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在乡村振兴热土上的“电驴书记”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奔波在乡村振兴热土上的“电驴书记”

发布时间:2025-07-11 10:40:42

一面党旗,一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辆电动车,组成了珥陵镇珥城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忠阳的微信头像,也是他被群众称为“电驴书记”的最佳“图文诠释”:5年来累计行程近10万公里,电动车不仅是他走村串户的亲密“战友”,更是他的流动“办公室”。

今年,周忠阳获评“镇江市劳动模范”。事实上,他早已载誉无数:作为镇江市“千名领先”村书记,领航乡村振兴;以丹阳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身份,危难时刻尽显担当;更以丹阳市一线优秀党员先锋姿态,扎根基层冲锋在前。

党建领航:

从“质疑声”到“主心骨”的蜕变之路

2020年,周忠阳离开他在服装行业20余年打拼出的一番天地,接过了带民致富接力棒。一个新手书记,又曾经是企业老板,能把村里搞好吗?面对质疑,周忠阳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最好的回应。

多年来,这位“70后”书记事事冲在前、干在先、做表率:蹚过齐膝的积水转移汛期受灾群众、冲进起火的民房徒手拎出煤气罐、逐一化解历史遗留矛盾,用“铁脚板”丈量民情,用“硬肩膀”扛起责任。

周忠阳深知“班子强则村子兴”,首创“走班制”替代传统“坐班制”,带领村“两委”成员将办公地点搬到田间地头、百姓家中,还通过优化结构、严格制度、狠抓作风、强化管理,推动各个村组支部紧密团结在村党委周围,拧成一股绳。同时,他以创建“五星党支部”为抓手,推动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激发村党员“亮身份、做表率”的行动自觉,切实把村党组织打造成了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产业破局:

激发村级经济“造血”动力

珥城村集体经济底子薄、“造血”能力弱,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仅89万元,直接限制了服务村民群众、开展村庄建设的步伐。为了扭转“靠援助发展”的困境,周忠阳骑上“电驴”,跑政府、进部门,对接资源;转村头、串街头,摸清家底;参访富裕村、求教老书记,学习经验……

在他的带领下,珥城村积极盘活存量资源,对老工商所、珥东建材市场等村级资产进行重新发包,年租金收益提高了10万余元。在全市率先试点建立了乡村振兴联合体党委,集聚市委办、城管局、市场监管局、农商银行等党组织力量,高品质建设乡愁记忆与草根创业街区,定期组织庙会、展销会,实现年收入超40万元;升级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水果市场,改造成30间商铺,不仅给村里带来了20多万元的租金收入,还有力改善了市场周边环境秩序。

有了发展的硬载体,周忠阳进一步把目光投向珥城特色农产品身上,组织村里的种植养殖大户成立了乡愁记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了“珥城”商标,推出了“打架蟹”品牌,拓宽了优质农副产品“出村进城”路,当年就实现收益10余万元。在周忠阳的带领下,仅用了2年时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翻了一番。2024年,村级可支配收入超过300万元。

民生作答:

从“微治理”到“大幸福”的升级实践

“村民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的‘施工图’。”周忠阳推行“微网格+积分制”治理模式,将全村划分为35个微网格,组建由党员、乡贤、退役军人组成的“三活”网格员队伍(活地图、活档案、活户籍),解决道路亮化、污水管网改造等民生问题,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

围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周忠阳注重发挥党员的示范作用、群众的主体作用,按照村、村民小组、村民7∶2∶1的比例出资建造菜地篱笆围栏、美化门前道路等,交由村民群众做好日常保洁、维护保养,并建立积分管理制度,作为年底美丽村户、文明家庭等评选表彰的依据,以“党员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村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行动自觉。

“要把村民的事、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周忠阳始终践行着这句座右铭。2022年12月,他当选第十四届江苏省人大代表,这份荣誉让他深感责任在肩。在他的带领下,珥城村先后荣获省级创业型社区、省级示范农家书屋村、镇江市双拥模范村、镇江市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等称号。从村头巷尾到省人大会议现场,他始终以百姓需求为导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的使命与担当。

一辆“电驴”,在阡陌纵横间划出乡村振兴的奋进轨迹;三重担当,于细微处彰显基层治理的为民情怀。“怀揣着村民的期盼,我们将继续铆足干劲,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用心扮靓人居环境,用情守护困难群众生活,让珥城村美出新高度,让百姓日子甜得更实在。”周忠阳坚定地说。

魏郡玉 印牧欣 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