们加急准备每个元器件型号,以便提前上手操作练习。整个备赛期,李永霞练习使用的电路板不计其数,总重量达到150余斤。
赛场亮剑展锋芒:
“务期必成,全力以赴!”
9月23日,为期3天的比赛拉开序幕,由于准备充分,第一天的理论考试李永霞便获得了满分。“重头戏在后两天的实操,绝对不能疏忽大意。”此时的她不敢有任何松懈,选择立刻忘记成绩,全身心投入到练习之中。
第二天,李永霞迎来了电子专用设备装调项目前两个模块——电子焊接与线缆线束的比拼。刺眼的白炽灯照亮整个比赛现场,她深吸一口气,登上了准备已久的“舞台”。刚开始,看到比赛和练习时用的电烙铁样式有些许区别,李永霞略显紧张,握着电烙铁的手止不住地颤抖。但看着面前类型杂、数量多的电路板,深知时间紧任务重的她立马调整状态,抱着“务期必成”的坚定信念认真比赛。“快点,再快点,还能更快。”手中是一个个元器件,脑海中是一个个焊点,恍然间,嘈杂的四周逐渐模糊,李永霞埋于案头、手随心动、目光如炬,在千万次操作中,一点点使出“加速度”、啃下“硬骨头”。两个半钟头转瞬即逝,等李永霞再次抬头时,比赛已接近尾声。她捏了捏发酸的手指,内心逐渐平静下来,告诉自己,“只剩最后一场比赛了,必须全力以赴!”
9月25日的比赛,李永霞要完成排故和联调联试两大模块,在排除5个故障后还需升级软硬件。她修复完最后一个故障并升级后,开始进行检验。此时,裁判指着她示波器上正确的波形,微笑着对摄影师说:“这就是成功了!”听到这句话,李永霞开心不已,嘴角不禁微微上扬。她环顾四周,发现裁判团队就围绕在自己身边,共同见证了此刻的成功。由于难度较大,这场电子专用设备装调项目的比拼,全场整体完成率不到10%,李永霞赫然在列。
“获得本次‘匠心杯’大赛电子专用设备装调项目金奖的是,李永霞!”伴随着主持人铿锵有力的声音,全场掌声雷动。砥砺深耕的执着镌刻出了所向披靡的实力,在这场装备维修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覆盖面最广、最具权威性的职业技能大赛中,李永霞从34名决赛顶尖选手中脱颖而出,以总分高出第二名26.18分的成绩勇得桂冠,实现“遥遥领先”。站在颁奖台上,她手捧金灿灿沉甸甸的奖杯,双手不再颤抖,笑容格外灿烂。
赛场上的佳绩,源自日拱一卒的坚持。身为修理技术员,李永霞负责复杂电路板的修理,系统掌握了某型飞机电子对抗系统内信号交联复杂、高频微带线难修的数字接收机模块、单比特模块和下变频模块的排故修理模式。面对众多机型的修理任务,在没有原理图的情况下,她不断试错、调试、故障定位、拆解维修,对经手产品操作追求零误差。
走下赛场,亦有长路在前。“事业部不仅要求我们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还要求我们在焊接、线缆线束等方面有着非常完备的技能,这为我本次参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班组分享会上,李永霞与同事们分享成功的经验。择一事、终一生,在航修报国的道路上,李永霞和同伴们一起奋力奔跑,不断追求卓越,用工匠人的执着与坚守托举起一架架飞机翱翔蓝天,在方寸之间的操作台前见证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