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宁:“能级协商”催生职工创新“蝶变效应”
发布时间:2025-05-26 08:47:06
本报讯(记者 刘蕾蕾 通讯员 孟晓俊 王阿芹 周永祥)2024年,全县有13项创新成果自主申报至全国职工“五小”创新成果库,6项创新成果自主申报至省总职工“五小”创新成果库……这些成绩的背后,“能级协商”功不可没。近年来,阜宁县总工会将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作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高产业工人经济待遇、激发产业工人创新热情的一项重要举措抓紧抓实。通过将职工技能等级、创新创造与薪酬晋级、荣誉奖励等挂钩,在为职工赢得好“薪”情的同时,也催生出职工创新“蝶变效应”,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成果丰硕。
“能级工资”的本质是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目的是通过这一机制的实施,培养和激励更多员工走上创新成才之路。为此,阜宁县总工会首先从提升职工技能素质入手,积极推动建立由院校、企业、培训机构等共同组成的职工技能培训校企合作联盟,发挥阜宁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以及各类实训基地、企业培训中心的作用,建立机电技术应用、光伏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4个专业群,每年有1000多人通过培训获取相应等级证书。
江苏中成紧固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阜宁首批开展“能级工资”协商的试点之一。据工会主席赵冠兴介绍,他们通过“能级协商”形成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贡献突出者多得、标杆典型者多得的正向激励机制,极大地激发了职工求知提技、创新革新的热情,11名员工发挥自身技术专长,取得了6项“五小”创新成果、3项发明专利的好成绩,公司按所创造经济效益的比例发放专项奖励金8万多元。
“能级”决定“薪级”,“薪级”激励“创新”。江苏恒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42名职工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实现技能等级提升后每月增加基础(津贴)工资300元,12名在各级技能竞赛中获奖的职工拿到公司500—2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对于8名有科技创新成果、发明专利的职工,公司按照他们所创造经济效益的比例发放专项奖金4万多元。
江苏托普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技术总监李俊荣,通过上百次配方迭代与工艺革新,陆续开发出散热型防爆胎、沙漠越野胎、多内胎载重轮胎等系列产品,构建起涵盖19项专利(含18项实用新型专利及1项防滑外观专利)的技术生态体系。其中拼接式实心载重胎体于2023年斩获“江苏精品”称号。2024年李俊荣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对热心于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的职工给予重奖,是一种‘双赢’的好举措。职工奖励拿得越多,公司的经济效益就会越好”。盐城神瑞胶带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树年介绍,今年他们通过集体协商,增设技术创新改造及先进操作法奖,按五个格次分别奖励300—30000元。盐城淇岸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协商也增设了“产品开拓奖”“降本增效成果奖”等奖项。员工获得产品开拓奖的奖励5000元;降本增效成果奖按实绩分别奖励5000元、4000元、3000元,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企业用真金白银奖励敢于首创的优秀员工,职工用丰硕的创新成果回报企业的厚爱。2024年,全县有近百项创新专利和成果面世,100多名产业工人由“工”变“匠”。今年推荐上报的24名“盐城市劳动模范”人选中,有9名是来自企业一线职工中的创新典型代表。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技能技术提升、职称职级晋升、创新创造奖励、工匠培育、荣誉奖励、学历补贴等写进集体协商合同里,这预示着今年将有更多职工向‘新’发力,也会有更多创新成果面世。”阜宁县总工会分管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