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城精锻:鼓励创新创造 打破职业天花板
发布时间:2025-05-20 09:05:13
日前,在位于常州武进国家高新区的江苏龙城精锻集团有限公司机加工车间,一场关于“蓝领价值”的革新正悄然发生。公司工会主席时晓东以“让技术工人活得有尊严、干得有奔头”为理念,推动构建“成长型”产业工人培育体系,将传统制造车间打造成技能人才的“孵化器”。
面对制造业“技工荒”的行业痛点,时晓东打破传统管理桎梏,推动制定《蓝领职工评价及管理规定》,建立“技能+绩效”双轨激励体系,推进精益制造,鼓励创新创造。高技能人才可结合自身技能特长及职业规划,向技能工匠、管理岗位或技术岗位发展,配套差异化的薪酬补贴和晋升通道。“这种‘技高者多得、创新者有位’的生态,为企业培养了上百名蓝领工人,高级技工占了蓝领总人数的三分之一。”2024年,公司蓝领团队提出的47项整改方案中,126条技改建议转化为生产力,师徒结对培养产生的21名新生力量已崭露头角。
机加工线长李阳的成长颇具代表性,他凭借过硬技能、精湛的技艺不断提升机加工节拍,获评A类蓝领。“从原来的六七百件提高到现在的八九百件,让整个效率有了提升。”李阳说,技能提升了,制造成本降了,他的岗位津贴也升了。如今他每月可以获得公司1500元的岗位补贴。
在公司模具车间,负责模具工装的组长叶峰正在对他最新的发明专利——新型多功能分度器进行调试,让其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叶峰介绍说:“该项新发明每年可增收40万元,成为公司独有的、能适配多种机加工设备的‘四轴’式先进工装。”自2019年起,他带领团队完成了30多项创新,为公司节省成本上百万元。
如今,公司人才培养的“乘数效应”清晰可见。2名金牌工人和1位武进工匠领衔技术攻坚,4名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与2名市级劳模树立标杆,从市工人先锋号到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从技术尖兵到模范集体,立体化的人才矩阵正持续拓展产业工人发展空间。
吴文龙 史莲寅 何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