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5-08-11 09:44:19
本报讯 (通讯员 钱茹冰)如何让工会组织真正扎根基层、服务直达职工?苏州近日出台《关于推动苏州市“小三级”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聚焦镇(街道、开发区)总工会、区域性行业性“小二级”工会联合会、用人单位工会这三级组织体系,推出三大方面11条具体举措,着力打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让“工会就在身边”成为苏州职工的切身感受。
“小三级”工会是服务职工的前沿阵地,是工会参与基层治理的关键力量。《意见》明确,苏州将推动符合条件的镇(街道、开发区)普遍建立总工会,大力发展和规范作为中间枢纽的“小二级”工会联合会。重点推动25人以上用人单位应建尽建,尤其关注头部平台企业在苏机构、“三有”(有固定场所、10名以上员工、生产经营活动)非公企业及专职人员社会组织,最大限度把包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内的职工组织起来。扫码入会、集体登记等便捷方式将被广泛应用,方便职工“一键”找到组织。
服务将更贴心、更精准。各级工会干部需常态化开展“三见三谈”活动,切实摸清职工急难愁盼,确保职工“话有地方说、说了不白说”。在坚持做好传统工会服务品牌的同时,深化拓展疗休养、困难帮扶、心理关爱、婚恋交友、学历提升、“苏工暖新”等“8+X”服务项目,延伸“娘家人”关爱触角。同时,全市将着力构建“10分钟工会服务圈”,打造“镇区有中心、区域有站、企业有家、户外有点”的阵地网络,并推动职工服务中心(站、点)与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互联互通,实现“一站式”服务。智慧工会建设同步推进,让职工享受资源获取、事务办理、场馆预约等“一网通办”的便捷。
为确保“小三级”工会高效运转、充满活力,《意见》提出多维度保障措施,包括分类制定工作规范,鼓励基层探索形成“一镇一品”特色;用好工会社工和志愿者队伍,探索“双社联动”机制延长工作手臂。此外,将建立优秀工会干部“种子库”,加强人才培养储备。
“小三级”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苏州将全面推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发挥其源头预防、就地化解劳动纠纷的独特优势。大力推动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提质增效,目标实现已建会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全覆盖,其他类型建制率达95%以上,职工对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的满意度超90%。职代会提案、集体协商等将成为为职工排忧解难的主渠道。同时,工会工作将深度融入全市发展大局,组织职工围绕重大战略、重点产业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苏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意见》落地见效,苏州建立了市、县、镇三级工会联动机制,将推动建立镇级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在组织覆盖、服务提质、机制优化、作用发挥等方面全面发力,实现“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更加健全、运行机制更加优化、建设更加富有活力,把职工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力争形成一批具有“苏州特色”的“小三级”工会建设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