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昆山工会“破次元”上好“开学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5-09-02 09:35:23
本报讯(通讯员 王雨婷)当书中的人物走出纸页,站在面前亲口讲述自己的故事,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这些听起来有些“遥远”的词汇,又如何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里?9月1日,全国轻工行业“大国工匠”、圆珠笔头核心技术攻关者金兆联走进昆山城北中心小学,讲述团队攻克技术难关的故事。台下,孩子们一边翻阅《劳模工匠进校园读本(小学版)》中关于他的章节,一边聆听“书中人”现场讲述,抽象的“工匠精神”一下子具象起来,变得可触可感。这样的“破次元”实践还在昆山多所小学同天上演,苏州劳模李恒、昆山劳模李雪梅、陈卫华等各级劳模走进校园,用真实经历诠释何谓“精益求精”,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劳动的光荣与创造的伟大。
这些精彩的“开学第一课”,背后是劳模与《劳模工匠进校园读本(小学版)》的三年迭代升级。2023年,昆山市总工会在全国首创劳模主题校本课程《劳模工匠进校园读本(小学版)》,探索工会推动劳模精神课程化进校园的新路径。读本精选12位劳模事迹,作为劳动教育补充教材向全市95所小学发放6000余册,覆盖学生3万余名,“劳模读本进小学课堂”也成功入选中华全国总工会创新案例。2024年,为推动读本真正用得好、见效实,昆山市总工会举办“劳模工匠进校园优质课评比”,来自全市小学的66位教师深耕教学实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为读本使用提供了规范化、高质量的教学支持。
今年,读本应用又开始教学新尝试,让劳模“破次元”从课本走进课堂。读本故事中的劳模人物李永今年获评全国劳模,5月,李永亮相昆山信义小学,依托读本上了一节《冠军是怎样炼成的》的原创教学课。作为“中国工人大思政课”省级示范宣讲直播活动,通过云端直播吸引超300万人次观看,为新学期全面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此外,信义小学还同步上新了“劳模宣传栏”,将劳模事迹“放”到孩子们每日必经之路,打造可持续感知的劳动教育实体阵地,让榜样的力量走出书本、留在学生身边。
“劳模读本并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我们工会宣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大舞台。”昆山市总工会负责人表示,“我们一直在推动读本的‘创新+’,拓展读本功能和作用,跳出阅读讲劳模和劳动故事。今年我们提出了让‘故事里的劳模’讲‘劳模的故事’,就是想让孩子零距离与劳模互动,让学生们更直观、更立体地参与体验,努力把‘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种子根植于学子的理想信念之中。”
下一步,昆山市总工会将推动“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全面覆盖、深度融入,让更多学生有机会与书中的劳模面对面交流,让“书中劳模”成为“身边导师”,使劳动精神真正融入孩子们的成长日常,照亮孩子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