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理工学院召开办学4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聚焦一流再出发 赓续奋斗铸辉煌

江苏理工学院召开办学4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

发布时间:2025-05-19 17:21:30 作者:耿晓喆

      首夏清和,芳草萋萋。5月18日,江苏理工学院召开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暨办学4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围绕产教融合、人工智能前沿探索与教育国际化等议题,擘画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新蓝图。各界嘉宾、海内外校友近千人齐聚一堂,共庆学校办学40周年。


聚焦前沿,打造“AI+合成生物”科创高地

       会上,江苏省级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学院紧密对接江苏“1650”产业发展体系,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和合成生物产业领域,聚焦生物信息智能计算、合成生物、生物智造、基因大数据分析等多学科交叉前沿方向,旨在建设国内一流、世界水平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平台。

       作为江苏省内唯一“以合成生物学为特色,培养‘AI+合成生物’复合型人才”的人工智能学院,江苏省级人工智能学院依托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省重点学科,聚焦生物信息智能计算、基因大数据分析等前沿领域,已组建生物分子智能计算与合成制造创新团队,研发的CoDock系列算法在国际生物大分子结构预测竞赛中连续多次排名全球第一。

      学院将重点建设生物医药数据科学等新专业,打造国家级“AI+合成生物”科研平台。未来三年,学院将培养100名以上复合型人才,推动至少3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助力江苏打造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合成生物产业创新高地。


多元融合,构筑校企协同育人新生态

       其间,江苏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共同体成立。共同体以“协同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实施“学科共建计划”、建设“数字教育平台”、开展“百企千岗”工程、发布“年度发展白皮书”等,打破校际壁垒,凝聚发展合力,致力于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升共同体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同时,通过共享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共同借鉴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协同打造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江苏模式”,为全国一流应用型高校建设提供“江苏方案”。

       会上,江苏理工学院与张家港市人民政府、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单位签订政企产教融合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聚焦集成电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共建研究生工作站、推行“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了“产业出题、学校答题、协同破题”的创新生态。

这是该校以“三个融合”构建应用型大学新生态的务实之举。学校深化产教融合,联合行业龙头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推行“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深化校城融合,深度融入常州智能制造名城和新能源产业高地建设,打造技术转移中心,建强国家大学科技园;深化科教融汇,以科研反哺教学,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

开放办学,持续探索海外办学新路径

      会上,江苏理工学院哈萨克斯坦郑和学院同期揭牌。

      近年来,江苏理工学院不断探索海外办学新路径,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新需求,与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建设哈萨克斯坦郑和学院。在阿斯塔纳设立郑和学院语言文化教学中心,配备智能化汉语语言教室和沉浸式郑和文化展馆,建成集语言教学、政企联络、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学校教学平台、区域联络枢纽和中国故事窗口。在阿拉木图联合远东控股、丝路国际等走出去企业,定制“丝路人才赋能计划”,打造“智能缆网、智能电池、智慧机场”“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实施“文化传播与技术输出并进”的战略布局。

郑和学院项目建设已迈出坚实步伐,计划在阿斯塔纳市建立5个国际中文授课点,为哈萨克斯坦20个地区教师提供教师技能培训,同时开展新能源汽车服务、跨境电商等专业学历教育。今年7月,首批哈萨克斯坦中学生夏令营将赴常州,在常州新能源企业车间与留青竹刻工坊之间,感受现代技术与传统文明的交融之美。(吴文龙  许琳  王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