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总“三有”为职工托起“稳稳的幸福”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淮安市总“三有”为职工托起“稳稳的幸福”

发布时间:2024-12-23 10:06:24

本报通讯员 吴新宇 卢克余 记者 王鑫

全年投入968.8万元,帮扶服务职工1.47万人次;发放职工医疗互助金970.81万元,惠及职工5557人次;市县两级总工会资助职工子女275人,发放助学金95.4万元……这一组组数据,是淮安市总工会当好职工“娘家人”,关爱服务职工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淮安市总工会将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作为推进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困难帮扶、互助互济、维权服务等举措,为职工托起“稳稳的幸福”。

筑牢“兜底”防线,温暖职工心房

“这笔4万多元医疗‘兜底’救助金,真是雪中送炭!”“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工会伸出了援手,为我减轻了后续治疗带来的负担”……这些真挚的话语,皆来自医疗“兜底”救助的职工。

2021年开始,淮安市总工会建立完善职工大病保障和灾难性支出风险制度,在全省率先实施城市困难职工“兜底”保障工作,即困难职工家庭年度医疗支出除去医保报销之后,个人自付部分超过3000元的,将给予“兜底”解决。制度实施以来,为 140 多户身患重病的困难职工家庭“兜底”医疗费用近 100 万元。

同时,市总工会出台《关于做好城市困难职工多层次常态化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就业创业、医疗、互助、助学、生活等12项具体帮扶措施。

考虑到职工重病不仅给家庭带来经济重压,还会对家庭成员的身心造成巨大创伤,市总工会为困难职工家庭成员加大保障力度,购买258元“升级版”的“江苏医惠保1号”。仅今年,就有57户困难职工家庭196人享受到了“医惠保”。

“今年市总工会再次为我们困难职工家庭成员购买了医疗保险,又多了一份健康保障,真的太感谢了!”安道麦安邦(江苏)有限公司职工曹先生激动地说道。

打造“医”靠后盾,共筑健康防线

“2万元互助金已到账,请您查收!祝您早日康复!”这是淮安市总工会互助互济保障会发出的短信提醒。职工周女士就是众多受助者之一。做完乳腺恶性肿瘤手术的她,及时收到了市总工会结付的特殊疾病互助金。

据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互济会实行团体会员制,由基层单位工会组织职工团体入会,每人每年仅需缴纳50元入会费。入会单位的在职职工可享受特殊疾病互助金、住院补助金、意外身故补助金、意外伤残补助金、家属(子女)特殊疾病互助金等救助福利。特别是患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26类疾病时,最高救助金额可达3万元。

这项保障为职工构建起多元化医疗补充保障体系,已成为当地工会组织帮扶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被职工称为“第二医保”。互济会自1994年成立至今,累计救助超过10万人次,荣获首届“淮安慈善奖”。

“互济会让广大职工又多了一道医疗互助保障,更为我们身患重疾的职工筑起了挡浪坝!”周女士在收到互助互济保障金时,由衷地发出赞叹。

撑起权益“保护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上级工会不仅为我维权撑腰,还帮我找工作,这份关怀太贴心了!有了‘娘家人’这一坚强后盾,让我对未来做好工会工作充满信心。”这是前不久,淮安市区两级工会为依法履职的行业工会主席李顺庭讨回公道时,当事人发自肺腑的心声。

近年来,市总工会不断创新法律维权模式,实施全链条服务保障,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取得了积极效果。

在推进“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市总工会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健全劳动、知识、技术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实现了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今年以来,超80%的产改试点企业开展了“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覆盖企业超300家,惠及职工超4万人,试点企业技术工人月工资平均增幅达8%。

市总工会还联合法院、检察院、工商联、司法局、人社等部门出台相关文件,积极预防和妥善化解劳动关系领域风险隐患。目前,全市设立工会驻人社、法院法律援助站点16个,劳动争议巡回法庭10个,已为600余名职工和1500余家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其中,淮安区还被确立为全国工会“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试点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