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门做饭”火了?你会约吗?
发布时间:2025-05-21 16:07:52
专职“上门代厨”大半年的小孟说:“如今,很多人都找厨师上门做饭,目前,平均下来每天都能有一单,有的顾客还会询问‘包月’的价格。”
“以前代厨主要服务聚会、家宴等需要一大桌子菜的场合,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日常也有代厨的要求。”小孟告诉记者,厨师可根据消费者的口味、喜好等定制菜品,又能替代外卖食品、预制菜等,“上门代厨”的高性价比兼顾了年轻人“不想做饭”和“好好吃饭”两种生活需求,所以,市场热度逐渐高涨。
姚青是在广西工作的东北人,他对记者表示:“平时工作忙碌,很少下厨。每天打开外卖软件都不知道吃什么,于是请了代厨上门,只做一荤一素两个菜。”对于姚青而言,每月一千多元的厨师费用,和点外卖的花费无异,却能吃得更健康。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社交平台上的“上门代厨”“上门代炒”“上门代做饭”等宣传广告不在少数。这些广告宣称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提供不同菜系的“上门代厨”服务。根据各地消费水平和菜品数量,“代厨”收费标准从68元到几百元不等,如需代买菜、洗碗等则另外收费。
多名南宁“上门厨师”告诉记者,目前各地“上门代厨”服务发展火爆,有部分厨师合伙成立了“上门代厨”的专业公司,甚至有些提供保姆和家庭清洁的家政公司也将“上门代厨”再次开辟为新的业务领域。
在南宁从事“上门代厨”近两年的老韦在今年3月份注册了一家公司,通过团队专业开展“代厨”业务,团队成员有专业厨师,也有厨艺爱好者。随着代厨服务团队人数不断增多,老韦坦承,目前人员的培训管理以及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让“上门经济”日渐火热,然而作为新的服务业态,“上门”服务的消费场景往往在私密性较高的家里,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在享受上门服务带来便利的同时,可能会涉及到食品安全、隐私安全、人身安全等诸多安全性问题。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烹饪专业教师、副教授林叶新博士告诉记者,上门代厨早在5年前就在国内逐渐流行,最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其出现填补了餐饮市场该领域的空白,可以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为不愿做饭、不方便做饭的人士带来了便利。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律师团律师王创华表示:“消费者在选择‘上门代厨’服务时,如若是通过第三方公司、平台等,由其指派厨师上门,则属于消费服务法律关系,公司与厨师之间形成劳动法律关系。如果消费者直接找到厨师本人,那么,二者之间则形成劳务关系,消费者要对上门厨师的人身安全承担责任。”要促进代厨行业良性发展,不仅要针对“代厨”的服务标准、食品安全等方面制定清晰、可操作性强的行业标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也需要加大监管力度,促进服务规范化,并且畅通维权渠道,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唐楚尧表示,由于多是私下交易,目前部分代厨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及服务水平尚未纳入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范围,市场上的兼职代厨多为无证无照经营,一旦双方发生消费纠纷,相关的侵权责任认定、权益保护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此外,代厨水平和售后服务缺乏统一标准。甚至有部分人士打着“代厨”名义,上门从事其他非法活动,这也为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了隐患。建议消费者选择正规机构的上门代厨服务,要注意查看商家的营业执照、从业人员健康证、餐饮服务许可证等有关证件。
据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