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荔枝快运到现代智慧港航
当“李善德”邂逅新时代“奋楫者”
发布时间:2025-09-16 15:15:00 作者:张阳 高胡杨
热门影视作品《长安的荔枝》中,李善德为完成“五千里送鲜荔枝”的使命,定流程、辟驿道、控温湿,在人背马驮的年代与时间竞速。千年后的今天,同样追求“高效快运”,水运江苏大地上,一群“奋楫者”正用“数”“智”技术引领物流效率革命。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蕴藏着智慧港航的基因密码:
从“人背马驮”到“无人集卡”,重塑生产作业
李善德的荔枝转运队,依赖驿马接力、人力肩扛,稍有延误便前功尽弃。如今,在太仓港四期集装箱码头,信息科技公司凭借“水平运输无人化”技术,让无人集卡24小时精准穿梭,效率远超古代驿马。公司参与申报的“车路云一体化车辆智能驾驶与协同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更斩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助力长江流域首座堆场自动化码头成为智慧港航标杆。
从“算学求解”到“算法赋能”,构建数字生态
李善德因“驿站换马不换人”的计算疏漏,导致首趟荔枝转运试验失败。当下,这类“疏漏”在算法面前几乎无处遁形,信息科技公司用运筹优化模型和决策树算法,对传统集装箱TOS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实现资源合理规划、指令及时发送、设备自动调度,在生产效率提升、优化生产资源的同时,大幅降低人员作业强度。依托智能算法创新驱动,信息科技公司高效助推集团年处理集装箱超千万标箱。
从“一骑红尘”到“E码当鲜”,赋能产业升级
“鲜”是李善德的终极目标,也是千年来交通物流人对高效率、高品质的极致追求。而今,集团智慧运营中心南京港试点项目,通过GIS平台与数字孪生技术,让船舶动态、堆场状态、设备运行等数据实现全流程可视化智能管控。信息科技公司打造的这套系统,不仅为港口行业IOC(智能运营中心)提供了江苏港口标杆示范,更让“全流程可控”从理想照进现实。
从“重重关卡”到“无纸通关”,链通全程节点
李善德在荔枝转运中屡遭“关津阻滞”“单证繁复”难题,通关耗时耗力。现在,信息科技公司重点打造的江苏一港通,通过服务模式重构、技术架构革新与用户体验升级,构建了全国首个内河港口群“一站式”线上服务体系,实现了集团对外客户服务模式的全新升级。通过优化20多项业务申报流程,极大提升了码头作业效率,目前业务办理无纸化覆盖率达100%。
舟楫千帆、货运千里。流转千年,改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匠心担当。信息科技公司坚持以集团“158”战略为引领,在科技创新的自我革命中,发展壮大集团“软件信息服务”特色产业,为“水运江苏”建设提供强劲科技支撑。