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球培训火热,南京消协发布提醒
发布时间:2025-07-30 09:46:41
本报讯(记者 万森 通讯员 宁市轩)记者昨天从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苏超”火热,暑假期间,南京少儿足球培训同样火热,足球装备消费也显著增长。为保障广大家长及青少年的合法权益,避免消费纠纷,南京市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相关消费提醒。
理性选择培训课程。考察培训机构经营资质,报名前,务必核实培训机构的经营资质(营业执照、办学许可等)、教练员资质及场地安全性。避免选择无证或资质存疑的“黑机构”。
试课体验先行。切勿仅凭宣传或热度冲动报名,建议报名前先到机构试听课并亲自带孩子体验,观察教学内容、教练水平、课堂氛围及场地安全(如是否具备护具、急救箱等,草皮等维护是否符合青少年训练标准)。
明确合同条款。报名时务必签订书面合同(协议),签订前要仔细阅读并理解合同内容,重点关注课程内容、课时安排、教练配置、费用构成、退费规则、安全保障责任、请假补课办法、有效期等核心条款,对口头承诺务必要求其写入合同中。谨慎对待预缴费用,合理规划投入预付费风险意识。资金去向要明确。无论线上线下支付,务必保留好付款记录、合同、收据、发票等凭证,明确款项性质,同时要及时了解预付款的使用情况。
选购足球装备,安全实用的关键装备并非越贵越好。目前,“苏超”热潮带动了球衣、护腿板、足球鞋等装备,销量持续上升。建议家长要结合孩子的年龄、训练强度及实际需求购买装备,不要盲目追求高价产品。
安全防护第一位。护腿板、足球袜等是重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务必要选择符合安全标准、大小合适的产品,并教导孩子正确使用。过于廉价的防护产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要慎选。
科学训练,防暑降温。暑期天气炎热,要关注防暑降温措施是否到位,科学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时长,保证孩子有充足的休息和恢复时间。参与活动,理性判断。对于某些培训机构推出的相关“联赛”等类似活动,应提前了解活动性质、目的、规则、安全保障措施以及是否额外收费,综合考量是否适合孩子参加。
增强维权意识。妥善保存证据如在消费过程中遇到培训机构资质造假、虚假宣传、霸王条款、产品质量不合格等问题,请注意收集并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与经营者沟通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通过12315或12345投诉举报热线电话,或登录“全国12315”网站、“全国智慧315”小程序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