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国新:红土地上的站库“守护人”
发布时间:2025-08-07 09:43:14
通讯员 桑瑶 记者 陶睿
鬓霜未改初心志,老骥伏枥写担当。
盛夏的百色大地,热浪袭人。百色油区子寅油田1#接转站门口的“精细管理、精心操作”八个大字,在骄阳下闪闪发光。这座集注水、集输、处理、外销于一体的原油站库,是百色油区原油稳产5000吨的“心脏”。57岁的江苏矿业南方分公司采输班站长章国新,是这个站库的守护人。
攻坚克难挑重担
2019年,面对流转区块百色油区抢投产的艰巨任务,采油队长章国新从域内奔赴刚组建的南方分公司,成为江苏油田拓展域外资源接替重任的一员。1#接转站停产多年,院内杂草丛生、蚊虫肆虐,设备流程腐蚀严重,数据资料遗留不全……踏上红土地,摆在章国新面前的是以1#接转站为核心的生产流程设备的全面恢复。他与大家一起查资料、跑厂家、选型号、定参数,研究流程走向、设计改造施工方案,加班加点协调施工事项、攻克技术难题。2个多月后,1#接转站顺利实现了原油集中处理和外销。
1#站通常每4天外销原油1次,需在2天内处理合格库存。去年10月,原油外销广东湛江后,章国新接到了台风预警信息。他立马带着注水岗职工和倒运岗司机,连续一周驻站抢检抢运抢销。每4小时取样分析沉降罐原油,每小时调整三相分离器界面……经过8天奋战,他们抢销原油3次共206吨,避免了全油区在台风期间涨库停产。在大家的精心呵护下,1#接转站已经从初期的平稳运行阶段迈向高效运转阶段,取得连续5年原油稳产超5000吨的佳绩。
精细管理展新颜
百色油区采用单井车拉油生产模式。站库每日对沉降罐原油吊样分析,监控油水层变化,并通过三相分离器调控脱水、加温,处理后污水回注,合格原油外销,1#接转站闭环流程原需4天。章国新优化流程、提升效率,每日7:30到站处理前日原油,经加热、脱水后转入中转罐精细加工。针对部分油井套损严重、泥沙淤堵管线问题,改造输油流程,便于冲洗淤泥。改造后外销周期缩短至3天,合格率从90%升至97%,但工作量大幅增加,他常常忙碌至傍晚。
“我们要在日常生产中不断思考:如何将江苏油田精细化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融入百色油区的现场生产管理中。”安全环保管理工作中,章国新将装车泵和循环泵的30千瓦时老电机分别改换为15千瓦时和22千瓦时新电机,节约电费30%以上;针对百色雷雨天气带来的安全隐患,将站内2个储油罐顶的老式阻火器全部更换成更加灵敏的新式阻火器,在浮标液位计基础上加装雷达测距液位计,减少了计量误差,还无需员工上罐操作。如今,偌大的1#接转站仅靠章国新与注水工两人值守,几十台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一专多能”保生产
近年来,油田在百色探区实施全流程大包经营模式,江苏矿业发挥“采捞作一体化”优势,探索“一专多能、一人多岗”模式。为了适应站库的原油化验、外销、设备维修等岗位的工作,章国新勤学苦练了多门手艺。
今年3月,1998年投用的2号泵因管线进油不畅通,导致机械密封磨损、漏油严重。在没有机械密封配件情况下,章国新绘图加工配件,让老旧设备继续服务生产运行。“百色油区地处偏远,平时的设备保养、故障维修都得靠我们自己。”章国新说,光这台泵的维修费用就节约了4000多元。“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去年12月,他维修仑22-5井抽油机变速箱,对其解体更换轴承、调节齿轮间隙,仅用3天就恢复生产。看到自己修好的10台变速箱,以及去年南方分公司维修成本较前3年降低90%这一数据,章国新很是开心。
未因鬓染霜华减壮志,更以寸心丹忱写担当。南方分公司驻地门口的大榕树,枝干遒劲、根须蔓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石油人章国新扎根红土地,将滚烫的初心深深烙进了域外资源接替的奋斗年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