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骁骁:深耕知产保护一线,做创新者的守护人
发布时间:2025-06-30 09:29:16
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供图。
知识产权是创新发展的刚需,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活力。在南京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沿阵地上,有这样一位检察官:她以专业素养破解新型案件的复杂难题,以创新思维探索综合履职的多元模式,以司法担当为企业创新发展筑牢法治屏障。她就是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以下简称“南京铁检院”)刑事检察部主任张骁骁,一位在知识产权检察领域深耕多年、屡创佳绩的“法治卫士”。近三年来,她办理刑事案件125件,2024年办案量位居全院第一,用扎实的办案成效诠释着新时代检察人的责任与担当。
攻坚疑难案件,锻造知识产权保护“铁肩膀”
“知识产权案件往往涉及复杂的法律关系和技术壁垒,办理时必须兼具法律智慧与创新思维。”张骁骁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她办理的案件中,既有传统的商标侵权案,也有新型的电子商标案,每一起案件都凝结着她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
2022年,张骁骁承办了江苏省首例电子商标案。面对新型的侵权形式,她敏锐意识到案件的特殊性:“电子商标的呈现方式不同于传统实物商标,如何固定证据、认定‘商标相同’是关键。”为破解这一难题,她引导侦查采用“全流程测试录屏”的方式,对扣押的6000余个蓝牙耳机逐一进行连接测试,同步录音录像留证据。同时,她邀请高校专家、市场监管部门共同研讨,形成“电子形式与注册商标实质相同”的认定共识,最终该案获苹果公司高度肯定,成为电子商标保护的典型范例。
随着科技发展,知识产权犯罪方式日趋复杂,跨区域、跨部门协作成为常态。在办理中央五部门联合挂牌督办的服装美术作品侵权案时,她就遇到了认定难题。张骁骁没有退缩,她积极协调公安机关创新取证方式,对正版和盗版衣物进行实物比对,再对美术作品图案与盗版衣服进行图与物的比对,锁定侵权事实。近三年来,她办理的125件刑事案件中,不乏入选省市级参考的案例和典型的“硬骨头”案件,展现了她在新型、复杂案件中的攻坚能力。这份专业与创新,让她在重大疑难案件办理中屡获突破。她2次因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获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有功个人”,1件案件入选省院参考性案例,1件案件获南京市院“案例工作一等奖”,3件案件入选南京市院典型案例。
创新监督机制,筑牢司法公正“防护网”
“法律监督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既要敢于监督,更要善于监督。”张骁骁在工作中始终秉持这一原则,通过“一案四查”工作法,在办理刑事案件的同时,同步审查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监督线索,推动形成知识产权综合保护格局。
在郭某某等人侵犯著作权案审查中,她发现某基层法院在民事案件审理中未及时解除财产保全措施。“虽然这是民事审判活动中的细节问题,但却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她立即通过内部线索移送机制,与诉讼监督部门协同发力,最终促使法院依法解除保全措施,这一监督案例成为南京检察机关强化民事审判活动监督的典型样本。
案件突破之外,张骁骁更致力于探索机制创新,力求让权利保护“跑赢时间”。她深知知识产权维权周期长、赔偿难的痛点,积极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引入知产案件,使赔偿程序得以与刑事追责同步推进。“刑事案件从立案到审判结束动辄半年,被告人罚金一交,权利人再打民事官司很可能拿不到钱。”她解释道。在她的不懈努力下,2024年,她成功推动16件案件开展综合履职,数量居全院首位,帮助南京行狐公司、茅台公司、凤凰集团公司等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78万余元。
深耕社会治理,争做法治文明“传播者”
“检察工作不仅要办好案件,更要通过案件发现社会治理痛点,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张骁骁在办案中始终坚持“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理念,将司法办案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通过制发检察建议、开展法治宣传等方式,从源头防范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在办理一起假冒“信义”玻璃案时,她注意到行业内仿冒乱象并非个例。“许多小企业认为‘用个商标没什么’,对侵权风险认识不足。”为此,她向门窗行业协会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其在行业内开展普法宣传。此后,该协会不仅在内部进行提醒,更在年度大型行业展览活动中公开倡导尊重知识产权。在办理栖霞汽配城内某门店销售假冒汽车配件案件中,她同样将办案效果延伸至社会治理层面,推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展筛查并作出30件行政处罚。这种从个案中提炼共性问题,向玻璃、汽配销售等多个领域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做法,有效推动了知识产权保护从“事后打击”向“源头预防”转变。“刑事打击端掉的是制假窝点,而有效的行业治理和社会普法,才能从源头上阻断侵权产品的流通链条。”她强调说。
2024年10月,张骁骁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转变,从深耕的知识产权岗位调任刑事检察部主任,负责对接铁路刑事案件并统筹部门工作。“以前专注办好手上的案子就行,现在则要站在更高的层面,统筹协调、推进机制建设、对接多个上级部门,挑战不小。”她坦言,身兼办案骨干与部门负责人的双重角色,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高强度的办案和管理工作背后,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全靠丈夫‘错峰带娃’。”张骁骁笑着说。丈夫在工作日主动承担起照顾孩子的重任,支持她常常加班至深夜;而当丈夫周末需要出差时,她便全心投入,做好两个孩子的“周末妈妈”。“周一到周五他支持我在工作岗位上冲锋,周末则由我来守护家庭后方,这是我们心照不宣的默契。”从2014年研究生毕业进入检察院,到如今成为南京铁检院骨干,张骁骁始终坚守着那份初心:以扎实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实际行动,守护创新之火,捍卫法治之光。
付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