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工没有签订合同,工伤如何赔偿
发布时间:2025-09-01 10:20:48
律师您好:
我是建筑工地的一名农民工。2023年3月15日,当时因为同村的工友说一个建筑工地需要人手,就跟着一起去干活。因为法律意识不强,当时没有签劳动合同一类的书面文件,公司每个月发放工资。今年一月份我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了意外,在搬运重物的过程中摔折了腿。但在申请工伤赔偿时遭到了雇主拒绝,我想请教下,我这种用工情况应该怎么做才能获得赔偿呢?
宿迁 王先生
王先生您好:
一般情况下如果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并发生工伤,赔偿问题可能会比较复杂。但劳动者依然可以依法要求相应的工伤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若已建立劳动关系但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一规定明确了用人单位在未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应承担的经济责任,所以您针对这一点是能够向用人单位申请经济补偿的。接着说,您这个工伤赔偿的问题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确认劳动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种情况可视为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样您需要的首先是与用人单位确认劳动关系。由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首先需要证明您与建筑公司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我们在司法实践中可通过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方式来证明,您可以找同村的工友、单位负责人去证明您在工地工作这一事实。而且,您银行卡的收入明细,也能够成为辅助证明。
二是关于申请工伤认定。在劳动关系得到确认后,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在申请时,需要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以及医疗诊断证明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接到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并对工伤事故进行调查核实。如果认定为工伤,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发出工伤认定决定书,如果不认定为工伤,则会发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经过认定为工伤后,可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评估工伤伤残等级。
三是关于赔偿。根据鉴定的工伤伤残等级和当地的工伤保险政策,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赔偿项目通常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食宿费、康复治疗费等。因工伤造成的停工期间的工资和福利等经济损失,具体的赔偿标准根据不同的工伤伤残等级和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实际生活中,很多工人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那么他们的权益很容易会被侵害。由以上案例可知:即使用人单位与工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发生工伤,他们仍然有权依法申请工伤赔偿。只要能够证明与雇主之间的劳动关系,他们就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每一位劳动者来说,无论其身份、职业或是地位如何,他们的合法权益都应得到平等和公正的保护。所以,只要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即使没有书面合同,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受伤仍然有权申请工伤赔偿。
在此,我们提醒广大劳动者,当遇到此类情况时,可以通过收集相关证据来证明与雇主之间的劳动关系,如工资条、工作证、人证等。像王先生的情形即使没有书面合同,只要证明与雇主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在工作过程中受伤仍然有权申请工伤赔偿,王先生的权益是能够得到保障的。这不仅是维护劳动者个人权益的问题,也是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和法治建设的问题。我们应当积极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权益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共同努力,为劳动者提供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和安全的就业环境。
宿迁市法律援助中心援助律师 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