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相机驻站运检的日与夜
发布时间:2025-05-15 09:14:41
本报通讯员 许馨妍
在特高压电网的钢铁脉络深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数据丈量设备的呼吸,用脚步镌刻安全的边界,用缺席的团圆换取千万盏灯火的温暖。吕南南,国网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一名普通的调相机驻站运检班组长、调相机检修工程师,既是精密仪器的“全科医生”,也是烟火人间的平凡父亲。他的故事,从晨露未晞的巡检开始,在传统与数字的碰撞中生长,最终化作城市血脉中无声流淌的光明。
与设备共舞的日常
清晨5点,±800千伏泰州换流站的调相机以每分钟3000转的嗡鸣声拉开班组工作的序幕,吕南南和同事们手持测温仪与巡检卡,穿梭在密集的设备群中。
300多个表计参数、7大类设备工况、10余项专业检测——每日3次的“全科问诊”容不得半分疏漏。
去年迎峰度夏期间,一天凌晨3点,1号调相机励磁系统突发告警,在刺耳的警报声中,团队仅用25分钟全员到位抢修。厂房的白炽灯下,安全帽下的汗水与设备屏的荧光交织,故障解除时东方既白,吕南南恍然明白:那些深夜的应急演练与事故预想,早已练就了他们的筋骨。
“特高压无小事”,办公室角落的应急床与24小时待命的手机是无声的见证。除夕夜,窗外烟花漫天,监控屏上的温度曲线却绷紧每一根神经。主机轴承Y向1微米的偏移、冷却水pH值0.1的波动——这些数字如暗流下的密码,稍有不慎便可能掀起巨浪。吕南南常说:“我们守的不是机器,是千家万户的呼吸。”
工装下的烟火人生
常年驻站工作意味着要远离家庭,团队成员年均出差天数达到230多天。为了让班组成员工作上无后顾之忧,吕南南所在的团队建立了家庭支持体系。
他们组建了家属联络群,设置了弹性休假机制,让家属们能够更了解他们的工作。正如一位家属所说:“你们保障的是万家灯火,我们作为家属肯定全力支持。”这句话成了团队成员们的精神支柱。
去年年终总结会上,吕南南提交了一项建议:为常年出差的同事定制“家庭关怀日”,增强家属对企业价值的认知,构建职工家庭与企业发展的情感纽带。窗外霓虹渐次亮起,监控屏上的数据如星辰闪烁。晨昏交替间,“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誓言,正刻在他们丈量设备的每一个脚印里——平凡,却滚烫。
在传统与数字间扎根
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吕南南的巡检本成了新旧交织的缩影:手写的“203.3兆乏”与智能终端的二维码并肩而立,系统每月自动生成上千组振动图谱,但老师傅仍坚持誊抄关键参数。“机器算得出数值,却摸不出10年工龄的‘手感温度’。”他摩挲着泛黄的记录本,深知人机协作才是最优解。
当城市沉入梦乡,换流站的嗡鸣仍在继续。吕南南和他的团队,用数据编织安全网,用缺席成全团圆,用滚烫的平凡书写着“光明守护者”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